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学家发现,我们平时感受到的痛苦和快乐,是由大脑的同一片区域产生的。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大脑在产生了一种情绪之后,一定会再产生另一种来进行弥补和中和,以实现体内的激素平衡。
通俗来说,当我们从刷短视频、吃垃圾食品、疯狂购物中享受到了一定的快乐之后,大脑为了让身体达到生理上的平衡,就会释放出焦虑、紧张、不安等代表痛苦的情绪信号来平衡之前已经获取到的快感。这是人的生物本能,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上班摸鱼、大吃大喝、报复性睡觉之后,总会陷入自责和后悔的原因。
面对新产生的这些痛苦情绪,如果我们通过继续增加快乐和享受来试图对抗或者延缓这种痛苦的话,大脑就会释放出更多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信号来继续加以平衡,让我们更加痛苦。
长此以往,焦虑、烦躁情绪的不断加码,导致最后即使加了更多的快乐也无法弥补坏情绪。外在表现就是整个人持续处在焦虑和紧张中,之前能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事物也无法再完全发挥作用。
所以,通过继续叠加短暂的快乐来对抗痛苦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那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做到痛苦和快乐的平衡,并让快乐变得可持续呢?
答案就是:先苦后乐。
先苦后乐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选择早起运动、冥想、阅读、写作、学英语等等。
但是养成这些习惯并不容易,尤其是开始的时候。因为这些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联想、思考和创造的好习惯,在大脑中都是属于“痛苦”的范畴。对于这些很重要但是却又不会立马对我们造成不利影响的生活方式,人类趋利避害的自然属性会天然地是我们选择逃避和拖延。
但是当我们终于主动选择并战胜了这些“痛苦”,完成了一些之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大脑就会释放出大量的“快乐”,从而提升我们的自信心以及自我认同感,并激励着我们更加积极勇敢地接受更大的挑战、完成更艰巨的任务。
高质量快乐的获得必然是常以痛苦为前提的,选择先苦后乐,这样的快乐才是可持续的高级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