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上,小丽只顾赶路,眼神也不好,没注意迎面走来的原报社退休编辑李主任。还是李主任惊讶地看到几年没见的她,停下来打了招呼,她才发现70多岁的李主任还是那样的精神抖擞,气度不凡。
他在报社工作多年,社会关系广,退休后,和侨办共同创建了翻译协会,小丽大学是英语专业加入协会成为会员。由此结识了李主任。他性格开朗,说话风趣幽默,是阳光老人。女儿远嫁瑞士,在当地从事商贸工作,他和老伴每年都会看望女儿,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他虽吃力,但很积极学英语,他说活到老学到老。协会经常组织活动,请外教来交流座谈,请留学生回国后讲述在国外学习体会。他为当地中西化文化交流做了很大成就,我很佩服这样的老人,退而不休,用所长,发挥余热,为社会做贡献。
翻译协会是全市外语爱好者温暖的家,大家在这里结识很多来自各行各业,热爱外语的新朋友。共同爱好走在一起,互相分享学习经验,练习口语,力争让我市这样的三线城市也能早日走向世界。
说起翻译协会活动,小丽想起第一次参加活动时的情景,遇到了小学同班同学郑贝,当时他是作为外语培训机构负责人参加的。他不再是小学时那种让人讨厌的样子,而是成熟稳重,彬彬有礼,还很有绅士风度,他和朋友创办了外语教育培训机构,成为企业家,他没认出小丽,估计不会想到在这样的场合遇见,小丽出落得更漂亮。
记忆的车轮又回到小学时,他当时是班里的差学生,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但他很喜欢好看的班花小丽,放学时总追随她,还敢大声说喜欢,弄得小丽很讨厌他,又害怕他的纠缠,因此很苦恼。有时他在路上尾随着他一路回家,把小丽气得无法忍受,脑子里闪现出想撞车自杀,以摆脱他的阴魂不散。幸好是小女孩的简单想法,不然现在世界上会少了一个漂亮女生。一想到这些,小丽偷偷笑着自己曾经的幼稚,庆幸自己没有那么傻傻地去做。为这样男生年幼无知不成熟的表现而自杀真不值得。
回忆总是很奇怪,有时候很甜,有时却是苦。既然一切都过去了,那就向前看,忘掉不愉快的,人总是要变的,或会变好,或会变坏。郑贝属于前者,小丽没有和他打招呼,不想再提及那段朦胧的伤害,双方都会很尴尬,大度一点,就让它随着岁月的流逝消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