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思:从意象到意境1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2-06-01 05:22 被阅读0次
语思:从意象到意境1

借助意象把握诗歌意境,有助于明确诗歌的情感基调,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诗中人物形象,有助于把握诗人的远大的志向抱负,有助于全面把握诗歌主旨。——《解读古诗词之密钥》

语思:从意象到意境1

其一,借助意象把握诗歌意境,有助于明确诗歌的情感基调。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日常的诗歌教学中,对考场答题也十分有效。

以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诗歌意象教学为例。“玉露”即白露,指秋天清晨十分澄澈、洁净、冰莹如玉的露水。玉露这一意象的出现,置全诗于秋这一特定的季节之中,白露为霜,使草木摇落,逐渐凋零,于是冷清、萧瑟的气氛从诗歌的开头二字便四散开去,笼罩全诗。“枫”,鲜红之时便也预示着生命即将终了。玉露使枫树林变红如血,残败凋零,走向生命的尽头,肃杀伤怀,令人感伤。“巫山”、“巫峡”:在阴冷的秋季呈现一派萧瑟、阴森的气象,在多愁的诗人眼中,所见之景是阴晦、惨淡的。通过对“萧森”一词的理解,可以把握到本诗诗人最主要的情感基调。首联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江”:江水翻涌、波浪滔天、水天相接、滚滚而逝。诗人立于江边,不禁联想到边关战事,国家形势风云变幻,诗人内心的思绪也奔腾万千,“剪不断,理还乱”,久久不能平静。“风云”:既是阴云压地的景物描写,也暗喻时事。当时外敌入侵,边关时局动荡,不得安宁,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颔联通过意象的深层意蕴,形象地写出了时局的动荡不安、诗人前途未卜的处境和翻腾于胸中的忧思极不平之气。诗人将客观物象与国家局势、个人遭际相结合,写的波澜壮阔,深沉感伤。“丛菊”:这一意象的内涵在上文有所阐述,此句暗含“伤感、寂寞”之意。从去年到今年,每见丛菊盛开便暗自垂泪,足以见得诗人客居夔州内心的伤感、寂寞和凄苦。“孤舟”:指孤零零的一只小船。“孤舟一系故园心”中的“系”也是双关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系,心念长安,系于故园。诗人寓居夔州已有两年,两次见到从菊开放,感慨时光流逝,自己却前路渺茫,家园安危不可知,心里的牵挂和担忧不言而喻。此时,诗人也如这只孤舟般孤独、迷茫,羁旅漂泊、孤独无依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寒衣”:指冬天御寒的衣服。“捣衣砧”:指古时洗衣服时用来放在衣服下面供捶打的石头,作用和案板类似。

秋风凛冽,傍晚时分萧瑟凄冷,寒气逼人。在冬天即将到来之时,人们赶制棉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在黄昏时分传来一阵阵急促的捣衣声。诗人不禁想到又是一年将尽,自己在外漂泊又是一个年头,客子的羁旅之愁和故乡之思,在秋风之中更显浓烈和深重。

在借助意象分析意境的基础之上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本诗中的诗歌意象都是秋季萧瑟、肃杀、凄清环境中的典型意象,都暗示诗人伤感、失落、孤独、迷茫的内心感受,都营造了一种萧条、暗淡、孤寂、冷清、沉郁、忧愁的意境。在此分析之上,对本诗主旨的把握,不仅仅一定不会有偏,而且会更直观、方便和准确。

方法归纳:抓住核心意象——明确次要意象——梳理核心意向与次要意向之间的组合关系——想象它们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分析画面的特点——感受意象的组合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其二,借助意象把握诗歌意境,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即自己就是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类诗歌常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如李白的《梦游天姆吟留别》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二是诗人在作品中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作者借写这类形象来表情达意,即让台前之人唱出幕后之人的内心独白。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杜甫《咏怀古迹三》。

诗歌中的意象对人物的处境、遭遇、心情及选择起到一定的暗示或象征作用,柳永的《雨霖铃》借助一系列的意象渲染了冷清、凄凉的离别氛围,烘托了阴沉、压抑的离别环境,预设了孤独、凄苦的别后处境,为词人的出场、分别、别后描绘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有“移步换景”的艺术效果。同时,意象的使用也更有助于读者感受词人的心情和处境,更好的把握词中人物的形象。

以杜甫《汉江》诗歌意象教学为例。

问题: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用简要的语句概括。

分析:本题考查诗人形象,要准确把握诗人形象,需抓住诗歌文本——全面了解诗人的处境、遭遇和心情。但古诗词大都写的含蓄蕴藉,因此找好抓手是突破此题的关键。细读此诗,我们不难发现,意象便是我们分析把握本诗中诗人形象的关键抓手。

首联中的“江”指长江,“汉”指汉水。江河湖海暗指羁旅漂泊,写出了诗人的处境;“乾坤”之大,对比出了作为“一腐儒”的诗人的渺小,暗指壮志未酬,写出了诗人一事无成的失落心情。颔联中的“片云”飘荡在天边,恰似诗人远离政治中心的边缘化处境。“孤月”孤独寂寞,不正是流落异乡的诗人自己凄苦悲凉的真实内心的写照吗?

颈联中的“落日”暗指诗人已是垂暮之年,但“心犹壮”的诗人依旧拥有“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豪情和雄心。“秋风”使无边的落木萧萧而下,却是多病缠身的缠身的诗人似乎马上要痊愈了。本联借助意象的反面意义,表现了诗人不屈服的生命力。

由此可知,本诗塑造了一个孤苦无依、漂泊异乡、年老多病,但仍不忘报效国家的儒士形象。

方法归纳:抓意象——明确意象的深层意愿(象征意义)——思考分析暗指人物怎样的处境、遭遇、心情、志向、选择——总结概括人物形象。

相关文章

  • 语思:从意象到意境1

    借助意象把握诗歌意境,有助于明确诗歌的情感基调,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诗中人物形象,有助于把握诗人的远大的志向抱负,有...

  • 语思:从意象到意境2

    借助意象把握诗歌意境,有助于明确诗歌的情感基调,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诗中人物形象,有助于把握诗人的远大的志向抱负,有...

  • 语思:从意象到意境3

    借助意象把握诗歌意境,有助于明确诗歌的情感基调,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诗中人物形象,有助于把握诗人的远大的志向抱负,有...

  • 什么是意境,这首五绝意境如何?

    意境是什么? 意境从字面上理解,“意”为意象,“境”为境界,所以意境就是到了一定境界的意象表达。 意象是人类大脑意...

  • 诗词中的意境是什么

    意境从字面上理解,“意”为意象,“境”为境界,所以意境就是到了一定境界的意象表达。 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境界又是什...

  • 语思:关于诗歌意象1

    选择以意象为抓手,破解诗歌,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诗歌艺术的灵魂。古诗词的情感...

  • 意象 意境

    寻找意象,简单地说,就是寻找名词,至于具体这些意象蕴含着怎样的情感,诗人用修饰语提示了我们。 所谓“意境”,就是这...

  • 诗的意象

    什么是意象呢? 意象就是作者的意识与外界的物象相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透过文字,利...

  • 什么是诗歌的意境?

    什么是诗歌的意境? 我们首先看什么是意境。 意境从字面上理解,“意”为意象,“境”为境界,所以意境就是到了一定境界...

  •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学习笔记六

    收获七、 意象 意境 意蕴 意象丰美 意境优美 意蕴醇美 意象,简言之,就是渗透着诗人情意的具体形象。比如古人用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思:从意象到意境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ac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