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往至今,他一直对冬夜怀揣着强烈的恐惧。
朔风凛冽,枯叶纷飞,卷起漫天尘沙。在路灯昏黄的光里,寒风如虎舔舐着他粗糙的脸,正抬起头不到一会儿,他却猛地低下头,裹紧身子,迈着快步朝夜的深处走去。地上树影零碎,他的身影渐渐融于黑夜。
沿着河道一路而来,所见的屋子,无不门窗紧闭,他泪眼凝视着灯火通明的乡村,久久不能动。劲风一阵,摇得树呼呼作响,他这才醒过来,弓着身躯,继续在夜里前行着。
明月之光,亦无法照亮归途。历过几十载的风雨沧桑,他已忘却回家的路。就这样,他拖着疲惫的灵魂,在人世繁杂里徘徊。他借着月的微光,走在无灯的路上,像是寻找着回家的路,亦无方向,亦无终点。远处的竹林,在深夜里透着阵阵寒气,直教人汗毛耸立。他一身破败的衣物,又怎奈何这无情的夜?
他颤得牙关咯咯直响,眼睑低垂,吐着瘦弱的气息,好像有些困倦了。猛然睁大双目,用力摇晃几下身躯,他告诉自己不能睡觉,要快些走出竹林,此时夜已不见分毫光亮。
先眯一会儿吧,他停住身子,突然趔趄几步,险些摔倒。他稳住重心后,眼里只有惊恐,仿佛魂已飞出体内。这夜不仅是幽黑,还有无尽。还差一些路途,不久便到终点了,他的家。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冬夜。对于老去,他并不觉得寒冷,因为他失去的,不仅仅是岁月。
到了这个冬夜,他已无时间去哀叹什么,他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回家。如此想着,他倒吸了几口寒风,狠狠地吐着气。深夜里,心绪总是容易波动,他尽量控制着这种波动,不为情所动。可世上无情之人,又有多少?并非无情,不敢动情罢了。岁月如同一副画卷,最美最好的回忆,都呈现其中,令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冷清的月光,将前方屋子的轮廓微微勾勒出来,如此看来,他离归途不远了,家就在不远处。他下意识地去摸脖子,随后便从中掏出一块碎了一半的玉坠,轻轻启齿,“呵,终于——回来了——”
他眼中噙满泪水,直身奔向家的方向。家中竟然有些火光,忽闪忽闪的。他不解来到家门口,空旷的庭院布满了杂草,推开破旧的大门,一把踏了进去。可他又怎能想到——人的存在呢?
“来者谁人?有何贵事?”屋中的男人吃了一惊,苍白的眉下,有双疲倦的眼,眼里满是提防。
他一眼望尽,屋中有三人,男人与两小孩。他虽找到了家,但却是另一般感触。
“这是我家,你——”他的手略微颤抖。
“先不管这个吧,看你挺冷的,先过来烤下火,暖和一阵再说吧。”老人眼角上扬。
他走到火堆前坐下,柴火烧的毕毕剥剥的,看着火星子闪烁跳动,又再看看面黄肌瘦的两个男孩,一时语塞,缄默不言了。
大家都这样围在火堆前,默默地烘烤着身子。
“管他小寒大寒的,就算是心寒,也都聚在一起暖一暖。”老人突然开口,笑着把藏在胸口的馕饼拿出,撕成两大半,“这块给你,剩下的给孩子吃——我不是很饿。”
他伸出被冻的苍白的双手,接过这半块馕饼,牙关哆嗦不止,“非——非常感谢——真的——感谢——”不觉已泪眼模糊。
“回家的路——或许——我真的找到了——”他心里想着,如今,不用再寻找归途了。
“哪里的事——哈哈——”老人越笑越大声,不知不觉,东方既白,可黑夜依旧。
晨曦的光洒落在他僵硬的身上,终究是走不过冬夜,但是他们正抱在一起,暖一暖。
这篇只花了一小时多写作,我尝试着用现实主义笔法呈现,可无奈技艺不成熟,还会继续尝试写作小说。所谓现实主义,便是用细节刻画呈现出生活里真实的模样。
写作,源于生活,亦归于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