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绪论

作者: rochiman | 来源:发表于2020-04-04 20:35 被阅读0次

    1. 研究内容

    预防儿科学、发育儿科学、临床儿科学

    2. 儿科学的特点

    2.1 基础医学特点

    解剖:组织器官不断长大

    功能(生理):器官功能不断发育完善

    病理学:机体对病原体反应因年龄存在差异

    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成人:迁延性肺结核或有空洞形成;儿童:原发综合征或支气管淋巴结核

    感染肺炎链球菌后,儿童:小叶性肺炎(即支气管肺炎),成人:大叶性肺炎

    免疫:免疫功能不断完善

    营养代谢:需求大,但消化能力差(百日宴,婴儿消化功能未完善,不能消化太油腻食物会腹泻)

    心理:连续性,可塑性

    2.2 临床医学特点

    疾病谱:成人有的儿童都有(如冠心病,儿童也有川崎病或冠脉发育异常致心梗),儿童有的疾病成人不一定都有(如新生儿硬肿,寒冷损伤综合征),但可延续到成人(如先心病);儿童疾病谱广

    临床表现:年龄越小,临床表现越不典型

    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有耐性,有爱心,有细心);体征(配合差,成人为从头到脚,儿童先消除恐惧,肺部,心脏听诊,最后看口腔);实验室资料(不太配合,设备不同,正常值范围有差异)

    治疗:儿童需要根据体表面积计算剂量,特别是新生儿;剂型也有要求;顺应性差;肝肾功能与毒副作用

    预后:急性病多,预后好

    预防:感染性疾病可以预防(一年内有5种疫苗预防七种疾病);产前筛查

    3. 年龄分期及特点

    胎儿期:受精卵到分娩(40周),最初8周为胚胎期,不利因素易导致流产或畸形,第9周开始为胎儿期,组织器官迅速生长,功能逐渐成熟。

    新生儿期:出生到满28天,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围生期死亡率患病率为衡量国家医疗水平重要指标。

    婴儿期:出生到满一周岁(包含新生儿期),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之一,脑发育最快(智能发育基础),对营养需求大,但消化吸收功能不完善(3->9kg)。被动免疫逐渐消失,易患感染性疾病。基础免疫(5苗防7病)

    幼儿期:1-3岁,生长速度稍减慢,活动范围增大,接触周围事物增多;智能发育较快,语言、思维、交往能力增强;对危险的识别能力较差。

    学龄前期:满3周岁后至6-7岁入小学前,生长速度减慢,智能发育更趋完善;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识别和抗御危险因素的能力仍不足;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学龄期:从6岁入小学开始到12-14岁进入青春期为止。体格生长稳步增长;智能发育进一步成熟;求知能力加强;发病率有所下降(给予充足营养,防治近视和龋齿,防治精神、情绪或行为的问题)

    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女11~12岁到17~18岁,男13~14岁到18~20岁。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够稳定;易出现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健康问题。(供给充足营养;重视青春期卫生保健;加强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科学绪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sp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