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完了李崇建老师的《心教》一书,对我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是:一个人联结了渴望,就跨越了行为问题。简言之,心灵体验是改变的关键。
什么是联结了渴望呢?是指我们能体验到自由、爱,体验到人生是有意义,自己活着是有价值的。
那体验又为何物呢?体验不是头脑的认知,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比如全世界的文字描述草莓有多好吃,用尽了各种词汇,而你没体验过草莓在唇齿间的滋味,就是不知道草莓到底是个什么味!
比如对于某个孩子,全世界都知道他父母爱他,他父母也的确极其爱他,可是孩子就是没感受到父母的爱,你说冤不冤?
2
曾经我极不自信,以为自己除了做现有工作,吃这一碗饭之外,别无所长。要想再找到别的饭碗,只能去当个超市收营员。哈哈哈哈。
这是没有体验到自己的价值的表现,举凡全世界的人告诉我,你是有价值的。那对我还是没有用,那只是在脑海里的一个概念。
自2018年3.1日起,与朋友籍雨草,开始经营【感恩富足群】,发现自己:咦,还是蛮有点价值的啊,我原来是可以帮助到别人的。
这是做事真正给了我一份心灵的体验和感受:我是可以给别人带去价值的。为此,我才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
3
年少时,我与父母在一起,他们要么是在忙自己的事儿,要么就是在想着什么事,我能真切感受到父母根本不在意我! 现在想想,这是由于他们愁生计的原因。
好在我们同样也活在父母不管的年代,那时,去山洞探险、偷瓜摸枣,下河洗澡等等,释放了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跟这个世界丰富的连接了,形成了身心的体验。比如安全感:我曾经傍晚,七八岁一个人沿小河追溯到河的源头。
这种体验性是目前小朋友所没有的。目前孩子,可能得不到大人的有效陪伴,还要接受大人管得严紧。如果再不给予一定的心灵体验,只给予道理和书中的概念,那真是灾难性的。
总之,看书中的美食、美景、花朵和指挥家指挥交响乐,只是形成头脑的认知。
唯有亲临黄山,才能真实体验到黄山的雄奇和壮阔,唯有真实地亲临国家大剧院现场听大师演奏音乐,才可能灵魂为之震颤。
4
当然,体验不一定全部都是直接体验的,间接经验带来的感受也是体验。
比如看到生老病死和痛苦,在心间涌起感受,也是体验。
5
崇建老师的文章是写给大人看的。告诉大人,别把语言和对话当成一种技巧和策略,那对孩子没有用。你需要做的是真诚欣赏孩子,这样孩子的心灵才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和被接纳、被爱的。
这一点跟新教育中的,创造机会给孩子做事,以此展现自己的价值的道理是一样的。
教育工作者,需要让孩子拥有体验性,孩子才可能身心健康地成长。改变也才大。所以从今天开始放下讲道理吧。
同样,对我们成人一样适用,放开手脚去做事和体验吧。
6
最后,仅以此文献给我的先生蒋仁钢、我的朋友王振华,祝福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在的巨大的能量,他们比想象中的最好的自己还要好。
也以此文献给VIP群中的李大伟,祝福他与孩子间体验到父子之情,祝福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注: 目前我们一群小伙伴们在【感恩富足群】一起写感恩日记和读彼尚的《轻而易举的富足》。群里有很多充满喜悦和感恩的朋友。
想加入社群,一起成长和实现轻而易举的富足的朋友们,请加微信:154414299,暗号:感恩。我们拉你入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