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书后感
你真的知道如何活在当下吗?

你真的知道如何活在当下吗?

作者: 心心_念念 | 来源:发表于2016-09-07 16:14 被阅读657次

    我们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来试图了解和掌握我们的研究对象,不论它是一个爱好、一项技能、一份工作或是一段关系。然而殊不知,最难了解的通常都是我们自己。因而最近对心灵类的书籍都特别感兴趣,一本作品是否对味,一般在你开始阅读它的时候便能感觉到。由当代心灵导师埃克哈特.托利所著的《当下的力量》可谓是唤醒人类灵性觉醒的大师级作品,有很多书友称此书很难看懂。这本书我也并非一口气读完,在断断续续读完此书的过程中,我多次有被震撼的感觉。不得不说,一部好的作品,有时并非倚重其文字或新奇的表现手法,而是其简单文字背后所传达的深刻本质。如无法与其文字背后的本质相遇,哪怕读再多遍估计也无法领略作品带来的灵性感悟。

    当下的力量

    看过此书后我深知自己对于“当下”的理解肯定还无法达到作者的深度,而且对书中的许多概念还需要反复阅读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收获。相信也没有几个人有勇气随意地去写这本书的书评。本人就暂且结合自身的感悟和体验来享一些书中所提到的帮助我们“摆脱痛苦,进入当下”的“方法”。

    与其说是方法,不如说此书是为了让我们看到自身本就存在,却一直不为我们所感知的力量、真理和光明。而人类反复经历的精神痛苦,恰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自己身体里本就存在的能量。一旦获得觉悟,能量才得以真正释放和产生作用。

    1. “本体”的存在

    “本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最深刻的本质。它等同于我们自己,但却比我们自己伟大。

    开始读此书时我觉得本体的概念是最难理解的。我在想本体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自己就是自己,为什么又出来一个本体?本体似乎是一个神圣的存在,可是真的存在这个东西吗?对本体的想象让我联想到上帝。不同的是,本体是我们每个人最本质的存在,并不来自于外在任何一个实体。因此,如果你把上帝看成一种外在的神圣力量,显然它是不同于本体的。

    你不等同于你的大脑。这是达到开悟最为关键的一步。人类的思维是制造所有痛苦的根源。大脑的判断、控制、反抗、欲望,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折磨与苦难,包括制造一个“自我”。这个自我并非我们全部的存在,而是由大脑制造的,带有许多欲望的“小我”。因此,我也暂且可以把它称为“客体”,一个暂时住在我们身体里的客体。这样一来,与之相对应的“本体”也许就更容易理解了。我们的本体宁静、从容、喜乐,而“小我”这个客体呢?浮躁、情绪化、顽固、控制欲。

    测试小我的方式非常简单。试想一下,有没有什么时刻你为了一件事情非常愤怒,恨不得毁掉自己和他人?而那一刻你甚至都不认识你自己,你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也许只是别人无意间触碰了你的一个痛处,它包含了一段你不堪回首的往事。于是,你的大脑抓住了这段记忆,它利用曾经痛苦的感受制造出新的愤怒感,因而不知不觉间强化了这个“小我”。这种感觉足够强烈,以至于你觉得它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一旦类似事件发生,你就会启动同样的思维-情绪模式;而陌生,是因为它和平时的你不太一样,让你有些惊慌失措!这时候就要警惕了,因为这种自我感根本就是虚假的!别忘了,你的“本体”是不受任何外在事件和环境所左右的,而你所感受到的强烈情绪,不过是大脑帮你制造的“小我”在对你张牙舞爪。

    每个人都有“本体”吗?是的,每个人都有。我曾经对这个问题存在质疑,直到我在自己情绪失控的间隙体验过内心宁静、无欲无求、无比满足的状态时,我坚信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个神圣的存在。但问题是,并非每个人都能与之相遇。因此,在下一次你感受到痛苦来临时,什么都不要做,只是静静地感受自己的身体,观察那个充满情绪的“小我”试图摆布你的身体。不要认同、否认或反抗它,只是观察它。当你可以做到静静观察而不是任由自己陷入情绪时,其实已经进入了当下。而当下就是你的本体,它没有任何情绪。

    当然,保持与本体的联结并不容易。事实上,只要我们不停地认同小我,就会不断和本体失去联结,继而陷入痛苦。所以,与本体保持联结也是需要不断练习的。

    2. 摆脱时间的束缚

    我们的生命由无数个当下时刻组成,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

    这句话用大脑去读似乎不太能理解。我们拥有回忆,就有过去。我们也有还未体验过的生活内容,那就是未来。怎么能说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呢?但是,过去和未来只不过是人类的大脑针对我们生命的某些时刻所创造的概念而已。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除了当下,就只有当下,也就是此时此刻你正在做的事情,你的呼吸、你的动作以及你为之所倾注的所有意识

