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表演≠舞台表演
文 | 悟恩 图 | 网络
对于戏剧,本人是不折不扣的门外汉。
记得唯一的一次与拍戏近距离“接触”(如果这样也算的话),是在小学六年级。
那部现在看起来也算经典的连续剧名叫《一路黄昏》,主演是岳红。片子在老家那座山城郊外的一片竹林中取景。
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只是跟着小伙伴去看热闹。
印象最深的是剧组有一个人总是拿着个“大声公”(喇叭),叫远处经过的人走开,因为入镜了。
再就是演员身上的衣服(戏服)好脏——当然现在知道了,那是连续剧题材的关系,加之演员要连戏,戏服不是天天洗的。
还有演员演戏时对白根本听不见——现在知道了,人家会后期配音。
后来,成为半个小文青,再来,就是半个老文青,因为阅读、写作的关系,当然也看过几部话剧,N部电影,对演戏这门子事,才算有了那么一丁点儿小见解。
本文权当写着乐。
想起写这个,是因为最近闹得风风火火的袁立对撕《演员的诞生》事件。
第一热点,是章子怡与刘烨因为郑爽的笑场而互怼,章扔了刘的鞋子,说了关于专业演员信念的一番话。
这段我是看了的,但也只看了这段,然后就没有了兴致。
原因在于,我觉得把影视演员的演技直接搬到舞台上进行点评,本来就于影视演员不公平。
理由有四:
1.影视剧是成品,且导演有多选项,可以挑选最好的表演呈现;
记得以前看过某部电影的拍摄特辑,拍到梁朝伟,现场导演喊:给我一个邪魅的笑。
于是,梁朝伟就非常专业地,对着镜头,邪魅地笑了。
一笑,就笑了好几个版本。邪魅中带点狡猾的,邪魅中带点不羁的……起码三五个。
这是导演的素材,到了后期,导演会根据情节发展与人物个性来选择用哪个笑。
况且,如果演员“交不出货”,导演也会现身说戏,教演员怎么演,直到演到导演要的感觉为止。
还要强调一点,人物是有人设的,人设靠立,靠什么立?靠人物的言行举止。
也就是说,人设一旦定下,其语言、行为是有很强的稳定性的,这就是个性。
所以,除非有了足够说服力的戏剧冲突,人物的性格转变才说得通,如果乱来,那就别扭,失真。如一个很内向的人,忽然有一天见了你一脸谄媚地打招呼,还嘘寒问暖,你不觉得奇怪么?
而在舞台现场,特别是《演员的诞生》这种,演员很难进入角色的”人设“,为什么这么说呢?
(1)演的是片段,而不是整剧;
完整的影视剧/小说不一样,它前期的足够的时间,让演员有足够的铺垫,利用各种细节去突出人物。
而短剧,只能通过人物的某个侧面(选取的片段)来精准地表达人物的情绪和反应,是不容易的
——实际上,正因为这一点,很多小品、短剧都是以叙事为主,对人物的刻画是会有意或无意地弱化的。倘若勉强为之,反而令作品变得很假,观众看起来尴尬症都犯了。
(2)时间紧,表演时一遍过;
像《演员的诞生》这种,剧本是临时给的,排练时间又很短,记性不好的人恐怕把台词背下来都不容易吧,再加上揣摩人物个性,拿捏情绪尺度,就更难了。
实际上,章自己都说了,在拍摄《我的父亲母亲》时老是哭不出来,结果导演说天快黑了,硬逼着她哭出来的。
也就是说,她也不是一条过的。
而在舞台现场,演员并没有修正的机会。
所以,于情于理,都不能对影视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过分苛求。
2.影视剧是综合艺术,而舞台剧形式单一;
影视剧不止是靠演员撑起来的,它是一门综合艺术
——大至拍摄,包括构图、光影、音乐、导演思想的表达,小至服装、道具……综合起来,才能完美呈现。
首先,光影,构图就可以烘托情绪。
影视的一些画面是不需要对白的,单靠画面就能营造气氛,烘托人物情绪,如色调,如构图,如配乐,这一方面,《琅琊榜》做得非常好,几乎每一帧都是一部完美的摄影作品,让观者美不胜收之余,也更容易融入作品。
这时候,演员并不重要,导演和摄像师的想法更重要。
↑《琅琊榜》的构图再者,影视剧用的是蒙太奇式的拼接。
如为了表达一个角色很愤怒,可能会先拍TA狰狞的脸,再拍TA颤抖的手,然后再补上几句画外音。
这些镜头可以是割裂的
