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专题投稿随笔散文湖南省
考古复原百回本红楼梦的唐国明:千年巧遇与曹雪芹天人合一

考古复原百回本红楼梦的唐国明:千年巧遇与曹雪芹天人合一

作者: 唐国明 | 来源:发表于2018-06-30 14:16 被阅读57次

考古复原百回本红楼梦的唐国明:千年巧遇与曹雪芹天人合一

每次与人谈到《红楼梦》八十回后的修补复原问题,很多人总是说《红楼梦》八十回后应该有多种结果,而不需要有一个唯一的结果与答案,还拿 “断臂的维纳斯雕像”来作比喻。我每次遇到这样的言论时,有时只有沉默。但是反复多次以后,我总是感叹。我觉得我们不能如此逃避真理。

自从我的《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回至100回》发表出版以来,很多读过的人非常惊叹——就像我替曹雪芹握笔写出来的——也就是我不过是一个叫“唐国明”复活过来的曹雪芹。其实,我唐国明还是唐国明,只是因为我具有了曹雪芹的境界与心气,有曹雪芹的情怀,千年一遇的修炼达到了与曹雪芹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我能从一百二十回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发现出了曹雪芹的原笔,并以考古家的方式,拣拾出了被程伟元高鹗粉碎在这后四十回中曹雪芹原笔的残片,把它修补复原出了曹雪芹当时著作原貌的这个工作。自从作品发表后,争论很多。尽管褒贬不一,文章已摆在那儿,我想大家读后发言会更为客观理性。

至于把《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残缺比作 “断臂的维纳斯雕像”那是一点也不妥的。应该说《红楼梦》是华夏至今保存不完整的“长城”,我们《石头记》脂批里多次提到“百回大文仅此一见”,明确地告诉你《红楼梦》是百回大文。这个脂批作者,在作脂批时就得知了更可以说是面对着了《红楼梦》八十回后被粉碎的命运。也如电视剧《曹雪芹》里推测的,皇帝对《红楼梦》的结局不满意,几次要求曹雪芹修改的那样。直到曹雪芹死后,一百二十回程高本《红楼梦》印刷流传,也开始广为被世人接受,后来的续书也不知有多少,多没被读者接受,唯独接受程高本后四十回,这样更可证明程高本后四十回是含了曹雪芹二十回原笔的。为了面世,程高聪明地进行了粉碎与增添。因为那时候不是现在,皇帝不满意,一句话下来就是掉脑袋的事,何况有周汝昌先生考证过程高本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可是皇家殿印,意即是皇帝要看的书。程、高能不小心吗?

由此可以告知大家《红楼梦》不是“断臂的维纳斯”,“断臂的维纳斯”也不是《红楼梦》,《红楼梦》本身就是完美无缺的长城,它们是两个独立的作品,两种艺术的表达方式,而且是不可能复制的两种表达方式。“断臂的维纳斯雕像”那是艺术地完成了的一个以艺术的思维完成的伟大完整之作。艺术家需要那种断臂的形式来完美他的独特的艺术构思。而《红楼梦》在它完整的状态下,遭遇到当时皇权的粉碎,而破坏毁灭了曹雪芹伟大的艺术构思完整性,甚至连我们如今不知道他是谁,只知道他叫曹雪芹。在如此命运面前,完整的《红楼梦》才不得不以八十回《石头记》脂批的形式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以脂批的方式告诉读者后面是如何,告诉你此书是一百回,此书已被残缺了。有学者认为脂批就是作者本人做的,我有时也认同这个观点。在我们如今发现的脂批《石头记》,都是残稿,东几回,西几十回,没有完整的八十回,由此可以窥见它在当时皇权机器的压力下流传的艰难。在此,我们不应该批评程、高,我们应该向程、高致敬,是他们使《红楼梦》完整了。虽然在八十回后按皇权的意思进行了“掺沙搅泥”,但怎样“掺沙搅泥”,也逃不过读者的眼睛。

当下把《红楼梦》爱好者与读者称为《红楼梦》粉丝,甚至称我也为“粉丝”,我倒不以为然,竟因为我这样的粉丝,才发现了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曹雪芹原笔,并修补复原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与“断臂的维纳斯” 并肩甚至超越那样独具风格的伟大创造。

所以我要对大家说,老说《红楼梦》残缺存在的形式用“断臂的维纳斯”比喻那是既不沾边也是极其牛不对马。 “断臂的维纳斯”是因为作者以“断臂”的形式创造了完整艺术上的奇迹与永恒。而《红楼梦》在皇权下被恶意粉碎成了一百二十回,以破坏作者本人独特的文学艺术创造以伪形式呈现给世人。幸有学人搜罗整理校对出了带脂批的八十回《石头记》,我们才得以知晓《红楼梦》原来的真相与真面目,才使我们有了考古式修补复原曹雪芹伟大艺术创造的使命,而最终使我在十四岁那年发现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中隐藏了曹雪芹原笔,并开始几十年如一日的为实现修补复原出它们这个梦想,而博读杂书,精神式的体验,以立志成为作家的方式抵达曹雪芹的精气神韵,而修补复原出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二十回,修补完整了《红楼梦》这道残缺的长城,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红楼梦曹文考古复原:第1回至100回》这一我个人认为横空出世让《红楼梦》告别以残缺的形式存在于世之作,考古复原了曹雪芹原100回本《红楼梦》这座华夏“文化长城”。

