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九色鹿》有感

作者: 狗尾巴草_8270 | 来源:发表于2018-07-26 09:11 被阅读18次

  《九色鹿》是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的一个佛教故事,它主要讲了一个叫闻达的人背信弃义,违背誓言带领国王捉拿自己的救命恩人——九色鹿。想要把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上出新意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这个故事在选入课本时做了一些变动,它更多的是对孩子进行一种教育。所以说,要想把这样一篇文章上号不是一件容易事,然而周老师却把它上出了不同的意味。

一、深入而创新的主题探索打开孩子和老师的视野

    在以往的教材解读中我们更多的从信守承诺入手,通过这篇文章告诉孩子们要信守承诺,不要违背自己的诺言,否则会受到惩罚。然而周老师能够不但探索,深入挖掘文本,探寻文章更深层的含义——义,即所谓的道义。教学中,周老师用三个假设带领孩子去思考,“假如闻达没有发誓,他可以带人去捉拿九色鹿吗?”“假如三色鹿对闻达没有救命之恩,闻达是路过时发现九色鹿的家,闻达可以带人去捉拿它吗?”“假如九色鹿有好几只,闻达可以带人去捉拿它吗?”在层层的追问当中,孩子们逐步懂得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甚至九色鹿就是一直普通的鹿,闻达也不能去捉拿九色鹿,这是不仅仅是背信弃义、忘恩负义而是一种没有道义的行为。到这里,文章的主题也进一步明确了,从有条件的义升华到无条件的道义。

二、丰富而广泛的拓展探究弥补文章的不足

《九色鹿》这篇文章在选入课文时做了很大的修改,修改后的文章不仅没有他原来的神话色彩甚至存在一些矛盾之处,比如,文章在开始的时候写到九色鹿是神鹿,他发挥神力救了闻达,然而在结尾处写到九色鹿面对闻达带来的军队时竟是无法脱身。很显然,这一块是不符合逻辑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很少注意到这一块,有时即使个别老师注意到了也不会去探究为什么会这样?然而周老师却能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阅资料,找到最原始的文本并加以运用。教学中,周老师首先带领孩子们发现了这一矛盾之处,紧接着让孩子发挥想象,想象一下当时九色鹿是如何离开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加深了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在学校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尝试释义。课程结束,周老师再将他找到的《九色鹿》的原本展现给孩子们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这堂课还有许多的精彩之处,然而听了周老师这节课之后我想对自己的说,一个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考,并且为之不断地探索,这样你才能又不一样的收获。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在面对权威时我们不仅玩自己敢于质疑,改造带着这孩子一起去质疑去探索,要记住的是我们所要培养的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会独立的会思考的个人。

相关文章

  • 读《九色鹿》有感

    《九色鹿》是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的一个佛教故事,它主要讲了一个叫闻达的人背信弃义,违背誓言带领国王捉拿自己的救命恩...

  • 爸爸是国王的老婆吗?

    一 睡前读神话故事《九色鹿》,书中说到这个国家的王妃梦到九色鹿,想用它美丽的毛皮做衣裳。 她问我:“王妃是什么意思...

  • 善良也要长出牙齿

    最近小宝常听《九色鹿》的故事,她说喜欢九色鹿很漂亮,会飞,还会魔法。故事里的那个耍蛇人被九色鹿救了之后,却见利忘义...

  • 敦煌之灵鹿(一)

    ☆ 九色鹿杯垫 九色鹿,敦煌壁画文化的元素之一,代表一种祥瑞和希望。 设计灵感来源于敦煌莫高窟北魏第257窟九色鹿...

  • 我的作品

    大梦敦煌之九色鹿

  • 159-九色鹿.彩虹

    我一直都很喜欢九色鹿,特别是和九色鹿相关的敦煌壁画元素、飞天以及大自然风景。 在设计的时候先参考了九色鹿的图片,我...

  • 一次别开生面的语文课

    星期四该讲第22课《九色鹿》了。《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

  • 【布鲁童音】神话第六期|《九色鹿》

    【布鲁童音】神话第六期|《九色鹿》 点击上方“布鲁童音”关注订阅我们! 神话|历史I典故 《九色鹿》 恒河旁...

  • 读《活法》有感——第二章 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

    读《活法》有感--序 读《活法》有感--第一章 实现理想 读《活法》有感——第三章 磨练灵魂,提升心志 读《活法》...

  • 读《活法》有感——第三章 磨练灵魂,提升心志

    读《活法》有感--序 读《活法》有感--第一章 实现理想 读《活法》有感——第二章 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 读《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九色鹿》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uv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