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培养有“价值感”的孩子

培养有“价值感”的孩子

作者: 知北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2-04-08 15:56 被阅读0次

近日,有读者对本报反映,上高中的女儿和同学们都想做“躺平”的一代,他们做一个测试,从“美羊羊”“喜羊羊”“懒羊羊”中选择你最想成为的类型,大多数选择了“懒洋洋”。作为奋斗一代的父母,对此表示困惑。

生活中,确实有很多高中生开始“躺平”度日——高中生活,差不多就是提前进入养老模式。手机是全部的世界,“一机在手,天下我有”;上课时迷迷瞪瞪,甚至连课本资料都带不齐;啥都不想干,得过且过地过每一天。

另据一份针对00后的调查问卷显示,它们主要调查了大学生热衷的行业、找工作最看重的方面、恋爱和事业的选择等等问题。回收了2700份问卷,结果出乎意料,70.34%的00后嘴上说着要“躺平”不要再“卷”了实际上还是偷偷努力。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一代,00后追求着个性化的表达,关注自我。00后一代在求学和成长路上,无意义的迷茫和探寻价值交织在一起。

躺平是“逃避”还是“自救”或是“自嘲”?躺平是否就意味着孩子不上进?如何引导孩子找到可以为之奋斗的梦想,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在成长动力?

关于上述话题,我想从家长和学校这两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分析一下这些00后面对的家庭教育问题。当下多数家庭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差,一个家庭里的孩子不是很多,因此孩子一旦出生,孩子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负责孩子的生活,便出现一种现象,孩子要什么就会马上满足,甚至孩子不需要的东西,也会根据成年人的理解为孩子备齐备足,也就是说,孩子的需求来得太快,影响了孩子的满足感,时间久了,孩子就不懂得珍惜这些劳动得来的东西,认为家里的一切都应该是他自己的。过多的物质满足抵消了孩子对这些东西获得过程的意义,变得不再珍惜,也屏蔽了孩子对人生长期目标的思考与定位。

很多父母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的,是一个天才,普遍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太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985类型的大学,于是各种辅导班导致孩子的业余时间被填充的满满的。要求孩子的成绩必须一流,回家必须先完成作业,规定学习到几点,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的学习任务,回家还有家长的学习任务,孩子苦不堪言,其个性和爱好被限制,甚至被抹杀。

有些家长还总喜欢拿人家更优秀的孩子与自己家孩子比较,拿人家孩子的长板与自己孩子的短板比较,认为自己家的孩子缺点很多,这给孩子造成了无形的压力。有些家长与孩子沟通缺乏耐心,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与孩子交流,总是以自己想当然的观念规训孩子,让孩子承担自己以前没有完成的理想,不理解孩子也是有个性、情感和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把孩子当作学习的机器与成长的工具,违背了孩子学习认知与身心的成长规律。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里,产生不了同理心。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对未来的可能性产生迷茫时,得不到家长的真正理解与合理的价值引领,孩子可能就会选择“躺平”的心态,反正我也实现不了你们的目标,就干脆“躺平”。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也是容易把学生的成绩看得过重,喜欢用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好坏,这是很不科学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生命美好的一面。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说,只要不提学习的事情,每个孩子都很可爱。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自然而然地带着以“学习成绩”为主的态度,这就打击了一部分学生。如果学校不重视自己育人目标的全面性,不注重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尊重其个性成长设置课程和活动,进行多元化、个性化评价时,一部分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品质就会得不到点燃、激发和培养。过于单一的学校生活影响了孩子之间的生命交往,缺乏有价值感的教育目标与课程教学使学生远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为了考上一个大学,找到一个好工作,这就是每个人的成功人生,而生命的真正意义和生存的使命感无法得以形成,一看到头的未来生活肯定会让这些学生产生无意义的迷茫,缺乏真正属于自己兴趣的学习无法启动内在成长的动力。

