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简单几步快速逼出体内多年湿毒,健康实用,一学就会!

简单几步快速逼出体内多年湿毒,健康实用,一学就会!

作者: 冷瞳灬么么哒冂 | 来源:发表于2018-01-02 16:05 被阅读0次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

现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大便稀、舌苔厚等都是湿气重的表现,如果下面这些状况你都存在,那么表明你体内的湿气非常重。

(1)早上起来上完厕所之后看下大便的形状,如果大便长期不成形,或者虽成形但还是有一些黏在马桶上,那么体内的湿气就比较重了。

(2)刷牙前先照镜子看一下自己的舌头,如果发现舌苔黄中带腻,那肯定就是体内湿邪作祟了,舌苔越黄说明湿邪越厉害。

(3)刷牙时总感觉恶心干呕,嗓子里面总有东西——丝丝拉拉、不干不净。

(4)早上到了该起床的时间却还是会觉得很困,觉得身上老有东西包着自己,懒得不想动弹,这是说明你的湿气比较重。

湿气是一种狡猾的东西,喜欢与其他东西勾结来侵袭人的身体。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气不去,持续半个月甚至更久时间,整个人早上起来都是昏昏沉沉的状态,还有便秘、刷牙恶心、长痘、脸色暗黄等症。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都跟湿气有关。

此外,还有一种“胖子”,着实委屈。就算吃的很少,还是会胖,穿衣服不好看,气质也比别人矮一截,运动、节食,甚至吃药都尝试过,可还是瘦不下来。其实,你可能不是真的胖,而是虚胖、假胖,而这一切,都是湿气惹的祸。外界的湿气,很容易就会钻进人体,比如天气潮湿、淋雨。如果你还经常久坐不动、熬夜、猛吹空调、爱吃冷饮,就很容易让脾脏受伤。脾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搬运工”,脾虚,湿气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困在你的身体里。湿气积聚,在腹部就造成大肚腩、在腿上就形成大象腿,你就这样“胖了”。

湿气不仅让你胖,还让你很难减下来,因为湿气会阻碍脂肪的燃烧,所以不祛湿就运动,往往事倍功半,就像浇了水的木头,不容易着火。湿气重的人,还常常感觉疲惫,四肢沉重无力,脸上爱出油、长痘、起疹子,影响生活和工作。当今,空气污染严重,我们每天呼吸了太多的被污染的空气。人们生活质量虽然好,但是人们还是喜好吃一些垃圾食品,这些食品在我们体内又会产生一些毒素,所以我们必须常对我们的身体排毒。那么,排毒的方法有哪些呢?

起床后喝一大杯温柠檬水

起床后不要立刻进食或忙着洗脸刷牙,此时你最需要的是加了一片新鲜柠檬片(如果没有新鲜的,干柠檬片也可以)的温开水,它可以促进肾脏的循环,激发一天的新陈代谢的开始。如果你有每天服用维他命或鱼油丸的习惯,此时也可以一并服下,帮助在接下来的早餐中吸收最多的营养元素,保证一天的营养和机体正常运作。

以米饭为主食

肝脏是解毒的重要器官,所以必须减缓肝脏的超负荷运动。需要控制小麦、肉类、乳制品,盐和糖,食物添加剂、防腐剂、饱和脂肪、酒和油炸食品的摄入量。以米饭为主食,能净化肠胃且不会加重消化负担,它所含的淀粉质对清肝脏来说也是灵丹妙药。

食用蜂蜜水

宜在饭前1-1.5小时或饭后2-3小时食用蜂蜜水比较适宜。胃肠道疾病者,则应根据病情确定食用时间。胃酸过多或肥大性胃炎、特别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宜在饭前1个半小时食用温蜂蜜水,不仅能抑制胃酸分泌,而且能使胃酸水平降低,从而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有利于溃疡面的康复;而胃酸缺乏或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宜食用凉蜜水后立即进食。神经衰弱者在每天睡觉前食用蜂蜜,可以促进睡眠,因为蜂蜜有安神益智和改善睡眠的作用。

运动排毒

免疫系统、新陈代谢循环系统是我们天然的排毒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过重等原因,这些排毒系统会受到压抑或者破坏。运动排毒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提高血液含氧量,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速率,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弃物更快更好的排出去。运动还能促进人体排汗,这对强化皮肤排毒功能有相当大的帮助。

中药膏方祛湿

中医认为,体内的湿气会引发很多病症,可以说是万病之源。女性如果体内湿气过重,会长痘,皮肤松弛。而唯余白膏是很好的祛湿食品,能够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所以,湿气重吃它,去湿又美白,效果很好。

清淡饮食

油腻、过咸、太甜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容易造成肠胃闷胀,脾胃损伤 ,加重湿气。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少吃油腻食物和凉性食物。清淡利湿的食物比如,莲藕、黄瓜、白菜、苦瓜、绿豆、红小豆、莲子、薏苡仁等。另外,少饮酒,因为酒助湿邪,酒精少碰为好。

充足睡眠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加班熬夜成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加班人群也会吃宵夜、适当娱乐,夜生活延长。而过度熬夜极易疲惫,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 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肝胆功能的正常发挥,可促进人体正常排毒和保持气机的通畅,对于控制湿热缠身有着巨大作用。

远离潮湿环境

长期生活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湿气容易入侵体内。 夏季贪凉打地铺,易受湿气侵袭,造成四肢酸痛。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穿,潮湿的被子不要盖,洗完澡后要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潮湿天气借用风扇、空调等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按摩祛湿

穴位是体表经络气血输注身体外部的特殊位置,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体内气血运行。人体是由经络组成,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支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穴位就分布在经络上,只要按摩穴位血气通畅了,湿气自然说拜拜。身体五大祛湿穴位从头到脚依次为: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涌泉穴。这是一种外用方法,不经消化道,不走肝肾,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从而达到祛湿效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单几步快速逼出体内多年湿毒,健康实用,一学就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qq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