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如果当时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你一定会遇到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那个人。
……
不管你有没有看过《后来的我们》,但是这些台词那你多少都会有所耳闻吧。
看完这部片子很久了,朋友圈对其评价褒贬不一,还是打算拿出来说一说。艺术性实在谈不上,那就说说商业性,说一说在这个青春片被拍烂了的时刻这部片还能取得高票房的原因。(这部片上映第十四天就取得了破13亿的票房)
《后来的我们》为啥票房高呢?粉丝经济。
众所周知这部片的导演刘若英,作为导演,《后来的我们》是她的处女作;作为歌手,她早在影视圈积攒了太多粉丝。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即使你不是刘若英的粉丝,这首脍炙人口的《后来》也肯定在你的耳边飘荡过。后来,这首歌不仅仅是一首歌,而是要作为一部片子上映的时候,很多观众都会按捺不住好奇心,去看看这首《后来》后来被拍成了怎样的《后来的我们》。
出演过《捉妖记》和《全城热恋》等多部影片的井柏然和凭借《七月与安生》斩获金马影后的周冬雨对粉丝吸引力更是毋庸置疑的。
本身具有庞大粉丝团的导演、一首几乎人人都会哼唱的歌曲、当红流量小生小花的搭配,三者所具备的粉丝经济让这部片迅速口耳相传火了起来并取得不俗的票房。
如果你觉得导演本身具有的粉丝、歌曲改编电影、男女主角的吸引力并不惊奇,那我告诉你你说对了一半!
是的,以何炅的《栀子花开》为例:何炅本身也有粉丝,《栀子花开》也改编自一首歌,主演李易峰更是流量小生的代表人物之一。
可是,与《栀子花开》相比,《后来的我们》有更加独特的关注点。
《后来的我们》为啥票房高呢?独特的关注点。
北漂。大家都知道有个词——北漂族,称之为“族”就足见北漂人数的庞大,近年来更是北漂热只增不减。已经在北京漂泊的人,或者还没去北京但是想去北漂的人,都会被电影宣传里的北漂两个字吸引,从而走进电影院去一探究竟。
我没去过北京,我也不想说这个关注点成功与否,但是我相信当观众看到影片中林见清租住的那个只用木板隔开的小屋子时,心里是会有对北漂这两个字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的。
是似曾相识?还是悲从中来?
春节。有北漂有春节就会有春运。我还记得陈可辛导演拍的《三分钟》里的春运景象:车厢内一片和谐,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和《三分钟》相比,《后来的我们》中那个嘈杂的、传递着一碗泡面的车厢更具有真实性。
春运是每个在外漂泊的人都会经历的,男女主也是相遇于春运。恰恰,一切始于春运,散于春运。
也是因为春节,开餐馆的父亲的那一屉粘豆包的等待才让所有观众泪目。
现实。在现实生活中,婚前买房几乎都成了必须,影片的女主方小晓没有和男主在一起时一直都想找一个在北京有房子的男朋友,为此她找妈宝男、甚至遭遇有妇之夫。后来的林见清,拿到自己的第一笔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套房子,去实现小晓曾经想要的生活。
和林见清一起大学毕业志同道合做游戏的朋友一个一个的离开,也是现实所趋,在现实面前很多人都面临选择,林见清坚持了,得到了,也失去了。
《后来的我们》为啥票房高呢?情感线。
林见清和方小晓无疾而终的爱情,和老林戳中泪点的亲情。
爱情并没有很大的看点。男女主的爱情并没有出现第三者,也没有发生任何巨大的变故,就是走着走着就散了。
亲情从一开始就是全片的泪点。
不管春节林见清回家或者不回家,他的父亲总会做好他喜欢吃的粘豆包。
林见清有了新的女朋友带回家,视力不好的父亲拉住她的手叫了声小晓。
父亲写给小晓的那封信,娓娓道来,字字诛心。
我不知道你们在《后来的我们》里看到了什么。
是珍惜眼前人?还是过去回不去?
我只知道我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父亲的等待日渐苍白。
我看到朋友一旦做了恋人就再也没有退路了。
影视市场青春片充斥终归不是好事,但是《后来的我们》取得高票房不是没有理由。
不管怎样,还是希望有更多商业与艺术兼有的片子出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