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雪Snow
开学没几天,学校家长会就将升学的气氛预热起来了。年级主任、德育主任、班主任轮番上阵,新学期、新校区、新作息时间隆重登场。
中国绵延上千年的科举制度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制度很好地传承下来。曾几何时起,应试教育便成了中国教育体制的代名词。
随笔 | 升学那点事儿中国孩子从出生开始,在升学这件事儿上几乎都是不由自主,家庭背景往往是关键性的因素。如果,小区里正好有公立幼儿园,可以省去私立幼儿园高额的学费和往返的不便。如果,家庭住址所在片区正好有一所好的九年制学校,小学和小升初的问题也解决了,不然还得在六年级奔波面试初中。如果,你的户籍没有问题,参加中考才有可能,好的高中意味着好的大学,好的大学意味着未来的工作......
随笔 | 升学那点事儿所以,现在的中国家长都提速了,从幼儿开始和各种兴趣班和考级竞赛,可能为面试加分的特长证书统统被纳入到孩子们的课余和周末。
在一线城市以外的地方,素质教育早早被军事化封闭式的模考排位取代。分数才是硬道理。同样,像985 211 这类双一流学校其实已经成为许多大公司、名企入职简历里必备的敲门砖。
随笔 | 升学那点事儿今天参加一所国际高中的开放日活动,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领先的师资队伍,无处不彰显出精英教育气质背后分数线设置的高门槛。
正如校长演讲中突出的两个词语:Change and Chance,在国际学校里除了沉浸式英文教学以外,独立学习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相较于大多数普通中学的教育模式来说,也给了这些勇于改变的孩子们机会,一个走进更广阔世界的机会。
随笔 | 升学那点事儿原以为只存在于我国的教育问题,没想到在印度电影《起跑线》里也被现实深刻扎心了。学区房、中产阶级、贫民窟、抓阄决定入学名额的故事真实残忍。
教育一定是面向未来的,这几日听闻京东宣布未来将裁员50%,每天只工作2-3小时。AI时代已初见端倪,孩子们在升学考试之外还需要学习哪些生存能力,也许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应该一起思考的问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地球文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