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办公室出来后,已经是晚上九点钟了,烟火气十足的街道上,满是孩子们的打闹声,商人们的叫卖声以及陌生人的匆匆而过,当然,夹杂其中的,还有一个拖着疲惫身体的我。
这个时候,我总会加快步伐,盼望着早一点到家,即便我家与办公室相隔不足500米,可我还是幻想着接下来的一幕幕。先冲个热水澡,然后四仰八叉的躺在沙发上,咔滋咔滋的吃着乐事薯片,咕嘟咕嘟喝着冰镇饮料,怀抱着绵柔柔的包豪斯,看着心爱球队的比赛,我激动着,揪心着,呐喊着。
然而,打开门的那一刻,我的理性终究还是战胜了那想入非非的欲望。
放下背包的我,径直走进卧室,然后,快速换上短裤,背心,返回客厅,换上跑鞋,戴上耳机,拿起钥匙和手机,开门,下楼,跑步去了。
想想这一系列操作,真真有点反人性。明明工作了一天的我,应该很疲惫才对啊,明明忙碌了一天的我,应该找个舒服的姿势躺平才对啊。可是,当我换上衣服和鞋子后,瞬间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员运动健将,我迫不及待的下楼,做准备活动的同时,时不时看着周遭,打羽毛球的情侣,打乒乓球的老伴,溜娃的妈妈,跳绳的小姑娘,遛狗的小伙子。我蓄势待发,就像是一位场下热身的替补运动员,心不在焉的观察着场上的一举一动,恰恰在此时,教练发来传唤,指命我要上场比赛,于是,我双腿蹬地,摆动双臂,跑了出去。
这或许是一种习惯。
当看到体重秤上屡创新高的数字,当看到镜子里面日渐圆滑的脸蛋,我知道,除了迈开腿之外,我别无选择。
这或许是一种压力。
每次笑来老师在定投社群讲课前,都会先上传自己的每日健身打卡记录,看到此,我就会在心中暗暗的给自己鼓劲,“你看看人家,人家可都已经年过50了啊,人家还在以身作则的锻炼身体呢,我等后辈,怎能放任,跟着干吧……”
事实上,刚刚走在下班路上的我,还怀有巨大的抵触呢,还不断地进行着心里斗争呢。
“唉,一会就该跑步了,今天不是很兴奋呢,感觉不在状态啊,感觉双腿有点软,啊……好累,好累。要不……要不,今天就休息一天吧,对对,就休息一天,只一天,没事的。今天,真的好累唉,备课、讲课的,算了算了,明天再跑,实在不行,明天多跑两圈也行啊,把今天缺的里程补回来,不就好了嘛……”在我心中,好像正在上演着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正方说,你要强身健体,反方说,你要劳逸结合。
回想整个过程,我自觉,我把握住了关键性的一步,就是回到家的我,没有立即葛优躺般的与沙发融为一体,而是,径直走进了卧室,然后,接下来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无缝衔接,都是那样的顺理成章。
深入思考一番,我突然发现,这前前后后的心理,动作,感觉,都与写作极为类似。
当我打开手机或是电脑,点进笔记本或是Word文档,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整洁空白的屏幕,闪烁着的光标好似一位裁判,嘴里含着口哨的他和我四目相对,他的眉头在紧缩,他的小腹在微收,你,思路清晰了吗?你,想好话题了吗?他,马上要吹哨了……
我完全可以,手指一划,划到抖音的界面,畅快的沉浸于短视频的调侃与搞怪中,我也完全可以,鼠标一点,点到直播的网站,爽快的醉心于比赛的激情与紧张中。
然而,当我输入第一个词的时候,当我写下第一句的时候,我就知道,那又是一篇记录成长的文章,那又是一个殷切踏实的脚步。
30分钟的跑步结束后,我的内心满满的充足感,1000个字的文章完结后,我的内心满满的成就感。
跑步需要主动的尽力,即便沙发的绵软感足够舒服,但那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但是那种四肢的酸痛感更好;写作需要主动的尽心,即便短视频的畅快感也足够引人入胜,但那还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但是那种头脑的清醒感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