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那么多书,最后感觉用处少,但看了《读懂一本书》后,发现自己在读书中有很多误区,最后导致自己读完一本书,过一段时间就忘记的情况经常发生。你是否也遇见了呢?下面分享6点读书误区,提升你的读书效率。
001沉浸式读书VS观光式学习
过去主要采用这两种读书方式,一种是观光式学习从头读到尾,包括逐字或扫视读;还有一种是看目录看框架,然后再把各个章节重点信息划线标记,提取出来做成导图,但是时间长却不记得书里讲的是什么,很难受。
后来才知道要带着问题去读,因为书主要是解决问题的。即使没有问题也要假设出问题,然后再去阅读。尤其是讲书,讲不明白会反复看书,直到看透领悟。
002樊登读书法VS快速阅读
一直想要快速读书,但是读了那么多书,没有解决问题也是无用,只是心里爽了。
其实掌握快速阅读,是“偷懒”的一种偷懒的捷径,它根本解决不了你读书的诉求。
讲书或写清单体等更为有效。
003看书难放弃VS刻意练习积累
以前看见难的部分就放弃。现在才知道,通过刻意练习才能提升读书效率。
要通过刻意练习=时间x积累。开始读很痛苦,大量重复后就变得轻松了。
004自己读书VS联机读书
读书不是私事,交流才能走出舒适圈,以前喜欢自己读,现在知道和别人联机,增加沟通以及对书籍的了解,而多人打卡也是一种好的联机模式。
005看一遍书VS讲书
听一本儿书吸收5%,阅读一本书吸收10%,而讲书可以吸收到80~90%。所以我们不光要阅读,更要讲书,毕竟教是更好的学。
006增加理解力池子VS只读自己会的部分
以前读书只读自己会的,看见看不懂的就略过。这样永远停留在自己的认知里,没有新的认知升级。
通过读多领域的书,多维度认知,才能对一件事理解更透彻。
查理芒格通过多个模型思考,最后做出成绩被效仿。
总结,靠近牛人,成为牛人,多向做出成绩的人学读书方法,尤其是樊登读书会的樊登,才能有效的读书,走出读书误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