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开始尝试一次只做一件事,不管是大事小事。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管是看书写作,还是刷牙洗脸做家务等等琐事,我都只专注在这一件事上。
以前我的习惯是,当我看书写作或者做一些工作的时候,我会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做事。
当我刷牙洗脸做早餐或者做一些琐事的时候,我会打开喜马拉雅听一些音频节目。
之前看过王潇写的《五种时间》,她在书中就非常推荐将几种时间折叠高效利用,我也深受启发这么做了,但是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没有必要。
有时候我会觉得有些消耗精力,也没办法做到真正的专注,长期刻意地高效利用时间让我觉得非常累。
一次只做一件事,反而让我更容易进入到心流状态,做事感到既轻松又高效。
哪怕是在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只专注在这件小事上,所以更容易感觉到平和、喜悦。

我现在开始严禁自己看电视连续剧,有时候我会在吃饭的时候看一些电视连续剧,但是我的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我要么看不下去,要么看上瘾了就必须从头看到尾,不存在什么每天只看个一两集的。
连续剧这种东西非常容易刺激多巴胺,跟短视频、游戏之类的效果很类似。
短视频我基本上不怎么看,偶尔看进去了也不会耽误自己太长的时间,游戏我更是根本不会去下载,从根上就杜绝了。
但是连续剧属于又臭又长的类型,这种东西就是一旦开始看了,真的看进去了,那就是几天甚至一周的沉迷。
我在连续剧这种东西上已经栽过好几回跟头了,它不但让你沉迷,还会让你萎靡不振,一心只想看接下来的剧情。
这一点非常的不好,感觉自己就像那个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不断地按着那个电击的按钮,想得到更多的刺激,却并不感觉到真正的快乐。

这些刺激多巴胺的事情真的不要经常去做。
什么叫刺激多巴胺的事情呢?众所周知,多巴胺是刺激人的快乐神经的物质,不断地让人想要更多。
多巴胺用好了可以成就一个人,用得不好可以毁了一个人。
所以低级的快乐就是不断地用多巴胺做一些不能产生价值的事。
而高级的快乐是什么呢?高级的快乐就是内啡肽,内啡肽其实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多巴胺是没有付出就可以得到的快乐,而内啡肽是付出后延迟满足的幸福。
所以多巴胺是索取,内啡肽是付出。
索取是即时满足的,但是索取无度以后会发现,越来越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精力严重消耗,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付出却是先苦后甜的,付出以后产生的幸福、喜悦还有成就感,能够激励我们更加的积极向上。
有些事在开始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的刺激,但它是一种累积的过程,累积到一定的阶段就会感觉越来越好玩,越来越有成就感。
但是很多人没有前期默默付出的耐心,只想沉浸在即时享乐里,所以永远理解不了付出的幸福感。

我现在会在吃饭的时间看看b站的视频,或者看看电影,电影的好处是最多也就两个小时,不会让人上瘾。
对于容易让人上瘾的事情,我现在是这样安排的,因为我隔一段时间会给自己一个彻底放纵的时间段,大概两三天的样子吧,我就在这样的时间段里看看连续剧什么的。
我是觉得人有时候是需要彻底放松放纵一下的,不要把自己崩得太紧,完全放松以后,就又会感觉到精神满满斗志满满了。

以前我以为高效的生活和工作就是做好时间管理,实际上做好时间管理的前提是做好精力管理,精力管理不好,情绪就不稳定,时间再充裕也只会浪费时间,什么事都干不好。
所以精力永远比时间更重要,精力好了才能更高效地利用时间,把精力专注在个人成长和个人发展上,一次只做一件事,时间自然就高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