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教师之家想法
教师违规惩戒学生被处理!友好沟通真的很难吗?

教师违规惩戒学生被处理!友好沟通真的很难吗?

作者: 郝文越 | 来源:发表于2021-08-05 17:24 被阅读0次

7月29日,山西省教育厅曝光了两起师德失范行为,一起是教师有偿补课事件,另一起就是教师违规惩戒学生事件,当事人及相关负责任均已受到处理。

该事件发生在2021年7月27日,从事件发生日到现在,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该事件中,将教师当众掌掴学生定性为“违规惩戒”,因为在2020年12月,国家就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该规则明确了教师对学生惩戒的范围及轻重程度。

对于惩戒的尺度,《规则》划定了七条“红线”,目的就是防止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个别教师将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教育惩戒实施。

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学校及教师对学生的不当行为主要还是以批评教育为主,确有必要的,才可以实施教育惩戒。

但,在我们身边,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变相体罚等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处处存在,令人痛心。

2020年8月30日下午,怀仁九中初二年级一学生因屡次违反校规校纪,被其班主任老师惩戒。学生家长提出经济赔偿13万元的要求,双方协商未果。后经派出所进行调解,但未达成协议。后来,派出所要求双方当事人再次调解,学生家长一直未到,拒绝调解。9月25日,怀仁市教育局责令怀仁九中对此事件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加强校内师德师风建设,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目前怀仁九中已将该教师开除。

2020年9月20日,广东一所小学,一年级的一名学生因作业未写完遭其数学老师暴打,家长向当地的榕城区教育局进行了投诉。事后,该名老师被停职处理。

……

大多数情况下,学校或教师教育学生,出发点是善意的,但教育方法粗暴,惩戒过当,对学生造成伤害,学校和教师也适得其反,受到处理。可见,惩戒不是教育学生的目的,即使学生暂时的屈服,即使教师不当行为当时没有受到处罚,却也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坐标:北京某校。2019年5月31日,朱某等五名被告人(未满18周岁)在女生宿舍楼内,采用多种方式侮辱女生高某某(17岁),并无故殴打、辱骂女生张某某(15岁)。均被处罚。

坐标:山西。2021年5月,某地多名未成年女孩,在该地某商城地下停车场殴打他人,引起了全社会强烈反响。这些参与打架斗殴的女孩被严肃处理。

坐标:全国。在某网站运用搜索功能,只要输入“学生殴打”四个关键词,就会出现197个相关词条,内容触目惊心。

教师的不当言行,我们可以处罚或开除,学生呢?我们就不能单单追求大快人心的结果了。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处事方式、心理健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请大家应该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笔者结合平时观察和思考,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 学校、教师及教育功利性强,忽略了学生灵魂的教育;

《礼记·大学》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醒世教育格言,跨越几千年的时空,现在,又提出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德育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反观如今的教育教学,成绩,还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虽然不像以往那样以成绩评价师生,但传统的思想还是难以立刻转变。

2. 社会浮躁,学生的生存空间明显不足,控制手机手机使用并不能解决本质性问题;

比如,在我们小县城或农村,学生除了家和学校以外,没有更多的可去的地方。家长给孩子报了补习班,同样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英语、作文、数学等科目的培训班比比皆是。国家在今年大力整治培训行业,这种现象稍有好转。但,体育、音乐、美术等相关的培训班收费也不低,成为少数有实力家庭学生的课外活动去处。大多数孩子,还是在家里自主安排。手机成为陪伴学生比较多的工具。手机上各种APP,确实是鱼目混杂。

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社会大的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关注这个问题,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健康的生长环境。让学生浮躁的内心,得到平静。

3. 教育观念滞后,追求成绩,家长不学习,教师不学习,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可以去观察一下,家长和老师们平时除了工作挣钱以外都在做啥。有点夸张地说“娱乐至上”的生活态度害死人。刷抖音、刷快手、打牌、打游戏、聊天,可能是大多数人业余时间的消遣方式,读书的人所占比例严重不足。整个社会风气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和需求,难免会给孩子们一些负面的影响。

