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6.16
昨天妹妹很晚了给我打电话问我要不要买一份期末复习卷,我觉得有点好笑,因为她是在8点给我留的言,而我因为有课,九点半才恢复,以为会有什么大事,结果,她过一会儿就回电话过来了,问我要不要买一份数学复习卷。
事情是这样的,妹妹家老大(我外甥)在一个不错的私立学校上学,现在才二年级。这不是马上要考试了吗,家长都很着急担心,怕孩子考不好。于是就有家长在学生群里问老师有没有推荐的资料,于是老师就给说了如果学习不错的话做什么卷子,如果学习不好的话,做什么卷子。妹妹在犹豫要不要买。
一方面是因为,马上就要考试了,即使买了也做不完。另一方面是因为外甥本来数学就很不错,基本上都是97分左右,错的还不是因为不会。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所以我拿出来说说我的观点。
首先我给她的回答是不用买,完全没必要。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外甥学习不错,做老师推荐的卷子也不过是多做了一些重复的题(刷题也是要分层次的),完全没有意义。还有就是他才二年级成绩能稳定在95分以上就可以了,没必要追求那剩下的几分,边际效益太低,还不如把节省下来的时间投入到阅读上。
然后说说这件事里的两点可能的误区。
●第一个就是卷子买了不一定要做完,就像很多人谈到阅读,经常会问,你看完了记住多少,其实这是很不专业的理解。一张套卷子,哪怕多学会了几道题,多得了几分,就已经很值了。试想报培训班花了多少钱?又提了多少分?比喻不一定恰当,但是可以参考,买资料的费用远远低于辅导班费用,如果用得好。
这时候买卷子大多是为了其中的一些试卷,绝不是为了做完。就像我买书,从来都不会要求一定要从书里收获多少东西,哪怕书中的一句话给了我启发,就已经远超这本书的书价了。我买的书,很多都没有读过,但这并不影响,里面的一些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远远超过我买的所有的书的总价。
●第二个可能的误区就是很多家长会为期末考试担忧,其实完全没必要,可以适当重视,但是完全没必要焦虑。因为平时学好了,期末就不可能太差;平时没学好,现在临时抱佛脚,也几乎不会有改变,临时突击不但没必要(如果学生自己提出的除外),而且有时候还有害。当然,中高考除外。
我就见过一个学生六年级就告诉我:“老师,我上初中,初一初二就好好玩,到初三的时候就报一个全日制班,好好学一年就能把初中三年的学完,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这都是什么脑回路啊。
他们的想法基于一个条件:有人会为他们兜底。
有时候,适当的让他们栽一个跟头不一定是坏事。
说句大言不惭的话:大多数时候家长会因为老师或者培训机构,或者身边的一些人的一些话产生焦虑,主要的原因就是平时没有自己的教育规划,遇到点事就不能从容应对。抽机会多提升自己才是鸡娃最好的出路。
我很喜欢一句话,讲出来共勉: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