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跟家人的交流不多,彼此关系比较疏离,更愿意跟朋友混。后来连朋友也少约了,更多时候愿意自己待着。但现在辞职在家,跟家人相处时间比以前更多了,意识到必须做些改变了,否则朝夕相处却像陌生人般,貌合神离,也甚是尴尬。
首先端正自己的心态。
一直知道自己的性格容易急躁,倾向于自我否定,偏消极。庆山的文章治愈了我。那段时间集中在喜马拉雅上听庆山的回信、采访录,关注庆山的公众号和微博,也在图书馆借了她的书,她的文字在平淡中透着深刻,读她的文章常常不敢呼吸,觉得她很深很深。深刻的道理简单说,给我我震颤更让我感动。
后来,又看了些庆山推荐的作家,如阿姜查,对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就这样,慢慢地,我越来越能体察和控制自己的内心,能够跳出来看自己,觉知情绪并看着它生起和灭去,不与它对抗。
修整好心,就意识到自己平时对人的语气和态度里多有冲撞,感到愧疚,但如果不去做些事情寻求改变,意识和现实的不统一,会让自己十分难受,反复受到折磨。
于是有一天鼓起勇气,先是跟爷爷奶奶表达了自己对过往行为的诸多反思和歉意,希望得到他们的原谅,说得泪眼汪汪,他们安慰我说从没计较,也让我放宽心别想多了。
第二天我又在微信上跟爸妈建了三人小群,坦诚地说明自己情绪的根源、自我反省、想要做出的改变等,他们说愿意多沟通交流,让我不要凡事闷在自己心里。晚上他们下班回来我们又轻松地谈了很多,感觉彼此的心都打开了。
再后来,我在我们家庭群里,建议每月定一个家庭日,大家聊聊工作、情感、困惑、经验等等,得到一致的支持。
这个月初,在爸爸生日当天,姐姐弟弟都回来了,爸妈那天也方向工作,我们一起去逛了百货商场,给爸妈买了鞋子,一起吃了午餐,晚上吃蛋糕水果,坐在客厅一起看电视,谈论剧情……真是好久好久,噢不,从来没有这样这样轻松、亲密过。
下一次家庭日,我想了个主题,大家轮流说说自己与家里某一个或某几个人的印象最深刻的事,可以是感恩,可以是吐槽,也可以是一直以来的困惑……
现在想起来,这一切的发生,就只是:踏出那一步,慢慢地推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