    如果要让自己贴合作者对于时间概念的灵性感悟,确实很难深入理解。而换一种方式来诠释,也许更容易一些。所谓的过去和未来,确实存在于我们的物质世界,即这个人类会出生乃至衰亡的宇宙的存在空间。因为人类世世代代承袭的集体智慧,我们懂得了努力奋斗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包括名、利、钱、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东西的确给了我们不少好处,我们得以改善生活条件,并且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在获得的过程中也因而有了时间的概念,即过去的窘迫和现在的宽裕、过去的苛刻和现在的大方、过去的腼腆和现在的从容等等。我们似乎确实在随着时间而改变,但细想一下就能发现,所谓的改变不过是外在形式和环境的一些变化而已。于我们的内在空间而言,我们的本质从未改变,只要你愿意与它相见,它会在每一个当下时刻出现。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我们所谈论的过去和未来只不过是大脑所认同的时间线上某种区别于当下时刻的外在表现而已。

    事实上,就算对于时间的概念已经达到了一定深度的理解,摆脱时间束缚依然是于我来讲最困难的一个课题。陷入情绪痛苦,通常是无法控制地对“小我”进行身份认同。举例来说,因为童年缺乏父母的足够情感关注,以至于我极其缺乏自我存在感。而在我已对自我越来越清晰的现在,只需要极其细微的情感触碰,便会让我回到最初的感觉。这种被忽略感以及相对应的存在感的缺失,会制造一种孤僻的“自我感”。这种感觉相信对很多童年缺乏关爱的人来讲都并不陌生。因为这种感觉带有深刻的“时间痕迹”,即过去某些经历所创造出的人格,与之相对应的“自我感”便得以抓住许多机会变得强大。

    这种深刻的时间痕迹是否无法被抹去?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它足够强大,也便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停止对于过去自我反复的身份认同,找到当下,找到本体,通过不断地进入当下与本体,让本体的光亮滋润我们被虚假的痛苦之身所折磨着的外在身体。这绝不是一句虚无的口号,而是真实的内在体验。

    3. 思维和小我是痛苦的根源

    在思维的层面,你可能会发现以判断、不满和心理投射等形式出现的内心抗拒,它使你远离当下。

    一旦我们的思维陷入批判、不满、怀疑和其它形式的心理投射中,也就是思维制造问题的时刻。处于当下时刻的我们,其实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有思维才会制造问题。

    前面的内容中已经提过,小我即人类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特定的思维模式所构造出来的人格,它潜藏在我们内心身处,但却不等同于我们自己。它通过我们大脑的思维获取力量,并得以不断强化。当我们被紧张、不安、愤怒、抑郁等消极情绪控制的时候,通常就是小我出现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我们无意识地认同这个小我,整个身心必然会被它占据。

    当我对身边某个亲近的人产生不满时,我发现自己的表面意识和潜意识总会产生一种分裂。表面意识是认同于大脑思维的,大脑告诉它:“这个人表现不好,他让你不舒服”,而这样的判定通常来源于我过去的惯常思维模式,但其判定标准可能本来就是有局限的。这条信息传达给身体,于是身体产生情绪,甚至觉得胸口憋闷。有意思的是,人的潜意识都是很聪明的。它知道事实也许并非如此,也许只是我不够理解对方。于是,在意识分裂的状况下我的情绪问题产生了。然而,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改变他人,而是停止对于某个评判标准的思维认同。只要认同一刻不停止,我们便一刻也无法摆脱痛苦。如果遇到自己实在无法忍耐的人,尝试体会“不带愤怒的坚定”这样一种气场。。

    4. 破除好与坏的对立

    从心理哲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情境都是正的。更为准确地说,它们不正也不负,它们就是它们的样子。

    我们通常会谈论一个事情的成功与失败、前进与倒退、兴起与衰落。很显然,前面的会被人认为是好的, 而后面的则被认为是坏的。然而事实证明,很多所谓不堪的经历到最后都成为促使一个人成长的宝贵经历。比如生过病的人更懂得珍惜健康、一个因为运气不佳没有获得优秀工作机会的人可能另辟蹊径,最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价值。这样说来,坏的也许其实是好的。

    一旦我们将一个对象定义为坏的,我们的情绪立马就会变得不平静了,我们可能会恼怒、攻击或自责。反之,如果我们过于认定一个对象是好的,其实同样很危险,过度追求所谓的“好”可能让我们看不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比如对金钱的追逐。

    万事万物都有它们本然的样子,接受它们本来的面目,也即对当下的宽恕,便能获得内心永恒的宁静。只有思维才会分辨好坏、善恶与爱恨。

    也许有人会问,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接受自己和他人不思进取、放任自流?摒弃好坏之分当然不是说我们可以为所欲为,而是当自己或他人出现这种状态时,首先要接纳这个状态下的自己,才能试图找到真正的原因,并依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合自己和周遭环境的调整。抗拒只会让小我变得更强大。只要我们对自己和他人带有抗拒的情绪,我们会发现这不仅不会让周围环境改变,而且我们自己也会反复陷入痛苦。


    所有感悟都源于自己的真实体会,小小篇幅自然不能囊括此书的所有精华。听说不同的时期读,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写此心得的另一个目的是,过些时日再读此书,对比此心得说不定会有新层面的领悟。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能认真阅读这本书,并且发自内心地体悟,哪怕只是书中的只字片语,都能给你的人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巨大改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真的知道如何活在当下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rd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