4. 师生法律意识淡薄,不能做到学以致用。

现代社会,法律教育的途径有很多。《道德与法治》教材,各种主题班会等等,都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但,大多数老师和同学把这些当成任务,被动性地学习,导致一过就忘,一遇到实际情况就冲动,不能充分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

在实际生活中,不当惩罚往往加强了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疏远,孩子难以体会到父母或老师的爱,被惩罚一方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和恐惧,惩罚一方也很难得到友善的回应非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那是因为他不够成熟。为此,他需要得到帮助。我们不妨去想一想,除了惩罚,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教育学生?

笔者结合以上发现的问题和自己所学的知识,提供以下解决方案:

1.人人努力做到学法,知法,用法

2.社会协助,提供儿童、学生俱乐部等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场所,减少收费机构,增加投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杨东平院长在就整治培训教育的讲话中提出,整个中国基础教育格局要做出一次重大的调整和改变,我们的国家、学校和社会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就是要担负起学生的课外时间的服务,为大多数的小学生提供一个课外活动和托管的场所。争取形成公益化的、儿童友好的,同时也是社区化的社会支持系统。希望能早日实现杨东平院长提出的伟大设想!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扩大心理健康教师规模,办实事,服务师生。

4.学习一些友好沟通方式。

比如:当我们不喜欢一个人现在的行为,我们可以思考两个问题:

(1)我希望他怎么做?(2)我希望他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让他做的事情?

在我们一开始谈起的老师当众掌掴女学生的那件事中,如果老师在看到学生不合适的言行时,能想一想这两个问题,是不是他就会冷静下来,想着怎样让学生主动遵守相关的纪律,而不是通过惩戒让学生屈服于自己。

社会和谐不仅仅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关注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彼此相互依存,我们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您有哪些与别人友好沟通的方法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留言,谢谢!

相关文章

  • 欢迎教育惩戒回归校园!!(转发)

    《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规定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

  • 作业惩戒,无奈之举

    作业惩戒,无奈之举 惩戒学生是教师的权利。教师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提高教学成绩...

  • 教育惩戒

    今天学生的话题是”老师要不要惩戒学生”。凭心而论,现在的教育是没有惩戒,所谓违纪违规就是贴一张处分,震慑效果感觉不...

  • “失控”学生怎么办?

    01 “失德”教师辞退了,家长们满意了!“失控”学生怎么办,大家都想过没有?从惩戒迟到学生,到“惩戒”责任教师,教...

  • 今日分享:了解实时教育动态,对孩子的品德教育甚为关键

    惩戒分为一般惩戒、较重惩戒、严重惩戒。同时,《征求意见稿》提出,学校应当依法制定、完善校规校纪,明确教师实施学生管...

  • 班级管理“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讲民主,还用班规治班吗? Question1 班规=约束+规则+惩戒? 是学生不好管,还是教师不会教? 班规,是教...

  • 惩戒教育之问

    惩戒教育是否是教育组成部分? 什么是惩戒教育? 惩戒教育违法乱纪吗? 惩戒教育就是体罚吗? 惩戒教育是落后的教育吗...

  • 孩子小不懂事,你干嘛计较

    学生扰乱课堂,教师打手心警示,结果教师被停课处分。 高三学生烧书,教师阻止被刺,结果以学生参加高考为由,不予处理。...

  • 别再给我“惩戒权”了好吗

    给我们“惩戒权”了,好吗 我们只是教师,我们可以担得起教育的责任 可这“惩戒权”我们真的要不起 是它太沉,太重 更...

  • (岳说2019112413)也说学生惩戒权

    这段时间随着《中小学校学生违规行为惩戒实施暂行办法》的公布,很多老师都为之兴奋,我们终于不用冒着违法的危险管理学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师违规惩戒学生被处理!友好沟通真的很难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hi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