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柳花人不见

作者: 铅笔芒种 | 来源:发表于2022-09-22 13:01 被阅读0次

谒荆公不遇

【宋】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方惟深(1040—1122),字子通,居住长洲(今江苏苏州)。

方惟深早年便通经学,尤工于诗,举乡贡第一。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举进士不第后,便绝意官场,和弟弟躬耕乡野。宋人龚明之撰《中吴纪闻》记:“子通游王氏(即王安石)之门,初无迎合意,后隐城东故庐,与乐圃先生皆为一时所高。……前后上章论荐者甚众,竟绝禄仕意。僧仲殊赠诗有‘依旧凄凉无长物,只余松桧养秋风’之句,可以见其清高矣。”

方惟深游学王安石门下为的是学问,他仰慕的是老师的才学、品行。王安石二度罢相、退居江宁,方惟深前去拜访,没有遇到,写此小诗表达惆怅之情。

诗题交代拜谒不遇,诗的正文便从不遇写起。不遇主人,诗人到长江边闲游,所见,春江浩渺,春水汤汤,点点白帆,在江水的簇拥中飘然远去。春江之阔大与片帆之微渺自然形成一股张力,看风景的人在辽阔无比的春江之畔,也极微小、极孤单。这会使诗人心里自然涌出一种愁情。

此句果然直接点破愁情。纵目所望,芳草萋萋,繁茂无边,草色烟霭,与天光水色,在视野的尽头,混成一片苍茫。春天、春草,本来也都是引发愁情的物事,这是愈发会触动寻师不遇的诗人心中的怅惘之情。

第三句写柳花乱飞,可见是暮春之景。柳花自不能飞尽,说飞尽,意在表达伫候时间之久。孤独一人,等待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等到老师,此为一解。还可以解为来往的行人也都不见了,是等待时间之长的意思叠加。

第四句点明时间节点,收结。城头上,春旗在夕阳中招展,而缓缓下沉的夕阳已经比城头的垛口还低了。不言天晚,时间的催促暗含在风景中的光影变化中,此访人不遇的定局愈发添加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小诗四句,句句都是景,而句句又不离情。情思景致,打成一片,浑融无间。据《中吴纪闻》载:“此诗荆公亲书方册间。”可见此诗很得王安石认可。

王安石对诗人的诗作评价很高,《中吴纪闻》云:“子通最长于诗,凡有所作,王荆公读之,必称善,谓深得唐人句法。”这首诗确实很有唐诗的韵味。

相关文章

  • 吹尽柳花人不见

    谒荆公不遇 【宋】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方惟深(1040—1...

  •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谒荆公不遇 宋代: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赏析 此诗前两句归...

  • 叶柳

    叶柳花白处, 丹朱染落阳。 云吹人弄月, 玉兔殉广寒。

  • 写尽相知不见卿

    南风几度吹我梦,写尽相知不见卿。

  • 狗P “小”诗

    小鸟儿远尽,何时夕幕化日出。 小河水极境,不见柳花雨问安。 小西去东成,一座孤帆云端行。 厄…… “小楼昨夜又东风...

  • 将进酒/锦鲤抄

    锦鲤抄,曳莲摇,惊走蜓蝶荡柳桥。 唤鲤声声伊不见,柳花落尽将伊裱。 调素琴,煮酒肴。皓齿歌,舞苗条。 人妖生情如飞...

  • 《故居》

    我归不见燕儿归,往事如风淡淡吹。 泪透春光卅年梦,回眸看处尽成灰。

  • 浅夏

    鸭梨成个杏桃鲜,枝上风华红绿偏。 野岸柳花吹又少,一塘月色静流年。

  • 16语文

    四月江南花吹古人愁, 依稀见你颦步笑眉头。 不见昨日烟花阁楼, 今夜愿舍杯与君共饮一江愁。 花去了, 人散尽。 四...

  • 2019-03-19

    不见那雪儿来 不见那雨儿来 只见那风儿天天吹 吹黄了地吹黄了天 吹的阿妹泪连连 吹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吹尽柳花人不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sw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