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花冠病毒》随感

作者: 清水一泓slj | 来源:发表于2021-08-17 22:36 被阅读0次

这几天,认真读完了毕淑敏的《花冠病毒》。我认为,同样写疫情,写人性,这本书没有迟子建的《白雪乌鸦》广阔、深厚、有韵味。

情节过于戏剧化,显得不够真实。人物形象在特定环境中的设置不够饱满立体,似乎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奇人怪人,他们的表现常常出人意料,显得不太真实。

喜欢大家作品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的作品根植于现实,贴紧于现实,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真实的人物,读者可以在这些人物的身上找到你我他的影子。

这本书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作者把大篇幅的化学知识,元素特点放到人物对话中,把人人皆知的传说故事一一详尽复述,让人不得不跳读这些枯燥无聊的内容。

当然,也许身为读者的我也有问题。我对化学知识不感兴趣,我对传说故事又太熟悉。所以,觉得枯燥无味。

我也一直很喜欢毕淑敏,之前读过她的几本散文,文字清丽雅致,很久以前读过她的小说——忘记了书名,但那个阴冷的下午,我一人坐在办公室读这部小说的场景却历历在目,因为阅读过程中有心灵的震撼,有强烈的共鸣,还有跟随主人公遭遇而起起伏伏的心境。

这次读的《花冠病毒》却少了那份沉浸于故事的畅快。

我不由地想起另一位女作家——池莉。学生时代读过她的中篇小说《太阳出世》,读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甚至可以说肝肠寸断。我一直记着池莉,她的小说曾让我震撼,让我喜欢。

前不久逛当当,看到池莉的新作《大树小虫》。当当的介绍是这样的:鲁迅文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获得者池莉十年磨一剑。全新史诗性长篇巨著。两个家族、三代人物的百年跌宕命运。中国当代版“百年孤独”。

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拿到快递后第一时候就撕开了这本厚厚的装帧华丽小说的塑封。带着满心的期待,憧憬享受多年前心灵震撼的感觉。可是,读着读着,苍白无力感越来越强烈,最后,我读了几十页,便实在读不下去了。如今,它依然站在我的书柜里,装帧华美,厚厚的一本,每每看到它,我的心头就划过一丝失落。我知道,今后我不会再买池莉的书了。

作家在改变,读者也在改变,但经典永远不会变。“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经典就是百看不厌,内涵丰富的作品,它能令不同人在不同时期得到不一样的收获与思考。经典是经得起时间的历练,是大浪淘沙后留下的最闪亮的珍珠。

相关文章

  • 读《花冠病毒》随感

    这几天,认真读完了毕淑敏的《花冠病毒》。我认为,同样写疫情,写人性,这本书没有迟子建的《白雪乌鸦》广阔、深厚、有韵...

  • 读《花冠病毒》

    你一定还记得自己在2020新年第一天许下的愿望吧,我希望一家人和睦,一年开开心心;一生快乐,一世平安。我们满怀期望...

  • 读《花冠病毒》

    由于现实生活中新冠肺炎的爆发,让许多许多的人都不得不赋闲在家,享受一段清闲的时光。但肆虐的病毒是残酷的,它危害人们...

  • 读《花冠病毒》有感

    【本文写于2012年,当时的自己有点幼稚】 20NN年,一种极其罕见的嗜血病毒——“花冠”突然袭击燕市,这座拥有千...

  • 花冠病毒

    今天本来还在看《枪炮、病菌与钢铁》,跟母亲闲聊时她提到了毕淑敏的《花冠病毒》,一时兴起便在网上各种找资源,终于找到...

  • 花冠病毒

    郝辙冷笑道:“真正的貌似可以防疫的口罩,当时在市面上几乎没有出售,都被各大机构抢先搞走了。那个抢购不是发生在...

  • 说说《花冠病毒》

    毕淑敏的小说《花冠病毒》源起于2003年的“非典”,写成于2011年,首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发行,在...

  • 花冠病毒书评

    【一】 “暮鼓晨钟,我时刻警醒投入,不敢有丝毫懈怠。” 今天看了《花冠病毒》,是我最近些天看到的书中最满意的一本...

  • 花冠病毒来袭

    ——人类与病毒之战 花冠病毒从年终岁尾入侵武汉之城开始,呈辅射状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人类和病毒之战就此拉开了...

  • 品《花冠病毒》

    疫情期间本应读的书,留到了现在读,也感谢我这样的决定,当时觉得新冠病毒已经够令人伤神了,在彷徨中不想去看另一种假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花冠病毒》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kw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