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泽
明白昼夜之道也就明白生死之道。
什么是白天?唯有做到休息时保养身体与气质,而在瞬息之间不放心外驰,内心机警清明,不间断天理才算是白天。做到这点就是明白了昼夜之道,也就明白了生死之道。
保养身体即有充足的营养、睡眠、适度锻炼和压力调节。保养气质即克服习气后的气质。恶习难改,只因循成习气,惟有当遭利害、变故和屈辱时能不愤怒不忧惶失措才是变化了气质的表现。反之,之前表现得再好也没有真正把习气改掉,需重新立志,省察克己,从接下来的小事大事上磨炼,此为白昼的任务,黑夜只需修养生息。
白昼瞬息之间也不能放心外驰,王阳明认为“汝能知昼,懵懵而兴,蠢蠢而食,行不着,习不察,终日昏昏只是梦昼”。白昼是最佳涵养内心的时段,种树种花一定要养根,养德一定要修养内心。想要一株茉莉开花繁盛,一定要勤于修剪,剪掉繁余的枝节,玫瑰花也是如此。要德行强大,初学时就要摒除对外物的喜好。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善恶完全不在于物而在于心。所谓“理”是原则,规律,也就是至善。天地万物本为一体,存在全由于这个“理”。人心所具的也是这个“理”,所以“心即理”。至善就是理,所以人心的本性是善的,私欲遮蔽“天理”,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学是学习摒除私欲,存养天理而非单一的学习信息知识技术。现代人心惶恐、忧郁和焦虑,只是心志不安定。至善是人的天性,天性于本心之中,本心是至善存留的地方,无须慌乱向外寻求。心志安定不困扰,内心静谧不妄动,才能一心一意在至善上寻求。那些说话颠三倒四,眼神闪烁之人足以看出本心的缺乏存养。先生说,大凡是朋友,应该是开导、鼓励和劝勉,而非无聊的谈话。心理学家、哲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早就一针见血提出,要逃避无聊的谈话,要回避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因为这些人会使人消沉和压抑,而且内心无生命力的人谈话没有内容和思想,这不是谈话是闲扯。如何与人交流与对话,可参阅戴维伯姆的《论对话》,该书的核心是探讨我们如何交流和沟通这一问题。
王阳明先生的贡献在于突出人的主体作用,传递给学习者一种坚定的信念,也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信仰,他指出了天地万物中具有思维的智人所独具有的可控性,指出用功学习只追求"日渐减少"——驱除私欲,不追求"日渐增加"——恢复天理,日本人提出的“断舍离”的思想无非又是从我们传统文化中汲取而来。王阳明先生给学习者指出了一条简单便易,轻快洒脱的人生之路,求减不求增。
社会上常见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屡屡碰壁后变成了犬儒,犬儒是对未来过早的失去了希望,对外在世俗的功利的认可,犬儒主义者对各种事物的价钱一清二楚,对它们的价值一无所知(王文德语)。也有一些现代人找不到任何价值感,精神上被痛苦折磨到无奈放弃生命。更多的人心灵上只会利用他人的关系获取更多的私利,充斥头脑的是看电视和自娱自乐,身体上保持现有的生活方式是用手术和药物解决健康问题(史蒂芬柯维语),可悲可叹啊。以上个体行为要么以享乐为中心,要么以金钱为中心,要么以名利为中心,要么以自我为中心,哲学家们分析得出,对人生的把握应该以原则为中心!具体阐述可参阅史蒂芬柯维的《优秀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就认为“心即理”,理就是原则,规律。学者学习圣人不过是学习怎么驱除私欲而存养天理。好比圣人是两千克的千足金,普通人可以成为一两重的千足金,关键在于“千足金”而非“乌合金”。存养天理的过程是格物的过程。
何为“格”,王阳明认为格就是正,格物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的,使它们归于正道。比如温清奉养父母,想是一种意念,然后按照自己良知中温清奉养的方法去实践了,没有一点保留就可以称为格物。温清奉养的物就被格了,温清奉养的良知算实现了,在格物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实践感到高兴而不违心,就是诚意。
阳明学术关键,向内求不抱怨不推卸,知行合一不虚谈。此为明白了昼夜之道,也就明白了生死之道。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