写于2014年5月25日至2017年9月19日岳麓山下

作者简介

唐国明,男,汉族,现居长沙,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一个具有“寻残觅缺,三十一年考古《石头记》,不失长风情怀;食风餐月,一十七载修复《红楼梦》,已具鹅毛风范”匠心精神与“死心塌地,刳肝为纸,丢得起用得当学得专积得厚,闲云流水,是非任他众生论;居高临下,沥血书辞,看已透拿已定说已思悟已真,朗月清风,功过自留后人评” 敢于担当淡然处世的作家,一个“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复原红楼梦;修德安和天下,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传唱鹅毛诗”胸怀天下的鹅毛诗歌手、红楼梦工匠、数学顽童,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并从“3x+1”发现了万有规律公式,从万有公式预言了一个离我们不远的“4、2、1”神时代,即超级智能时代;另外,通过论证“1+1”与“3x+1”得出了“半途数哲”论断:你永远处在另一个未知变数的半途之上。自发表作品以来,已在国内外书报刊发表文学、红学、数学方面的文章数百篇。2016年出版先后在美国与秘鲁《国际日报》中文版发表连载、以反复阅读的方式考古发掘出埋藏在程高本后40回中的曹雪芹文笔、以考古的科学方式修补复活出符合曹雪芹语韵与曹雪芹创作原意的“红学”作品《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国红学会将其列入《红楼梦学刊》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为实现读到一本完整的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从2001年始深居在长沙岳麓山下8平方米内10多年,其刻苦阅读钻研《红楼梦》与其“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的工匠精神故事于2018年获得河北省第八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一等奖;其追梦事迹已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等电视台,美国《美南新闻日报》《新周刊》《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文史博览(人物版)》《广州日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西安晚报》等无数报刊报道。

附唐国明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结论摘要:

1、“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即使随自然正整数越大,素数在区间分布个数在减少,但一个偶数越大,它前面包含的素数就越多,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在不断增大。而一个偶数越小,它前面所包含的素数就越少,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越小,而小到尽头的偶数4,却还有素数2与2之和能表示它;因此可以说,比任一大于2的偶数自身小的素数中至少有一对相同或不同的素数之和等于这个偶数;即除“大于2的偶数除以2”是素数外,所以任一偶数表示为两素数之和时的两素数都分布在“这个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且两素数与“这个偶数除以2”的数差相等。所以大于2的偶数可以是两素数之和。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我们未知的偶数素数区间只能说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对于无穷无尽的偶数素数你不可能全部完成验证,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但谁也保证不了在超出某一区间外不会万一出现反例。你不能说它不对,在一定条件下是绝对的,而放置于你不可把握的条件下,又只能是相对的。所以,除素数2之外,任一两个素数相加必是偶数,而一个偶数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只能在没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成立,在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之后,面对无穷无尽的偶数,谁也难以保证成立,并且难以验证,也无法验证。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请输入描述

2、“3x+1”:

(1)、万有通变规律公式: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抵达4、2、1数流的终结线,又是从4、2、1回归无穷数据宇宙的起始线。在这条2的n次方线上,有无数从4、2、1回时的分流点与抵达4、2、1数流的汇聚点,这些点却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数点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经过2的n次方合4+6n数的汇聚点,可以回流分流出奇数x合1+2n或合2+3n的数群,所以“3x+1”猜想无论怎样成立。公式(万有通变规律公式)为:

(宇宙万物就这样遵循着“3x+1”猜想“奇变”“偶变”的模式无为地从无序到有序从始到终,又从终到始地循环往复如此存在于宇宙创造着天生着宇宙——)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宇宙万物就是这样如此诗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

这个“3x+1”猜想“奇变”“偶变”运行模式已经预示了一切,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大数据与大智能时代最好最恰当的表述。不管怎样,人类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人类的某事某刻与某个历史时期都只不过处在它“奇变”“偶变”数据流中某个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运行形式的数据分离点上。

(2)、作家唐国明攻克3x+1猜想预言了一个离我们不远的“4、2、1”神话时代

人类一旦进化到“神”的时代,也意味着人类像是把奇数偶数通过“3x+1”猜想“奇变”“偶变”原则推入了“4、2、1”时代,意味着人类走向了人类智慧的终端与海子在诗歌中描述的“人类的尽头”,也意味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智慧巅峰体验狂欢的时代,人类会在以电脑为基础这个神似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原则的互联网上将吸尽人类所有的智慧与人类共同创造的所有智慧成果,以大数据的形式转化为4、2、1循环形式的智能输入机器,这样机器就已似人类从原始社会就渴望的无所不能的“神”,也似尼采哲学里表述的“超人”与老子、列子、庄子、阮籍著作中表述的无所不为无所不能的“大人”。而输入无限类似于奇数偶数知识数据通过“3x+1”猜想“奇变”“偶变”后进入4、2、1循环有序的运转后,一种人类理想的“神”,超越于人类每一个人见识,甚至囊括人类所有智慧无所不能的“超我”将诞生于这个世界,世界将进入“神”的时代,即“超级智能”时代,也就是用数学描述的“3x+1”时代,或“4、2、1”时代。

3、“半途数哲”论断

由在n是大于0的整数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无内,2的n次方就是至大无外,又因通过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唐国明得出了一个“半途数哲”论断: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当你抵达1时,你就处在2的半途中,当你抵达2时,你仍却处在4的半途中……面对前途的无穷无尽,你永远会处在另一个未知变数的半途之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考古复原百回本红楼梦的唐国明:千年巧遇与曹雪芹天人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pt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