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姐,在很多家庭里,听很多媳妇提起,多是烦恼。
平平,前阵子很生婆婆的气,缘由是婆婆偷偷给了大姑姐五千块钱,当然也给了平平他们两口子五千,那是卖粮食的钱,给他们两家分了分,大姑姐不知道是傻大姐,还是有心机,跟平平说了这事,平平心里很是不舒服,因为自己也分到了钱,又不能发作这个不满,于是心里的不舒服更是消散不去。她跟我聊她的不舒服,我问她,将来你闺女如果过不上来你怎么办?“那我得帮帮她呀,我亲闺女!”我不语,她需自己想明白!
丽丽家,大姑姐回娘家从不买东西,水果,饮料,小零食也不买,不仅不买,走时还得把丽丽给孩子买的小零食带走一些,东西不值几个钱,可是丽丽心里的不舒服已经因为这些小东西有了。丽丽家孩子也就几岁大,比大姑姐家的孩子小一岁,都是男孩,两个孩子见面就打架,基本上都是丽丽家孩子被打哭,奶奶说这外甥是亲戚,一会儿就走了,结果过不了两天又来,又打,又哭,丽丽很是不满,大姑姐和她孩子还觉得自己是主场,于是丽丽跟老公诉诉苦,丽丽老公也是直肠子,自己孩子老被打哭,也是很不愿意,又觉得姐家孩子也不是外人,吵了姐姐孩子两句,结果事情就变了性质,大姑姐说是丽丽容不下她们,婆婆对丽丽也颇有微词。后来为了避免这样的不愉快,大姑姐一去娘家,她就带孩子出来。
可可老公有七个姐姐,老公是最小的,可见老公在家受宠的程度,可可跟老公结婚后,发现老公不爱做家务,也是,七个姐姐加上老妈,哪轮得上他呀,可是有了孩子,家务也多起来,照顾孩子的,平常吃喝拉撒的,可可跟老公沟通,公公婆婆年纪大了,自己也有了孩子,不能像以前那样当甩手掌柜,老公欣然接受,说他负责做家务,可可负责照顾孩子,做的也很好,可是婆婆看在眼里,当面不说,过年时几个大姑姐来走娘家,一听妈说她们弟弟在家经常要洗衣服,拖地,刷碗,那火蹭蹭的就上来了,对着兄弟媳妇一顿围攻,可可要气炸了,问她们家老公在家都做不做家务?做做家务怎么就不行了?孩子也不是她一个人的,家也不是她一个人的,总之闹的很不愉快。
有时候就觉得大姑姐这个角色很有意思,在她的生活工作中可能都是很明事理的人,为什么一到娘家很多人就成了惹气精了呢?也许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位置已经有了变化,虽是这家的孩子但也不再是这个家的“主角”了,就是父母亲也尚且需要在孩子结婚后学会得体的退出,作为结了婚姐姐就不要在家竖大旗了,一味的干涉娘家的“内政”,只会在父母和弟媳妇之间造些矛盾,所以,先摆正自己的位置,比如,如果带孩子去朋友家串门儿,带个小礼物是礼节吧?朋友老公如果很勤快,会不会恭喜朋友?为什么弟弟就做不得家务呢?当然这所有的一切也许是大姑姐觉得不再被娘家“重视”,心里有失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