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讲笔记(之四)
———《飞天》名刊名家平凉改稿会暨文学骨干研修班听讲笔记
第七讲:
主讲人:杨希(《广州文艺》编辑部副主任);
主持人:马宇龙(平凉市文联主席)
时间:2022年7月2日下午2时30分至4时。
讲课内容:
一、开场话:首先平凉城市给我以惊喜的,崆峒山的景色非常秀美,历史悠久,美食独特。
《广州文艺》和甘肃有交往,发过许多甘肃作家的作品。
你们能坚守文学阵地,在疫情期间办改稿活动,压力大,意义更大。
二、关于《广州文艺》
《广州文艺》1973年复刊,上世纪八十年代得到发展,最高月发行量达30万册,是文学类杂志“四小名旦”之一。开设有“散文天下”、“广州元素”、“都市小说”等栏目。
三、结合点评五位平凉作者的散文作品,讲解散文写作的要义及存在的误区。
1、作品中可圈可点之处:
(1)有的散文题材抓的好,有特色,动作细节描写有特点。个别地方拟人化手法运用的好。
(2)有的细节不错,有的标题意象好,有的开头写的好。
(3)有的作品具有诗境的语言,有一些哲学的思考。
2、指出问题:
(1)有的散文对主题的提炼和挖掘欠缺,人物称谓前后不统一。个别语句太突然,终结了情感。缺少一个“核心人物”,没有太大感染力。
(2)有的散文有有意拔高的现象,有“杨朔模式”的痕迹和影响,宏大的场面消解了日常细节的细腻。
(3)有的写得太轻了,深度挖掘不够。
(4)有的写得过于沉重,有过度抒情的倾向。,没有写出救赎的东西,力量感不足。
(5)有的散文人物形象的逻辑把握不太好,情感基调降落太大。
(6)有的散文篇幅太长。
(7)这几篇散文的共性问题是表面了一点,思考的深度不够。
3、零星提示:
(1)散文要尽量使用书面语。
(2)不要写自己不熟悉、不专业的事,要写自己熟悉的、体验过生活。写散文要写独特的东西。
(3)好的作品都是改出来的。一定要好好改。
(4)要培养自己挖掘深度问题的能力,要追问生活。
(5)散文要有力量感,要承担情感教育的功能。
(6)要回到文学的本质上来,纯文学要面对自己真实的心情,使读者得到情感的抚慰。
(7)散文牵扯到选材的问题,不能太“实诚”,不要完全按照人物的经历来写,写与主题有关的,可以选取人物的某一方面。散文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
(8)散文对语言的要求是高的,要通过阅读培养诗性语言。
(9)散文篇幅控制在六七千字以内为好,八九千甚至一万多字就太长了。
4、关于乡土散文的写作
中国人的乡土情怀是很深的,是烙印在血液里灵魂里的。写乡土题材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自己身上有剥离不掉的乡土情结。文友们可看看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本书。好的乡土散文作家有沈从文、汪曾祺、贾平凹、刘亮程、苇岸等。我以为:
一是乡土散文要扩展哲学深度。要思考万事万物生存的意志、自然的丰富永恒和自我的短暂渺小,追问乡村的思考和自我的提问。
二是不要完全逃避现代性。田园牧歌式、桃花源式的书写已经过时了,再不能写了。好象都在回忆儿时的村庄,现在的乡村还是那个样子吗?现在要写现代性对乡土文明、乡村社会的冲击。乡土散文一定要体现现代性。大家可读读周荣池的乡土散文。
三是提高散文写作追问日常生活意义的能力。在理解生活、提练生活、观察生活上下功夫。散文的核心是情感,是靠生活细节体现出来的。作家不能让观察力流失,观察生活要细。时常保持感知力,随手带个笔记本,记下生活中的细节,防止抖音等多彩的干扰。
第八讲
主讲人:梁晓明(《江南诗》副主编)
主持人:郭晓琦(《飞天》副主编)
时间:7月2日下午4时10分至5时40分。
讲课内容:
一、开场白:我们在诗歌的面前相聚,把生命中最好的东西奉献给诗歌。在诗歌的面前我们都是孩子,是同辈朋友。
二、点评五位作者的作品
分別有肯定,如:有的诗语言朴素,有叙述,有悬念,有交待,很干净;有的诗写得很有力量;有的诗写得很开阔,语言很有弹性,质地很好;有的语言结构好;有的没有多余的形容词,叙述更朴素。
并有针对性的指出了问题:有的诗题目单一,不过好,有的词语缺一点“气”;有的诗句有多余的词,多余的修饰;有的诗有多余的解说,忍不住要把心中要讲的全写出来,诗歌之“气”就没了,含蓄蕴藉不够,破坏了全诗的意境;有的诗意前后不接,没有弹性;有的诗太“朴素”了,缺少回味。
零星提示:
1、入了诗歌的词语都是有含义的。
2、诗歌一定要有创造性,有意外。
3、做人要直,做文要曲。诗歌的用词一定不能太“老实”,要有意外。
4、追求语言本身的力量和神奇性,我就要跟你不一样,写出我自己的语言和思想。
5、不要表现自己的才华,显示才华,挥霍才华。最重要的是生命、观念。把才华当作水份来涵养生命。
6、诗歌要始终扣准个人性。
7、诗歌一定要有诗歌以外的含义。
8、诗歌是神秘的,最忌讳直接说出来。进入诗歌里的叫“意象”,是有意思的。
9、创作中多些意外之词,体现出情感的力量。
(笔记整理有遗漏及不准确之处,请原谅。未完待续)
2022年7月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