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早年跟樊登老师接触过,所以很早就加入樊登读书会,现在已经四年了。作为我第一个付费APP,我一直就是用它来听书,我也把它推荐给我几个比较好的朋友。最近才成为樊登读书会的阅读推广大使,不免要在朋友去圈发一发樊登读书的海报和新书推荐语等等。自以为自己的品味很高,句句珠玑,其实回应者了了。
没有人想在朋友圈听你的建设性意见说起来,我现在也很少刷朋友圈。我每天会看很多次微信,基本上每天固定时间看我喜欢的几个微信公众号,看我关注的几个微信群,特别关心谁,会打开TA的微信相册,看TA的微信朋友圈,进行点赞评论。最后,实在闲着没事,我才会刷朋友圈。我的微信好友太多,除非一些很相熟的人转发,否则无论是评论文章,还是广告推文,如果不是特别吸引我的标题文字,我都懒得点开。那些所谓的“好心人”发的《必看!警惕这些危险食物!》、《十大长寿的秘方》,我一般都是不会点击看的。我还是更想看他们发一些九宫格的美景美食,或者是一些搞笑段子放松一下。偶尔也会蹭一些本地的热点:比如,前些天大连台风大暴雨,我就特别乐于看看大家发的那些积水照片和对城市市政建设的各种吐槽。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也很少从朋友圈去看那些有深度的文章,该看的都从自己喜欢的公众号关注了。
同样,我发现我发的朋友圈,如果是修图尚好的美食美景,外加我家小公举的照片,一般会引来很多评论和点赞。如果我不标明地点,反而引来很多人的询问:“这是哪里呀?”“你女儿又漂亮了!”我心情不好,吐槽一下,也会有人同情和安慰。然而,我无论是在朋友圈分享有意义的音频和文字,还是我推销一些产品和课程,关注的人并不多。我在想,现在朋友圈还有什么用呢?我们会从中获得什么?我们该怎么发朋友圈呢?
没有人想在朋友圈听你的建设性意见
微信朋友圈已经不是朋友们的“圈子”了
至少我的微信朋友圈的人有些不是我的朋友,有些我也不太认识(最近逐渐删除一些微信好友)。朋友们的“圈子”在哪儿呢?在微信群。比如,几个很好的闺蜜建了一个群,看到什么好文章和好的产品就转发一下。因为志同道合,虽然群里就几个人,但也会回应评论一下。一类人会在一个群里,比如校友群,茶友群、单亲妈妈群、健身打卡群、英语学习群,我们对健身学习、自我提升、内心情感有什么建议和感悟也都是发在对应的群里了,大家一起讨论,有好的产品一起团购。所谓朋友们的“圈子”,就是一群可以谈得来的朋友有谈得来的话题,或者谈得来的话题也只想对谈得来的朋友说。因此,微信朋友圈可以说是名不副实。
想了解特定的信息主动关注特定的公众号
如果对哪一方面感兴趣,了解一些特定行业的信息,或者就是想听点“鸡汤”,我会关注一些特定的公众号,甚至一些大号每天的推文时间都是固定的,我每天定时关注阅读。比如,我关注大连本地的几个母婴公众号了解亲子游乐活动;关注一些儿童教育公众号,了解一些最新的教育理想,关注绘本、玩具、培训课程;我也关注情感咨询公众号,学习两性交往的知识。总之,想了解什么,想买哪一类东西都在我每天关注的公众号里,我不会去朋友圈乱翻,也很少在朋友圈提问。
没有人想在朋友圈听你的建设性意见
朋友圈还有什么用?
很多人认为,朋友圈真的就是挺鸡肋的了吗?只剩下发布日志了吗?如果对方的朋友圈没有设置成对你不可见,或者三天可见,我们可以通过翻阅TA的朋友圈,可以了解一个人。好像除此之外,朋友圈就没什么特殊功能了。然而,当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任何一个分工都要求我们专注、自律。貌似分散我们注意力、又高度碎片化的朋友圈、微博,甚至各种小视频就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消磨我们的意志,我们应该试图避免它、拒绝它。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前一段有一篇文章《我为什么不敢关闭朋友圈》又反驳这种观点,作者认为长时间不看朋友圈让他错过很多机会,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最新一期《罗辑思维》就阐述了这样的一个观点:“这个世界的正常运转,除了需要规律性和确定性,也需要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这就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进入固定状态无法突破的时候,比如一个作家写不出稿子,或者一个设计师设计不出满意的作品的时候,也许随便翻翻朋友圈,看到几张美图,看到一条状态,阅读一篇推文,就一下子来了灵感。作为一个长期困于体制内的人来说,如果我不经常翻翻朋友圈,我就不会知道哪些体制外的世界有多精彩;作为一个身处北方二线城市的人来说,因为经常刷刷朋友圈,我才知道我那些在北上广深的朋友在玩什么、在用什么、在想什么。当然,我没有刻意想从朋友圈获得什么,只是激发我的思考而已。
因此,现在朋友圈的内容就很随性了,即使你刻意地发表建议、兜售产品,也不要期望太高,不要以为一定会怎么样,就当没事玩玩,分享生活。同时,也不要拒绝和厌弃那些在朋友圈反复刷屏,发大段感慨、产品介绍和鸡汤文字的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相信随机性的力量,偶然间在朋友圈看到的信息也许会对我们有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