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今年五一档上映的电影《长沙夜生活》被戏称为长沙的城市宣传片。
我虽然不是长沙人,但在两年前也曾在星城长沙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想来也有一丝的发言权。
那么,我就凭借着自己记忆中还未褪去的长沙印象以及看完这部电影后的主观看法,来谈一谈《长沙夜生活》和长沙的夜生活。
1
《长沙夜生活》的故事发生在长沙一个普通而又奇妙的夜晚。
景为为在书店邂逅了即将离开长沙去北京的女孩何西西,两个人从相互争斗,到搭伙夜游,彼此渐渐敞开心扉,互诉心中的秘密,相互救赎的同时,也互生爱意。
何西西同父异母的哥哥何岸是一名郁郁不得志的脱口秀演员。他执意不愿接收母亲的丽姐大排档,想要把南派相声融合进脱口秀的生态,并将长沙话推向全世界。
他从早到晚琢磨、创作段子,却始终无法逗笑观众。就在这一晚的演出上,他又一次遭遇了冷场。
心灰意冷的何岸与第一次来看他演出的父亲发生了激烈的矛盾,何岸指责父亲从小就遗弃了他们母子,只把自己的爱给自己的女儿。
之后,跌入人生最低谷的何岸再次登台,他一反常态开始调侃自己失败的人生,却意外收获了一阵阵笑声与好评。
演出之后,父亲向他表达了歉意。在一起去吃宵夜的路上,父亲向何岸讲述了他小时候的事情,父子两人的隔阂也在夜深人静时分渐渐开始消散。
来自西北的小陈和来自东北的小梁是负责维护“长沙之眼”的打工人。
虽然从早到晚守着这个庞然大物,但他们却一次都没有坐在摩天轮里,在最高处鸟瞰这座城市。
今夜,小梁又一次表白失败,而小陈也愈发想念家人,他们登上了摩天轮,第一次从高处俯瞰长沙的夜晚,看着那些不属于自己的灯火与烟花,各自慨叹。
失去了家人的老谢整日活在宿醉里,用酒精麻痹神经,让虚幻替代思念。
这是丽姐执掌这家大排档的最后一夜,所有人都在夜更深的时候来到这里,嗦一碗粉,品味人生百态里的酸甜苦辣咸。
夜晚终将过去,每个人也都会迎来各自的黎明,坚持还是改变、误解还是和解、分别还是团圆、离开还是留下,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今晚过后变得清晰了几分,每个人也都找到了将各种选择坚守下去的理由。
长沙一夜,恰如人生一页,翻过黑夜,便能打开新的一天。
2
这部影片有多条叙事线,但能真正打动人心的当属何岸这条线。
一个从小便热爱和学习南派相声的人,在经历了南派相声的至暗时刻以后,决心在脱口秀的全新舞台继续梦想。
他坚持创作虚构的段子,不用自己真实的经历去自我调侃,自我嘲笑,他有一种不愿随波逐流的坚持,却一次次被残酷的现实所戏虐。
脱口秀演员最大的失落就是观众的鸦雀无声。
当头破血流、满身污渍的何岸重新登上舞台时,他开始讲述自己的人生窘境。
从小时候父亲抛弃他和母亲,讲到长大后成为一名一点都不好笑却有些可笑的脱口秀演员。
一反常态的表演却迎来了久违的笑声与喝彩声,这让他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最终,他在母亲的支持下决定继续说脱口秀,因为这才是他的梦想,这才是他愿意义无反顾、永不回头的生活。
3
纵使这部以长沙本土文化和地域特征为基础的电影想要描绘出长沙人市井气息、文艺气质和娱乐氛围交相辉映的夜生活形态。但影片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故事逻辑和叙事节奏问题。
景为为与何西西的这条线从头到尾充斥着蹩脚和造作的情节。
试问有几个人会跟仅见过一次的陌生人拉着行李走在夜晚鲜有人迹的岳麓书院里。
更为离谱的是,何西西为了让景为为走出女朋友跳河自尽的阴影,她竟然选择跳河,给景为为一次留下自己的机会,以弥补当初没有机会就女朋友的遗憾。
为了铺垫相互救赎的故事而不顾逻辑事实,这让故事在失真的氛围下变得没有一丝情感共鸣。
叙事节奏问题则是影片明显呈现出前松后紧的节奏。
剧情前半段各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分别讲述,虽然偶尔会让人感觉过于平淡乏味,但好在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可到了影片中后期,叙事节奏突然加快。
何岸与父亲前脚还在激烈争吵,后面就相约一起去吃夜宵。
路上父亲开始口述父爱小作文,且不说这篇作文的真实性,一位父亲避重就轻,不谈当初抛妻弃子的问题,直说自己多么爱儿子,多么想要陪儿子长大。
说一套做一套,只会让人感觉父亲是在PUA儿子,只有虚情假意,没有真心实意。
景为为与何西西本是不同世界的两个人。
一个明确自己不会离开长沙,对这里有许多依恋。
另一个则是想要用离开来证明父母对她的爱,想要去看看不同的世界。
可跳河与最后的大排档宵夜之后,何西西竟然改变了主意,选择留下来。
只因为她找到了所爱之人,那个跳河救她的“英雄”,那个愿者上钩的傻瓜,
爱情草率至极,再甜再撒糖的吻戏也救不了匆匆忙忙强行相爱的一夜之情。
再有就是一些小细节上的问题,比如丽姐与徒弟的爱情丝毫没有铺垫,以至于到最后都无法令人信服。
何西西与哥哥的亲妈丽姐如何相识又如何表现得亲如一家,这也无从得知。
就是感觉时长不够了,所有的问题都必须赶在大排档嗦粉的时候全部解决,所有人都急急忙忙奔向大排档,也不管有什么仇怨,有什么隔阂,只要都来了,也就大团圆了。
刻意为之的大团圆结局过于梦幻,一夜的时间的确可以解决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可能遇见那个渐生好感的人,但不应该一切都匆匆了结,未必所有事都能完美无缺。
最后,我想长沙夜生活只是一群人在长沙这座城市邂逅、和解、团圆、释然,然后恰小龙虾,嗦粉,走在长沙的夜里,寻觅灯火阑珊之中的夜生活,仅此而已就能说是长沙夜生活吗?
至少从很多长沙本地人的观影反馈来看,这并不是长沙人所能认可的夜生活,甚至于将这些人放在其它城市里,故事也可以成立和发展。
那问题就是这是谁的夜生活?长沙有夜,但生活在哪儿?
这个问题不仅长沙本地人会有,没去过长沙的人会有,如我这般去过长沙,亲身感受过长沙夜生活的人也有。
那谁来解答一下呢?
也许可以去纪录片里找找答案,比如《守护解放西》系列,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和《人生一串》里关于长沙的部分。
因为纪录片的夜生活,才有从一碗粉开始,到一碗粉结束的那般真实与真切。
云淡风轻闲暇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足球世界中绿茵情怀的应心之言;有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个人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一路同行中我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