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因一封字字泣血《告母家书》而感动万千网友的白血病患者李真去世,与白血病抗争4年,经过骨髓移植,抗排异抗感染治疗,多次化疗,家庭背负上百万外债,却最终不敌病魔遗憾去世。
“对不起,妈妈,我生病了,还是白血病。”
2017年9月,黑龙江卫视《见字如面》节目上读了这么一封家书,令无数观众动容。
2014年,出身湖南农村的小伙儿李真拿到了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但不久后,另一份通知——白血病确诊书被送到他手上,晴天霹雳般宣告了他坎坷的命运。
正如李真在信中发问:“都说越努力越幸福,我也以为考上了大学,上了研究生,就能让您离幸福更近些,可事实证明,我给这个家带来的,只有磨难和绝望。”
该向谁讨要答案呢?病魔无情,命运不公,但李真和他的家人没有选择放弃。
从生病开始,治疗就不再是他一个人的事,而是全家的战争,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因为白血病变得家徒四壁,负债累累,母亲4年来的贴身守护,哥嫂倾尽全力的帮助,让李真深觉恩情厚重,百世不足还。
生死边缘,没能移植的双肺从化疗到骨髓移植,再到抗排异和抗感染治疗,李真和其家人一直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明明是竭尽全力了,但始终不敌病魔无情。
7月8日,李真的朋友在其的朋友圈最后发表了一条动态:谢谢大家四年的帮扶,李真已于昨日去到一个没有白血病的世界......他尽力了,我们也尽力了。
今年2月,经历了全身广泛性排异和几次三番的病危抢救,李真又患上了严重的肺部感染和排异,唯一的治疗办法,是进行双肺移植。
而双肺移植手术则需要有合适的肺源,良好的身体状况,以及巨额的手术费。而此时,李真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只能用“骨瘦如柴”来形容,为此,医生要求他要增重30斤。
而另外一个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没钱。
今年1月份,迫于家中欠债上百万,再无力支付高昂治疗费的现实,李真发起了名为《妈,对不起我生病了》的筹款,筹款目标是60万,而最后仅筹得8.3万善款,对高昂的手术费来说,是杯水车薪。
5月,李真身体每况愈下,家中余钱也所剩无几,他决定回到燕郊民营医院保守治疗,天意弄人,李真只能在信中开解母亲:
无母不成家,为了这个家,您得保重好自己。
生活各有际遇,命运也自有其轨迹。若有一天,真的事不可为,希望您能理解,那也只是一种自然法则而已。
天灾人祸,别让生命困于没钱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肺移植注册系统共上报299例肺移植手术,比2016年增加了95例,而在2013年之前,我国肺移植手术量还不到100例。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许多重大疾病也不再是不治之症,但在给患者带来活下去的希望时,高昂的治疗费又令人望而却步。
拿最近热度居高不下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来讲,电影里的慢粒白血病人吃的正版格列宁要四万块一瓶,积年累月的吃下去,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摧毁一个家庭。
而格列宁,真实名称为格列卫,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慢粒白血病患者。因为格列卫是一种靶向药,它靶向作用于癌细胞中某些突变的位点,特异性很高,对癌细胞杀伤力大,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小;但靶向药物也有着致命的缺陷:它们容易出现耐药现象。
有些病人是吃着吃着就没了效果,而有些病人,一开始就没疗效。
所以即使格列卫最终进了医保,有些慢粒白血病人也不得不去寻求疗效更好但没有进医保的高价药。
比如三代药普纳替尼,药价在5万-6万之间,而有些慢粒白血病人平均一个月就要消耗一瓶,这意味着仅吃普纳替尼这一种药,每月就要拿出6万块,更遑论化疗、骨髓移植、抗排异抗感染治疗等一系列费用。
有病没药是天灾,而有药没钱是人祸。所以,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要提高风险意识,尽早配备好保险,用保险来抵御风险,用小钱来换取大钱。
因为一旦重病,治疗费是不是难以承担?
积蓄用完了,筹钱的门道也都用尽了之后是不是甘心放弃?
忍不忍心看着家人因病受穷受苦?
如果答案是不,那么这几种办法你将如何选择呢?
第一,一次性存50万定期存款,以备不时之需;第二,每年存2.5万,坚持存20年,这期间,绝对不能生重病;第三,每年投入1万买保险,也坚持20年,但从第一年起就可以随时支配50万,相信聪明人已经有了答案。
最后,希望每一个生命都不受困于病魔,即使不幸被厄运选中,也有保险于水火之中伸出援手。
诚邀你加入全国保险从业者交流群,群人数超过100人,只可通过邀请进入群聊,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拉你进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