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稿的学习笔记

作者: 低头垦荒 | 来源:发表于2022-12-05 07:36 被阅读0次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欧文曾说过:修改是一个作家的灵魂,改写占我人生的3/4。

    海明威也曾说过:一切文章初稿,都是狗屎。

    对于写作者来说,人人都想要达到“落笔生花”、“一气呵成”的境界,但那其实都只是一种对文采或者写作者夸张的赞扬而已。

    就连世界文豪托尔斯泰都说过: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

    正所谓,一篇好文章是“三分靠写,七分靠改”,想要写出一篇优质的文章,反复推敲修改是非常必要的过程。

    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书中,村上春树就用了一章来介绍他永无休止的修改。章节标题也很贴切:与时间成为朋友。不过我以为这是形容「写」有多漫长,看完之后才明白,「改」才更漫长。

    长篇小说的写作不像棒球,一旦写完,又有别的赛事开场了。如果让我来说的话,那么,从这里开始才是值得费时耗日、津津有味的部分。

    ——村上春树

    修改过程相当有趣,感觉不是看艺术家如何灵感炸裂,而是旁观匠人走工序,在车床上打磨、拧螺丝、刻花纹……没有挥斥方遒,只有一丝不苟,一点也不浪漫,但能打破许多人对写作并不实际的幻想。

    所以随便一部小说,村上春树都至少修改8遍以上。

      热播剧《人世间》改编自梁晓声的小说,这部小说,在57岁的梁晓声心里酝酿构思了3年,才逐渐成熟落地。2010年,60岁的梁晓声,开始了个人的马拉松写作长跑。每天早上,拿工具刀削好一筒铅笔, 在工作室的长方桌上,摊开一沓沓400字的稿纸,每天低头伏案10小时,连续五年,在简单的工作室里,闭门写出了长达115万字的《人世间》。

    “那三年确实很苦,用笔用稿纸写,400格的稿纸写在框内,每个标点都标得很清楚。写着写着,我的颈椎病越来越重,眼睛花了,手也不那么听使唤,字已经写不到格子里边去,最后,我干脆直接用铅笔在A4纸上写。写的过程中由于营养不良,或者由于焦虑,指甲当时都会扭曲,都会半脱落的那种状态。头上也有'鬼剃头’。”

    《人世间》前后写了三稿,第一稿写了3600多页。梁晓声前后修改,共写了3稿,将近1万页。

    后来看了梁晓声的一个采访,才得知这部小说整整写了三年才完成,然后又整整修改了一年才出版发表。看来,好文章都是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后出来的。

    修改是编辑的灵魂,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前后修改了7遍,海明威说“所有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他的《永别了,武器》的结尾修改了39遍才达到满意的程度。

    写文章最累的地方不在于写,而在于改。

    初稿、初稿1、初稿2……终稿1、终稿2、最终稿,一篇好文章需要经过无数次打磨,直到满意为止,而“满意”是最难界定的。

    《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单单结尾就修改了39次。

    这些成名的作家们人主张反复修改几次,几十次,上百次稿件。我想,这肯定有他们的道理,经验和血泪的教训。

    虽然我也有类似问题,但是我总会适时的再修改修改的。

    仅仅要求修改下错别字,难道就把你累够呛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改稿的学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zm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