人的成长需要精神与智慧和谐发展,否则不会有真实的学习发生。最常听父母说的一句话是:“我如此付出与劳苦,完全是为了你啊!”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我劳动赚钱不是为了自己,这就给孩子无形中戴上了精神上的枷锁,用所谓的一种“爱”绑架了孩子的成长与未来。因此,我希望家长们首先找到自己的人生的使命,为了自己喜欢的事业,为了社会的进步,做出奉献和牺牲,学会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成就,通过与自己的孩子分享艰难,以及自己的经验与期待,希望孩子能够从中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勤奋的目的,从而完善自己的人生,为自己未来的事业也能够取得成就获取信心与智慧。不需要自己的孩子非要感恩,而是希望他们勤奋、专注、做好人。也就是说,多关注做好自己的事业,以“无言之教”和自己一以贯之的人格、情感、格局、胸怀、担当影响自己的孩子。

希望学校依据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构建科学的有价值意义的培养目标,根据目标发挥所有学科的育人价值,致力于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素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根据学生的志趣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创建自己负责的社团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嵌入学校日常文化情境与环境中,以英雄人物和身边的好人好事为榜样,促进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要学会延迟孩子的满足感,给孩子的生活留白。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有想法、有情感、有追求的人,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学习机器。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开始探索自己人生的意义,会经常问自己:“我到底在做什么?活着有什么意义?学习有什么价值?”但是,一味的要求孩子的学习过多、过严和过高,当孩子遇到困难与挑战,但没有时间和机会倾诉、反思和改善时,就会陷入自我怀疑,进入严重的迷茫状态,觉得自己不适合学习,学习对自己没有意义。孩子有“躺平”倾向,就是迷茫、无助,得不到身边人理解与宽容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父母要耐下心来,看到孩子的优点,宽容孩子的不足,给孩子慢慢修复的机遇,等待孩子的成长。由对孩子的管理、监督身份转变为关怀、理解与支持身份。把目标由学习成绩的好坏转变为“健康、快乐、安全第一”。

通过与学校老师合作,帮助孩子寻找兴趣点,激发孩子面对问题的勇气。尊重引导孩子的爱好和兴趣,不管孩子喜欢打球、看小说,还是写作、画画,甚至是打游戏,家长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都要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导,积极地提供支持,尊重他们个人的空间,给他们也能做主的机会。这些空间和机会才能够帮助孩子获得精神力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遭遇的挫折,而不是家长和老师反复的说教。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般情况下,不是因为孩子出了问题,而是父母和教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了问题,尤其是父母出了问题,没有“突然”变得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一直“犯错”但始终不自知的父母。

对于父母,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与事业,把它作为礼品,让孩子来感悟、体验、效仿,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与智慧。对于一名教师,也是如此,自己不断的生命成长就是给学生最好的礼物,你的每天学习的姿态,每天递升的品质,是你的学生用之不尽的财富。

相关文章

  • 培养有“价值感”的孩子

    近日,有读者对本报反映,上高中的女儿和同学们都想做“躺平”的一代,他们做一个测试,从“美羊羊”“喜羊羊”“懒羊羊”...

  • 如何教育出一个快乐乖巧的孩子?——《正面管教(3到十几岁)》

    培养快乐乖巧的孩子有一个秘诀:就是一定要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怎样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在《正面管教》...

  • 睿莱健康:儿童心理不能忽视的13点!

    儿童心理健康培养4大原则 被爱与价值感。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

  • 培养孩子价值感

    第二点,就是培养孩子的价值感。这一点很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在这个家或者是在集体里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被需要的人,让孩子...

  • 50-捋一捋

    1 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孩子? 我们希望孩子有联结感,有能力感,有价值感,有勇气。这四个c能够奠定人生幸福的基础。 联...

  • 2019-1-13 感赏(23)

    感赏自己今天再次读了:表扬孩子要重复。 这句话再次警醒我,当务之急是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高的人,则能...

  • 正面管教17-19

    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所有人的重要目标,孩子尤其如此! 惩罚无助于孩子培养归属感和价值感。 受到惩罚的...

  • 培养孩子的价值感(一)

    此刻午睡醒了,边刷鞋子边思考琢磨今天的收获,突然想到这样一句话:如果在育儿过程中不能心平气和,那一定是用错...

  • 如何培养优秀的孩子

    培养优秀的孩子,不要过多批评、指责 这会让孩子感觉不被接纳,降低自我价值感。另外要给孩子足够安全感,不能绝对自由,...

  • 培养孩子的目标是什么?

    培养孩子的目标是什么? 培养孩子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成为能找到自我价值和幸福感的人。要现在快乐,不以成功来作为幸福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养有“价值感”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uy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