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21天写作
《被讨厌的勇气》:能改变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能改变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作者: 初柒的杂货铺 | 来源:发表于2020-09-01 21:03 被阅读0次

辅导作业鸡飞狗跳,别人家孩子永远是压在头顶的一座大山。”“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孩子的课余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你的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家长呢?或者有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不自觉地表现出愤怒,表现出焦虑和欲望,我们以为是受到怒气的支配,才暴跳如雷。但实际上,我们是为了大发雷霆制造出了怒气。

这也就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日本自由作家古贺史健在《被讨厌的勇气》中,向我们介绍的阿德勒“目的论”所表达的含义。

阿德勒的目的论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遇到孩子不听话,成绩不好,我们总是责骂孩子,只是因为我们主动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而已。因为这样做会让我们更舒服,让我们逃离责任,甚至看到孩子被震慑而更有成就感。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们一直打着“为你好”、“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幌子,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只是不愿意接受普普通通的自己罢了。

就像我曾经看过一档亲子节目,其中有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期望值特别高,给孩子报了一系列的辅导班,包括奥数、英语等等,唯独没有孩子真正爱好的画画。节目中,孩子向观众展示了她的画作,大家都叹为观止。但这位父亲完全不为所动,坚称除非孩子考到年级前多少名,才允许孩子继续画画。

节目中的小姑娘,对着镜头哭红了眼睛,她不停地说,讨厌现在的自己,因为学习成绩不够优秀,给爸爸丢脸了。这就像我们很多人一样,面对别人的功成名就和自己的“失败”,不断自责,不断埋怨,最后走向另一个极端--讨厌自己。

这样的感觉不是经历赋予给孩子的,而是我们强行灌输给孩子的。久而久之,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尖锐,叛逆、不听话、打架斗殴应运而生。孩子们慢慢发现,一旦自己出现了不良行为,父母就会惊慌不已、痛不欲生,那种报复的快感滋生。

然而此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已经走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因此,当父母的权力被挑战的时候,我们要适时地认输。认输并不代表着失败,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由一方过度干涉造成的。

想要学着调和与孩子、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就去读《被讨厌的勇气》吧。作者在书中运用了对话体的形式,通过哲人与青年的对话,讨论“幸福是什么”。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诉说一个又一个在现实中被忽略的道理。

就像作者在书中说的那样,我们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那就让改变从这一刻开始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讨厌的勇气》:能改变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lb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