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条】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考: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明白了没;听的时候要思考听清楚了没;街人接物时,要想想脸色是否温和,样貌是否恭敬;说话时要想想是否忠实;做事时要想想是否严肃认真;有疑难时要想着询问;气忿发怒时要想想可能产生的后患;看见可得的要想想是否合于义。
(1)九思——就是你不要进入自动驾驶的状态。
我们生活中很多人是进入自动驾驶的状态的
——禅宗里讲:主人翁何在?就是谁在管你?谁现在在做你体内的这个主?
特别多的人没有思,他的办法就是欲望做主,全是我想……我欲望……,当被欲望牵着走时,就丢失了自我主人翁,脑袋撞到墙上,撞破了才知道疼——这就是我们在人生当中之所以把像一个闯进瓷器店的大象一样把生活搞得一团糟,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做事缺乏思考。
(2)视思明——就是看东西的时候,要问自己看清楚了没有,看明白了没有,是不是在认真的看?
——很多人的名字都是从这里面来的如:史思明,王思聪……
(3)听思聪——听东西的时候听清楚,这一点很难。
因为很多人在看东西和听东西的时候都容易进行选择性接收,心理学无数试验证明我们的眼睛看东西的时候,有一大堆东西是看不到的,因为你的精力有限,你的运算速度有限,你只能够看到你想看的几个重点,剩下的你完全看不到,《消失的大猩猩》就是讲这个道理的
——所以,我们要尽量做到减少自己的选择性接收,做到认真的听,认真的看。
(4)色思温——表情保持温和,这就是修练。
就是你能不能不被欲望牵动,你只要一被欲望牵动起来了,喜怒哀乐全都来了,这时候你的色想要温——做不到。只有能和这些欲望打一道防火墙,才能做到色思温,表情温和。
(5)貌思恭——容貌恭敬,平和恭敬这是外在表现。
(6)言思忠——说话的时候你要考虑是不是事实,诚恳,忠诚。
(7)事思敬——做事时要用诚敬之心。
宋代儒家就讲:一字即曰:诚。
《扫除道》——讲的就是:诚
(8)疑思问——遇到疑惑,不明白的事,想想看问谁,能不能问出来解决它。
(9)忿思难——这一点对很多人是一个提醒,我们很容易生气,发脾气,这时要考虑一下后患是什么?你要考虑后果。
郭东临的小品——有一句台词:冲动是魔鬼啊!
(10)见得思义——看到一个东西很好,想要得到,你得考虑一下合不合于义,这个事你该得不该得,不能见利忘义,要——见得思义。
(11)这九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举止说话经常会用到,这时候我们都要停下来思考,再去做决定。
而不是——内心当中不断地被外物外在的事物牵动,丧失了主人翁,自动驾驶,这时候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家庭,社会都造成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