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什么事更易取得成功,有两派观点:
一派认为:要做喜欢的事情。潜在的含义就是,一件事情做起来,特别能激发内心深处的成就。成就带来的感受大于金钱带来的感受。
一派认为:要刻意练习。认准一件事情有方法地执着坚持一万小时,就是该领域内专家。
很难认定到底哪个观点正确。
《销售人力资源管理》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成功销售人员都具备成功销售所需要的特质。具备这些特质的销人员,销售事业才更有可能成功。
作者强调,很多企业招聘销售人员的关注点出现了错误,导致大量的招聘成本浪费,不仅销售人员离职率高,而且销售效率也不好。企业挑选优秀销售人员的标准应该着重识别优秀销售人员所具有的特质。
不是看经验,不是看学历,也不看性别,更不是看年龄······,内部激励更能激发一个人取得事业的成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一件事情做起来,特别能激发内心深处的成就。
这样看来,不仅仅是销售工作,其它任何工作也是如此。找到外界与人员自身特质匹配的事情,人员的内部激励的能量是巨大的。
一个人只有在正确的位置上,他或她的价值才能充分发挥。
作者继续叙述,这些特质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基因遗传;一个是20岁前的成长环境。20岁后伴随终生,且不会改变。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做的事情与内在特质不匹配,一生注定不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者很难明确说,这些特质在遗传和成长环境中哪个占的比重大。他倒是坚定,这些特质在20岁以后的人生中不会改变。
我们常听说:“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观察身边的人,以及回顾自己从小到大的心路历程,肯定有变化,而且很多的变化发生在20岁以后。因此外界环境刺激强度够大,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
作者这个结论太坚决了。
内部激励更能激发一个人取得事业的成功。很多成功人士取得令人仰慕的成绩,都不是金钱在背后起主要推动力。马云说他不喜欢钱,也许是真的不喜欢,他在内部激励的作用下,顺带把钱赚了。
无论一个人的内部激励来自哪里。遗传也好,青年时期的成长环境也罢,还是刻意练习后的厚积薄发。都不是关键,关键是自发的内在驱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