王建平:《人的感知问题综合症》
感知对于人的作用和重要程度超过生命,人有超级复杂和超级敏感的感知机能,也有多种复杂、交织、难解、混乱的感知问题,人的感知问题体现为生理紊乱现象和精神失衡现象。这些现象从内在影响人的存在,这就是"人的感知问题综合症"。
感知是人复杂的生存活动的开始和结果,充斥人生命的全部活动内容,感知状态就是人的生存形态,有什么样的感知就有什么样的生存。感知的活跃、平衡、有序的实际状态直接反映为人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人处于良好、和谐、调节合理的感知态中,人就是健康的、精神愉悦的;人处于混乱、无序、失控的感知态中,人就是紧张的、病态的、精神濒临崩溃的。人是感知的载体,人也是感知结果的真实反映体。
人并没有感知的自觉意识,人们之前的注意力都在生存竞争活动上,那些为了生存竞争取得优胜的行为是不以感知为目的的。因此,人的感知态是生存活动的被动产物,人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都在产生激烈的、冲突的、破坏性极大的感知态,人不但得到狂喜、沮丧、悲痛、恐惧……等等反映为情绪表现的感知;还有满意、认同、拒绝、屈服……等等反映为态度表现的感知;更有明白、清楚、糊涂、疑问……等等反映为认识表现的感知;也有舒服、快乐、不适、痛楚……等等反映为身体表现的感知。人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了这些感知结果,这些感知结果与生存活动不呈直接对应关系,生存活动产生的物质性结果与人的复杂的感知态可能大相径庭,这造成了人的生存环境与感知状态相分离。人们普遍注重存在事实而忽略人的感知反映,存在的事实表象掩盖了人的感知反映,这就是人与存在之间的矛盾与摩擦。
人的感知是被忽略的存在,所以,感知存在于人的意识下和意识后,处于不见光的隐蔽地带。人出于生存策略或者不自觉的掩藏自己的感知,于是,真实的感知成为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感知的内容、感知的结果造成的紊乱体现在人内心无法表达的意识中,这就出现了人与现实存在的疏离。人的所作所为、所得所失与内心真正的感知结果严重不符,这除了造成人精神的困境与压迫,还会造成人的生理性反应,这就是人身体疾病的重大来源。
事实存在与感知存在的悖离,造成了人的感知问题综合症,症状表现为:自私、自恋、自悲、自怨自艾、自我否定、自傲自大、贪婪、冷酷、无情……几乎一切人性的自身问题都出自于此。人并不知道产生这一切问题的根源,把一切统统归结于人性自身的弱点,殊不知当事者正在受难,受到感知结果无法接受的折磨,感知与现实的摩擦让人内心血肉模糊……
至今,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种病症,更谈不上治愈这种病症。人们被具象的现实遮住了眼睛,阻挡了认识,而任由感知的混乱、失序、冲突在内心恶劣地发生,直到痛苦又遗憾死去,直至最后一刻,人都以为这是无法违抗的命运安排。
人的感知问题综合症——人类的纪元性痼疾。
《人的生存动力》
生命就是活着,活着就有生命。生物活着的外部特征是进行活动,进行有序的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生命体本是由一些本来无关无序无目的无意义的基本物质组成,一旦组成生命体,参与组成的物质就开始了有序、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这个活动体就是生命体,生命就是维持这个活动体的存在和进行生命活动,生命活动就是感知运动,感知运动是物质信息与物质交互运动的综合过程,感知运动限定了物质的属性,是物质相互交流的方式和通道,感知是物质存在的方式。
生命体活着做什么?就是进行感知运动,生命的目的就是进行感知,感知的作用是什么?感知使物质以属性存在并与其他物质进行交流,感知使生命与物质同时存在,并不断进行交流运动。生命与物质都是感知的载体,共同存在于感知运动之中。
人活着就是在感知着,活着是简单的前提条件和事实,感知才是活着的实际内容和动力,感知不同的信息,信息内容又刺激感知的运动,感知的运动力就是人的生存动力。人每天都在活动,广泛获取感知信息,各个感知渠道、各种感知方法不断地更新感知内容,激活感知运动力,使感知运动处于活跃状态,感知运动的有序和活跃是存在的良好反映,这种良好反映在人自身就是兴奋愉悦状态,所以,永无休止地获取感知信息是人的根本要求,人为实现和满足这个要求而活着,并时刻渴望新的感知信息,获得存在愉悦感。
生命提供感知权,人的感知欲就是生存的动力,显然,人不是为了生命而存在着,而是以生命来感知着,人无限的感知需求就是生存的无限动力,这也是世界所有生命进化发展的原理,是感知欲在促进生命无休无止的进化里程,是感知欲形成了人强大无比的创造力和生存意志,感知运动是物质与生命强大且无限的推动力。
存在就是在感知,活着就是在进行感知运动,生命的生死存亡不是存在的目的与终点,有序和活跃的感知才是存在要达到的目的。这也是所有生命和人的生存要达到的目的。
人的生存动力就是感知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