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孝,你可能会想到二十四孝里的故事,比如“埋儿奉母”,“卧冰求鲤”等。据考证,二十四孝最初是元代一个叫郭守正的人整理的古人关于孝道的故事,到清朝的时候,被推崇为“孝”的主流典范,更成为儒家孝文化的缩影。
其实,二十四孝里的很多故事,宣扬的并不是传统的儒家观念,甚至跟儒家观念相悖,比如前面讲的“埋儿奉母”,“卧冰求鲤”。
那么,儒家到底是怎么讲“孝”呢?其实儒家对孝道的解释有很多个维度。
《论语》里孔子在不同的场景下,分别解释了“孝”。
一、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父母唯其疾之忧。”
这是孝的最低标准了。什么意思?你不用替父母做任何事,只要能做到不让父母为你操心,就是孝了。只有这个生病是免不了的,你生病的时候,父母为你忧心,这个可以免责,其他时候都不需要为你操心。这叫“父母唯其疾之忧。”
二、孔子的弟子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今天的孝子,说能供养父母,就是孝。那犬马不也一样能养老哺幼吗?如果没有敬,只是养,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这话有点像是教训我们身边的某些人了,自以为把父母照顾得很好,其实只是给钱,只是养,是算不上孝的。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做到“敬”,而敬的关键就是要能陪伴。
陪伴父母,难点在哪里呢?这时候我们再看看弟子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是怎么说的。孔子说:“色难!”意思是说,最难的是永远保持和颜悦色。
有事的时候,年轻人抢着干,不让老人操劳;有酒食,先为长者陈设奉上,让长者先吃,难道这就算孝了吗?这不算。侍奉双亲的时候,最难的是始终保持愉悦和婉的脸色,父母怎么唠叨你也没有一点不耐烦,那才是最难的!
《礼记》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怎么能体会这种和气、愉色、婉容的境界呢?男孩子想想自己刚交上一个女朋友的时候,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包容,那就是了。
三、孝的解读还有哪些?孔子还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也就是说,孝不光体现在跟父母相处的一点一滴的礼数上,哪怕父母去世了,你的孝也要做到位,第一个要做到位的就是葬礼、祭奠。
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是谨慎对待亲人的去世。中国人强调养老送终,若只是养老,而不送终,就还是薄情之人。葬礼代表了人一生所得到的家庭和社会的评价和承认,不一定风光大葬,但一定要有真情缅怀,依依相送。葬礼的尊严和感情,也是对后人的教育和熏陶,是传承家族精神的仪式。
亲人刚刚去世的时候,我们还能思念。去世的时间长了,悲痛之心淡了,每年的祭祀之礼难免马虎,不能尽心尽意。但孔子说,还要追远。追思去世已久的亲人,或远代的祖先。对远代的祖先,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等等,都要去扫墓祭祀。
父母生前要孝,父母去世时也要孝。那父母去世之后呢,除了葬礼办得好,还有什么方式呢?其实,父母去世以后,孝的含义就变得更大了。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亲在世时,因为什么事都是父亲说了算,所以看不出他的行为。这时候,就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他做了家长,一切大小事情,都是他说了算,这时候就可以观察他的行为。如果过了三年,他的行事原则还跟父亲在世时一样,这就真是孝子了。
四、孔子还有一个关于“孝”的最精炼的解释。
孔子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
孝是什么呢?就是继志和述事两件事:继志是继承先人的遗志;述事是记述先人的事迹。前人的志向,因为生命有限不能完成的,后代要不忘他的初心,继承他的遗志,去完成他的使命。
你看,孔孟讲孝道,跟二十四孝的故事没什么关系吧?那二十四孝是怎么产生的呢?用孔子的话说,那叫“索隐行怪”,索隐,是探索那隐秘的;行怪,就是行为怪异。
为什么孔子讲的孝道传不下来,而二十四孝能够大行其道呢?因为孔子讲的都是日常的事情、最平常的道理,而二十四孝呢,都是传奇故事。人们喜欢听传奇故事,可以讲得眉飞色舞,也不需要自己去践行,没有什么心理压力。而孔子讲的那些事呢,比如“别让父母替你的任何事操心”,大家一听就觉得做不到,也就没兴趣听了。
这种孝经今天依然适用,虽然社会发展后各种家庭的多元化,原生家庭的多样化。但几千年沉淀的文化还是多半适用一般家庭的。做到不让父母担忧,对父母和颜悦色这些基础还是可以习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