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尼科特理论中,孩子有个最大的能力,那就是——独处,也就是“享受孤独的能力”。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在另一个人那里享受独处的能力。
从来不存在一个人的孤独,就像从来没有一个单独的婴儿。 一个单独的婴儿身边必定有他的妈妈或其他养育者。 同理,一个真正会独处、享受孤独的人,也一定有某个环境。 很多时候,这个“妈妈”和“环境”是根植在内心深处的,并不是现实的存在。 当一个人能安心享受独处的时光,内心深处一定根植着某个“形象”,这个形象是稳定的、可靠的、连续的,当他被情绪淹没时候的靠山。 这个形象的形成是这样的,比如:
婴儿饿了,会用哭喊表达需要,妈妈察觉到后开始喂他,需求被满足,婴儿不哭了。 但有时妈妈在忙,必须处理完手上的事情,才可以喂养宝宝,比如挂掉电话、放下围裙、离开卫生间之类,那么婴儿的需要和满足之间就有了一个等待的过程。 婴儿必须延迟满足,必须从发出“饿的信号”到“被喂养”之间发展一种能力, 来抵御这种饥饿,这个过程就叫做“独处”。 “独处能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 但这个过程不能太长太频繁,否则就是挫折。 也不能提前预防,很多时候一个焦虑的妈妈会提前预防,在宝宝不饿时硬把乳头塞给他哄他入睡,防止被打扰。 长此以后,这个婴儿就发展不出“独处”的能力。
再比如:
一个三岁孩子玩游戏,妈妈在不远处忙着,孩子玩一会总看妈妈在不在,或叫一声看她应不应,若妈妈还在或者答应了,孩子就会转身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这也是“独处能力” 发展的过程。 如果,妈妈突然消失就是创伤,妈妈在后面不停喂水擦汗,或时不时打扰,这就叫“侵入式养育”, 孩子独处能力是不可能发展出来的。 足够好的妈妈总会自然给孩子提供某个空间,让孩子安全做自己,不受外界任何打扰,长此以往,独处能力就能健康发展出来。 在孩子内心安住了这样一个人:他在、连续、稳定、关注,他会安心做自己,很少主动打扰你,在需要时候,她会出现,不需要时候也从不侵入。 这个形象被“内化”了,不管将来是否真有这个人都无所谓了,因为每次独处时都会“带着她 ”,直到终生。
因此,所有享受孤独的人,都是在心中另一个人陪伴下的独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