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到大,经过时间的琢磨与洗礼,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印记,养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习惯,我们的这些习惯常常成为别人区分你我的标准,也成为了别人记忆你我的方式。
多年与老朋友不见,偶尔见面的时候,不免说上一句:“你变了。”变,意味着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每个人都在社会的运转中改变着自己,不论是被逼迫还是自愿。
习惯的改变大体分为两种,一为有意识的改变。比如说,自己以前好睡懒觉,但成绩快速下滑,为了能够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只有早起挤时间学习,久而久之,变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当然,这种习惯是极难养成的,我们得花耗极大的时间与精力,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这些习惯是非常不稳定的,一旦外部环境发生改变,它们很容易被改变或丢弃。
二是无意识的改变,这种改变多受周边环境氛围的影响。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趋同”的意识,很少有人愿意将自己摆在风口浪尖的位置,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人们便不自觉的去做一些事情。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本来自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当你周边的人都在谈天说地时,你就会想获得一种融合感,也不自觉的说起话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也逐渐变成了一个热爱交流谈话的人。不过,这种变化是极其缓慢的,以至于长期与你生活在一起的朋友与亲人都没有察觉到这种变化,但对于长期离开你的人来说,这些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
在一些陌生的场合或陌生的人面前,我们往往习惯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以期望留下一个良好或优秀的印象。因此,我们对陌生人的评价仅仅靠第一印象是非常不靠谱的,为了解决这种不靠谱的事,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类似“看上去”这样的词汇,于是,我们经常听到“这个人看上去挺好的/不怎么样的呀!”之类的语句。而我们有时作为别人眼中陌生人,不免去迎合这样一种评价人的习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包装自己,随着别人对自己的接触增多,我们便无力支撑这种本不属于自己的“包装”,渐渐地,别人就对自己另眼相看,成为了一个“变”了的人。
当然,生活中也存在这么一种人:为了让自己的“好印象”在别人的心中永驻,他们通过强迫自己养成一些习惯。于是,他们制订了一张张计划表,强迫自己做一些根本没有兴趣的事情,让自己处于一种“看上去不错”的状态。由于他们生活在不情愿的痛苦中,常常形成一种“两面派”的性格,他们知道有些事做的不对,却总是克制不住自己去做这些事情,做完了这些事情之后,又非常愤怒的责备自己。如此,便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做错事――责备自己――继续做错事――继续责备自己。长期以往,便形成了一种习惯,让自己一直处于忧郁的状态。
我们在改变自己的习惯时,应基于自身的需要,而非别人的看法。根据别人看法改变的习惯,只会让自己陷入痛苦之中,成为前进的负担;基于自身需要改变的习惯,才能真正融入自身的品格当中,让它们成为你发展的助推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