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好《论语》不做《消失的她》

学好《论语》不做《消失的她》

作者: 博物馆学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3-07-11 22:55 被阅读0次

《消失的她》是我今年看的第三场电影,不是不想看,而是一直在陪孩子备战中考。7月9日上午,中考成绩出来了,实现了全家人的基本愿望。中午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下午孩子提出来去看电影,我本想带他看《长安三万里》,他却选了《消失的她》,我也没有太多反对。

边看电影,我边观察孩子的反应,发现他时不时会咬咬手指或低骂几句人渣。走出影院,我问他的感受,他愤愤不平地说:“人性太恶了,何非怎么可以那样。”我当时也给他讲了一些道理,还和他一起对比了近期发生的“男子开车反复碾压妻子”的事,孩子虽没有再说什么,但我却一直在思考该怎么和他进一步谈谈。

恰好这两天看《论语》,再借其中的两句话来和孩子聊聊交友乃至人生伴侣选择的事。

第一句是“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孔子在《学而第一》和《子罕第九》中分别说过。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历来观点不一,我个人比较认同于“不和与自己志向不同的人做朋友”,也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遇事就意见相左,把太多的时间放在解释和争论上,哪还有时间去干正确而有意义的事。就像何非和李木子一样,两人的出身不同,成长环境和经历不同,三观也不同,虽说何非极尽所能去学艺术讨好李木子,但毕竟底蕴有太大的差异,很难融合在一起,产生隔阂是必然的事。

第二句话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孔子在《宪问第十四》中说的。意思是“用公正无私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李木子学潜水被何非救起,在何非的有意死缠下,对他产生好感算是“以德报德”,替他还赌债算是“以德报怨”,认清何非本性难移后,选择离婚本是“以直报怨”的正确方式,但因为此时怀了孕并妄想能以此感化何非,又返回到“以德报怨”,最终死于何非的算计。

而沈曼因为年少时感受过人性恶的一面,对何非心存戒备并时刻提醒李木子。李木子失联后,她第一时间想到了结局,并一步步导演了“以直报怨”的剧情,找到了消失的李木子,也让罪恶的何非锒铛入狱,以命抵命。

《论语》是孔子一生的总结,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对我们今天仍有指导意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读懂《论语》,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吸取精华,去除糟粕,我们的人生会充满智慧,少做甚至不做《消失的她》。

相关文章

  • 消失的她

    人们遇见了娃哈哈的妻子,总会忍不住问,“你的皮肤怎么这么好,好似从三岁起就没变过一样,又白又嫩。你是怎么保养的?”...

  • 消失的她

    外面漆黑黑一片,透过车窗玻璃,外面三三两两的人路过,悦看见他们有些步履匆忙,有些脸上或笑或认真或面无表情和...

  • 消失的她

  • 消失的她

    1. 2008年,那还是我大学时候的事。 那时候的我们刚成年也没多久,QQ聊天还处在正盛时,但是网络对于我们那片贫...

  • 消失的她和她的消失

    那些年,谁没有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关注着另一个人的时时刻刻。致那些启蒙我们一生的人。 “说说你最后一次见林青的情形...

  • 读《论语》002:学习学习,模仿练习

    《学而篇第一》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是《论语》第一句,能做第一句,不简单,要学好!学好,才能学...

  • 决定行动了,再接着学下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的第一句,第一句要学好,才可以学习论语这本书。或者说,论语中一般的内容都在这句话里,...

  • 消失的那个她

    谁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堂姐。小的时候经常住在堂姐家,总觉得堂姐拥有我所有想拥有的东西。 那...

  • 《她》

    她没有烟花灿烂 也不像鸟儿会迁徙 她不过是放飞的风筝 你一拉,便回到地面 你一剪,便消失不见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 她...

  • 学习最终的目的为了指导行动

    读《论语》感悟(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广告大师华杉老师说,这是《论语》的第一句话,第一句话学好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好《论语》不做《消失的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pu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