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梦境留在童年,人的渴望源于童年。
图片来自Zolan Donald据说我童年时是很早熟的孩子,但我的童年又好像比别人长,初中的时候我还很爱看动画片,国产片。现在想来,我们早就有过国漫的辉煌年代了。
每次说起这些都会被提到的那些经典就不说了,那时候我还处于广泛定义上的童年,小学?幼儿园?记忆已经模糊不堪,如何快乐也散作阑珊。在初中的时候,身边的同龄人已经不看动画片了,只有我看,显得特别幼稚,想来特别孤单。
《中华小子》、《魔豆传奇》、《我为歌狂》、《虹猫蓝兔七侠传》、《精灵世纪》等等,大约都是那时候的片。动画片是种很强大的产品,说起小时候看的电视剧,因为要按时睡觉、因为家长禁止,有太多我们错过的细节和结局。可是动画片不一样。我似乎是用了那个年纪能想到的所有借口和办法,去把每一集从片头曲到结尾字幕,一点一滴看完。
我23岁了。《魔豆传奇》在少儿频道播出最后一集的那天,在我的记忆里依然非常清晰。那天我们全家都在给玉米脱粒,手动的。我妈给我们定了量,如果我完成了我弟弟没有,我也不能走。尽管我早就跟弟弟拉了勾说我们赶快把活干完然后才能按时去看最后一集,但他还是一直在玩。他跑来跑去,在玉米上打滚,我飞快地干活,开始放片头了、要结束了、要放片尾曲了……来不及了,我没有来得及,心碎得像被我弟弟弄散的玉米粒一样,一地金黄在我眼中都变成了绝望的颜色。
但是我还要干活,我没有默默忧伤的自由。我哭着骂我弟弟,然后被我妈妈骂,用那句经典的“就一部动画片多大点事啊”。
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脑,小镇上也没有DVD可以买,一部动画没有看完,就好像它真的永远离我而去,再也抓不着了。我每天都在记片尾曲的歌词,可是一直还差一句,直到很多年后,我才在网上查到,那一句是“褪色奖状上的烫金字”。那首歌是自然卷的《朋友》。
啊,我那时候很奸猾的。我记了很多歌词,影视剧的动画片的都有。
写游记,“红豆生南国,是多么遥远的事情”、“站在山顶,俯瞰城市一片滥滥风情”;
写励志作文,“在黑夜孤单的一点微光,不在乎谁看到我在发亮”;
写我的梦想,“展开透明翅膀飞出天窗”;
写没有主题只要字数的“体裁不限”作文,“任凭梦里三千落花”;
小花招不胜枚举,给我带来许多虚荣。得益于一个人看动画片的孤独,同学和老师好像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些都特么是套路。上帝作证,那时候我脑子里魂牵梦萦的歌词比从小背到大的唐诗三百首还要多。
小学时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和我弟弟还有邻居一个小孩,每天都从正撒着野的山坡上往下飞奔,离谁家近就去谁家,赶着看每天6点播出的多啦A梦。我们约好,长大赚钱了要坐飞机去日本,把多啦A梦偷回来。我弟弟说要把时光机也偷走,邻居小孩说要带上任意门,我说一定要拿走竹蜻蜓。
在我打字的这一刻,我他妈突然意识到,那些宝贝本来就在多啦A梦的口袋里!!!
你说,那时候我们痴迷的到底是蓝色机器猫,还是那些宝贝呢?这么多年过去,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这个梦想,却从未意识到这个愚蠢的问题。
我小学的操场很多很多野草。放完暑假回来,它们有的会长得比我还高。我说了那么多初中时代的歌,但脑海里总飘摇着小学时成片成片的比我还高的野草。
我给自己建了一个歌单,“二年级野草遍地”。小学二年级的操场,初中二年级的歌谣,那些从未枯萎只能连根拔去的野草,渴望想起,不愿回去。
或者我是愿意的?
尊重原创,请勿抄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