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从学校到参观的地方大概有20分钟的车程。我随着第一趟车将第一批学生安全的送到目的地,期间在组织后续三批的学生有序的进行参观,再随最后一趟车返校,整整一个下午,看到很多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从现象学来看,任何呈现都是一种现象已客观的存在来进行某种意义的表达。而在去返的车上,孩子们的吵闹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拿来其中一二分析思考一番。
我是最后上车的,所以是站着的。看到车上绝大部分女生是有座位的,男生几乎都是站着的。我之所以最后上车,是觉得以老师身份去占学生的座位是很别扭的事,总感觉学生还是孩子,应该被照顾,虽然他们都是十五六岁的大孩子们了。那么男孩子们为什么会把位置让给女同学们坐呢?这是一种受教育的良好表现。上车后,也有女生主动给两位随车的女老师让座,而并没有主动给我让座。这又说明什么呢?很多学生知道我是学工处的老师,并没有主动给我让座,因为孩子们以为我是男性且身轻力壮并不需要座位。显然孩子们是不去考虑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角色的,这一点我很欣赏。00后将来会有更大的能量来对抗权威,这将会让更多的非主流价值涌现出来,刺激激活丰富主流价值系统。感觉很明显,00后的这种基于当代基本道德观基础上的个性自由将会是未来社会强大的活动力。
车上很难保持安静,因为孩子们参加这样活动的机会并不多,能够走出校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其兴奋的事情。我倒是认为,作为同龄人有机会在路途上聊天对话,也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我静静的听着学生的吵闹,人多嘴杂,只能听到近处几名学生谈话的内容。发现在言语中,口语程度很高并且夹杂了很多属于他们这个年代特有的文化符号。谈话的主题主要有游戏、生活中的衣食、关于某个人的趣事。我看到有的孩子滔滔不绝的说着,有的孩子恰到好处的附和着,还有的孩子见针插缝的讲述自己的观点。在他们的交谈中,发现孩子们谈论的内容深度普遍很浅,更多的是对于所见所闻现象的直接描述,表达自己情感的词语也比较贫乏,并且对话双方因为语句和词语的限制,关于某个主题的交流常常出现简单的重复和复述。所以,我在听的过程中也就突发奇想,好像家长与学校从来没有教授过孩子们如何聊天。深感由于逻辑能力的薄弱,孩子们的对话非常的零散,语句间很难有层次性以及逻辑关系,基本上都是信马由缰的想到什么说什么,而听者也是仅凭个人兴趣摘取关心的某些只言片语进行回应,结果就是对话本身所产生的效果仅仅是填充无聊的时间,而实则这样的一种对方又是相当无聊的。
由今天车上的吵闹,我想到了自己当年高中时的样子。那时的自己也是让班主任头痛的要命,因为一到下课就纠结一帮人展开辩论,我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语言去给别人洗脑。反正那时非常反对,总之与历史老师政治老师为敌,课下偏偏宣传自己的一些见解。高中的这个经历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吵闹与聊天,如果用心,绝对是一种非常的学习之道。在彼此的辩驳中,寻找对方的漏洞,填补自己的漏洞,在攻击对方的同时完善自己的观点,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种享受。
孩子们还是缺乏这方面的引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