——也就是说,演员可以先做表情,再做手部动作……一系列镜头连接起来,再加上配乐,光影等,张力就出来了。
↑徐克《龙门飞甲》实拍和分镜对比图》但在舞台现场如《演员的诞生》里,虽然导演应该会让导师在显示器或大屏幕里看到特写,但此特写就相当于电影分镜,考验的已经是导演的叙事、表达功力了。
所以,这时候,反而是导演的表现能力的问题,而不只是演员了——然而,一个综艺节目的导演,是否拥有影视剧的表达力,是值得存疑的。
所以,演出效果不好,无一例外要演员背锅,这对演员也是不公平的。
3.舞台剧表演是需要放大的,这与影视剧里的表演常常相反;
影视剧(这里指的是正剧,不是那种黑色幽默怪诞风的喜剧)的表演,越是内敛,越见演员功力,但是在舞台上的表演,包括歌剧、话剧、小品等,人物的肢体语言是需要放大的
——原因同上,因为没有镜头特写、剪接,现场观众只能在固定距离观看一个演员的“整体”表现,这里的“整体”是指看到演员整个人站在那里“动手动脚”,如果演员动作小幅度下,情绪过于内敛,观众根本读不到其肢体语言,又何来表演?
记得上一季《偶像来了》有一期,汪涵和林青霞演了话剧《暗恋桃花源》的一个小段落,看起来很精彩,很感人,但你想想看,如果这种呈现方式出现在电影里,你接受得了吗?
未必。
因为这样的表演呈现在荧幕上,就有用力过度的嫌疑了。
总之,夸张,放大,是舞台剧的特点。
一个没有舞台剧现场表演经验的演员,即使演技再好,上了台都容易吃亏。
——没有意识到当中区别的影视演员会被认为表现力不够;意识到当中差异的影视演员,如果拿捏不好尺度,也容易在现场出”车祸“。
事实上,黄圣依在《演员的诞生》中遭遇群嘲后发微博自嘲,就提到了这个问题
——”总觉得舞台剧应该张着演,没想到用力过猛给张大了“。
4.表演其实是很主观的艺术,于表演方和评论方而言都是如此;
表演其实是很主观的艺术。
于表演方而言,不同的演员对同一个人物的理解会有不同,所以表现方式也会不同。
记得以前看过演员蒋雯丽的一个专访,说她考北电三试时,面对的命题是“唐山地震之后”
大地震时,你正在外地出差,得知你的家被夷为平地,所有的亲人全部遇难。一个月之后,你终于回到家里,现在,你来到了你们家的废墟前,脚下是一片瓦砾……
题目旨在测试考生的临场反应和内在激情。
结果,考试开始,考生有哭天抢地的,有拼命在废墟中挖掘的,有的甚至开始偷东西……
蒋雯丽独辟蹊径,她只是静静地走到“废墟”上坐下,想起奶奶去世前自己照顾她的情景,眼泪渐渐蓄满了眼眶,缓缓抬起头来望向天空,泪水顺着眼窝滑下……
考官说,被她身上的痛不欲生的空洞无助感震撼了。
其实在我看来,其他表演也没有错啊,因为各人性格不一样,面对同样不幸时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啊!就像一个脾气暴躁的人被人打了一巴掌,TA会立马打回去,但一个个性怯懦的人被打了一巴掌,或者就嘤嘤地哭着跑开了。
我觉得表演方式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准确与不准确之别,而准确与否的判定标准是,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人物个性特征。
所以,如果没有人物设定,所有的反应都无可厚非,只要看起来不假就行,不是吗?
此外,于评论方而言,也是很主观的。同一个镜头,不同的人看到,因为个人经历,思维方式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思考。
所以,同一部电影有的影评人觉得很赞,有的影评人则觉得很渣,就是因为个人知识储备、思考路径不一样造成的。
以上。
PS.对戏剧加深了解,对写作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是有利无弊的,实际上,影视剧里镜头要呈现的就是你要书写的,影视剧的节奏就是行文的节奏,影视剧的特写就是行文时需要着墨突出的细节。
艺术是相通的。
我是悟恩,祝创作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