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天不去参加游泳比赛,无论如何都不去!”睡觉前的你烦躁不安,用沙哑的声音吼道。
明天全城小学的游泳比赛,游泳老师选中了你代表学校参赛,却没有争取你的意见,乐不乐意去,就直接给你报名了。
大多数的孩子都会把这个看作一项荣誉,或者一种胜出的优越感。你没有,你不喜欢这些,对你来说,游泳是一项技能,可以让你在水中享受自由,游得快和慢是身体的节奏,这些和比赛无关。
你不喜欢热闹、竞争和出风头,你喜欢待在你的安全地带做简单的自己。
“先睡觉吧,如果你真的决定不去那就不去吧,这是你的选择。”爸爸试图安慰你放下这莫名的压力和困扰,先睡好了这场觉。有了这句话,你才算安静下来。
面对未知和挑战,我们每个人都会焦虑和迷茫,不知道前方的水有多深,能做的也只有说服自己,鼓足勇气试探着前行。我相信,你还只是个孩子,给自己加油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又或者夜晚的能量不足,当黎明撕破黑暗,你会有不一样的想法。我也有过很多次这样的经历,睡前蜷缩在自己的壳里,脆弱得不能承受一丝压力,早上起来却又是好汉一条。
可是你没有,早上懒在床上不肯穿衣服,满脑子想的就是拒绝参加游泳比赛。
“周三老师问过你的,你确定要去的。答应的事又反悔,这不是做人的原则。而且,你是代表了学校,如果你们学校因你的缺席拿不到名次,这对其它努力的孩子也不公平。”我试图用我的理解说服你。
没用,你听了之后安静了两分钟,继续反抗。
“你还有一个长长的人生在前面等着你,以后这种情况会很多,你每次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吗?不喜欢的就不参加,明天说你不想上大学就不上了吗?你说上班有压力就待在家里吗?我们活着就是要体验压力和挑战的。”我火大了起来,这一刻,我甚至有种情绪在体内流窜:怎么生下一个这样的孩子!根本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甚至我还冲着爸爸吼,他就不应该在睡觉前松口答应你。可是我们都知道,即使作为你的父母,你的抚育者和监护人 - 我们,也不能强迫你去做一件你不愿意做的事,我们只能引导你,陪伴你,别无他法。
两年前你上小学后第一次被同学邀请去参加一个万圣节派对,都是你还不太熟悉的孩子,你哭着闹着不肯去。后来爸爸说服你陪到门口,如果不想去就再回家。结果你听到音乐、看到同学直接冲了进去,完全忘记了和爸爸告别。
所以我也调整了情绪,建议我们按时吃早饭,早点出发,到现场先看看,如果你还是不肯参加比赛,那我们就跟领队的老师去取消你的比赛。
“如果你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心理参加比赛,无所谓是否拿奖,我都会奖励你个礼物,乐高吧,随你挑。”不死心的我最后试图用奖励的方式说服你,尽管爸爸十分不认可用贿赂的方式动摇孩子的意念,但是我还是想试试。
“如果我选一个超过250欧元的乐高呢?”你双眼放光地盯着我看。
“成交!” 我和你击掌,如果能让你因此而摆脱了那些虚无的烦恼和压力,这个糖果你值得拥有。
你终于露出了笑容,早饭吃得尤其地多,似乎身体知道,它要为等下的比赛囤积能量,我这样调侃你。
比赛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大家的加油喊叫声裹着泳池的水汽,蔓延在赛区的每一个角落。你看到了同学,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了解了赛程安排,可是你依然十分抗议参加比赛。
妹妹这时候说:“好有趣啊,我想参加,要不我替哥哥去比赛吧!” 我的心情顿时明媚了起来,果然是不同心性的孩子,那就由他们随性长大吧。
老师建议你再考虑一会儿,并强调了你是代表学校参赛的,练习时你很优秀所以才选了你;其它同学试图安抚你,这并没有什么,你只要进去像游泳课一样去游就行了。
可是无论他们怎么说,你就是不肯,执意要回家。
无奈之余,我牵着你的手,走到了负责老师那里,帮你取消了你今天的比赛。
“非常遗憾,但是我们不能强迫你,下周见。”你的游泳老师这样对你说。
“噢,你的仰泳简直像小火箭一样,全班最快,你真的就放弃吗?你的同学这样说。
你头都没回,径直离开了比赛区。
外面正是微风和煦,阳光烂漫的三月时节。
你回到家就在自己房间里搭乐高,爸爸去剪了玫瑰枝,妹妹在听故事,我去种了韭菜。所有人,再也没有提比赛这回事。
当你的好朋友下午过来玩时,我似乎隐约听见你对他说:“我的仰泳像小火箭一样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