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别人问牛顿的时候,牛顿一句自谦的话。其实,仔细想一想,很多时候,我们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之所以会这样,因为我们现在并不需要像古人一样,用落后的方式劳作生活,而是有了先进的技术,还有先进的文化滋养着我们。
在现今的时代,已经没有人怀疑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也没有人怀疑科技可以改变世界。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人觉得学习先进的技术是一件苦差事,甚至于,还有人觉得学习和读书无用。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书读的太少,因为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因为不知道读书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这样的,读书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读一本书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读完。
可是,看一下那些写作者的故事,一本书写出来用的时间却是好多年,有一些书用的是一个人的一生。乃至于,有一些书,作者用了一生也没有写完,比如说曹雪芹的《红楼梦》。读一本书就是在读一个人的生命,那些书就是创作者对一些事的观点和认识。
我们在阅读那些书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些经过加工和雕琢的艺术品。当然,还有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这就需要阅读者自己去品评和甄别。有人会问,如何甄别精品书呢?
这里有三个建议,首先是看那些已经筛选过的作品,比如说像四大名著这样家喻户晓的作品,其次是看那些在某些大奖中上榜的作品,比如说普利策奖,还有雨果奖以及茅盾文学奖。另外是一些享有良好口碑的出版社推出的作品,比如说中信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企鹅出版社。
以上是个人的三点建议,还有一些人凭着个人喜好选择阅读作品,比如说喜欢心理学的,就会倾向于看那些心理学的相关作品,喜欢经济学的,就会选择看那些与经济学相关的作品,喜欢艺术的,就会选择那些与艺术相关的作品。
某个层面上来看,不管选择阅读什么样的作品,只要养成一种阅读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都会生出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就像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上一样。
可能这样的比喻不是太恰当,但是,如果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即便是一些耳熟能详的事情,也可能熟视无睹。之所以会这样?因为眼界的狭窄,已经让我们麻木于一些日常的事物,即使有一些远方出现在面前,也不会觉得惊喜。
很多时候的惊喜是被发现的,即使是一些细小的事物,只要有一双洞悉事物的眼睛,就可以从那些细小事物中发现惊喜,这样的惊喜是发现之人所独有的。其实,很多的发现都是在积累中获得的,那些尤里卡时刻,常常是在冥思苦想之后才会有的。
可以想象,那些把书比喻成高山的人,对待书的态度是一个什么样。可能现在的人们并没有那些感受,因为现在的书已经没有以前的地位,更多的书会成为人们眼中的名字,更多的人会选择视频替代阅读。
每一年都有读书日,可是,在那些特殊的日子里,有多少人能够像古人那样吟诗作对,还有多少人会把书当做最好的朋友。当一个人把阅读当成负担的时候,也就放弃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机会。
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个世界有很多聪明人都会选择用读书的方式扩展自己的视野。在书的世界里,不仅可以看到人生百态,而且还能够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
在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世界里,始终有一些人为了满足好奇心去研究和发现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们不知辛劳的去探索人类不知道的领域。在他们的眼里,世界是千奇百怪的,在那千奇百怪的事物背后是一些人类不知道的运行规律。
作为一个阅读者,却可以从那些著作中看到另一领域的模样,这样的看见,正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方式。所以,读书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站在高处俯瞰这个世界,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惊喜,这样的发现和惊喜亦是平时难以获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