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专题投稿湖南省散文
执著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的唐国明

执著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的唐国明

作者: 唐国明 | 来源:发表于2019-03-19 15:29 被阅读8次

执著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的唐国明

………………………………………………………………………………

(唐国明近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4年8月8日,长沙晚报“星期天人物”整版发了记者范亚湘关于唐国明的专访《唐国明:执著于自己的红楼梦》——

人有梦想,难道错了吗?有人说,他的梦很精致;有人说,他的梦很苦痛。……他蜗居在岳麓山下一间逼仄的房间里,一直在虔敬地做着《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这个梦。然而,他的梦能否实现似乎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从他的梦出发,当下人们热议的是:一个人到底要有什么样的梦想?

……他很辛苦,却乐此不疲…………

在长沙岳麓山下的向阳坡,有一个人可以说“淡泊”和“宁静”得叫人难以想象!……这个人就是在网络上饱受争议的唐国明。

“不为风雨不为云,只为一梦在耕耘;板凳一坐十年冷,血泪流出是诗文。”这首唐国明所写的诗,……是他自己真实的写照。

……从邵阳市城步县农村来到长沙读大学的唐国明,一毕业就“宅”在岳麓山下的向阳坡一间8平方米的民房里,不为别的,就为了“写一部伟大的作品”。

“一个作家一辈子只要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就足够了。”……为了写一部“伟大的作品”这个梦,他很辛苦,却又乐此不疲。

他早上……只吃一个芝麻球,中午与晚上吃一顿,间或晚餐就空腹。……每月只能控制在100元钱以内。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的身体骨瘦如柴。

这么多年来,唐国明就在岳麓山下,以近似都市隐者的生活,创作属于他的《红楼梦》。他的所有收入来自报纸、杂志寄来的微薄稿酬和隔三差五地去大学城“摆个小地摊子”。有时多一点,一个月千来块,但绝大多数只有区区三五百。扣除电话、打印、上网等这些生活必须费用,几乎所剩为零。……“真对不起父母,我一年才回家一两次,每次回去却只能给他们一两百块钱……”

可父母看重的却不是唐国明能够给他们多少钱,而是他发表在报刊上的“大作”。“我把发表的作品给父亲看,……只要看到我的名字,就很开心……”

唐国明25岁时,……来长沙读大学,……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学有所成,将来名扬天下。”

父亲的话唐国明听懂了,他不在乎儿子能够在物质上给他什么,而是认为儿子有出息才是“最大的孝”。……父母对唐国明不满意的就是“……还没有结婚成家”。而对于唐国明通过写作能够赚多少钱,从来不问。

“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我大学毕业时的出路就是南下打工。但那不是我父母所希望的。我能够做什么?我觉得对于学中文的我,改变命运的只有文学这条道路了。”唐国明说,对文学的追求,才是他人生的全部意义……

……

“那时为了安顿家人,我骗他们我在省文联上班。他们相信了我。我寻一个同学借了1000元钱,真正开始了成为作家的梦想。”也就是从那时起,唐国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自己构思和创作的80万字长篇小说《零乡》。

……《零乡》尚未出笼,但作为“附件”的《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却先期被刊发出来,并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2011年第2期陕西省大型文学杂志《延安文学》,头条重磅推出了唐国明还原的《红楼梦》……当时,该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魏建国说,唐国明是他们从自由来稿中发现的一个作者,“杂志社几个编辑把稿件轮着看了一遍,都认为写得相当不错,尤其是在文字和人物对话的处理上,全是曹公的风骨和气度。可以说,唐国明理解《红楼梦》,理解到了骨髓”。……“他作品中飞起来的才情,让人一连欣喜了好几天”。

接着,浙江一家公开出版的民办文学刊物《浮玉》不惜版面,一口气将13万多字的《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刊出。

14岁那年开始,唐国明从邻居家借来一部《红楼梦》,并如饥似渴地阅读,书中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故事深深感染了他……

……他从收藏的程高本《红楼梦》找到众多疑点,从字、词、句、篇,从环境、语调、情节、故事,“就是高鹗与程伟元在里面加了不少水与沙子。”他发现曹雪芹的许多原笔藏于其中,他开始觉得他有还原出来的使命。

为完成这个使命,抵达曹雪芹的文学境界,唐国明成百上千本的研读《红楼梦》有关资料。

以前,媒体在报道唐国明时,大多用的是“续写《红楼梦》”一说。为此,唐国明反复向记者强调,他不是“续写”,而是“修补复原”或“修补还原”。以曹雪芹的手法还原《红楼梦》,他还原了《红楼梦》八十回后二十回。

程高本的《红楼梦》后四十回虽然已被众多的专家学者高度认可,可唐国明认为,……修补复原出程高本后四十回中曹雪芹的原笔、原韵与原味“才能对得住曹雪芹”。

根据唐国明的研究,曹雪芹完成的其实是一百回的红楼梦。……

“在语言风格上,……”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弟子王国华说,唐国明的章回风格令他惊叹。……

……按照这个模式走下去,有“飞起来的才情”的唐国明,应该具有“飞起来”的前程才是。

……的确,好消息接连不断,美国和秘鲁的中文报纸《国际日报》分别连载了《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自从2013年8月一家电视台播出《红楼梦里神仙哥》这档节目后,先后有50多家国内外媒体报道了唐国明。一时间,当代曹雪芹、红楼梦研究者、绝版文艺青年、长沙书痴、红楼痴人、潇湘才子等美名直把给了唐国明。

那段时间……唐国明……除了接受媒体采访,就是与那些寻到岳麓山上来的“90后”……探讨《红楼梦》。……还有一位网名叫“鹤曾来过”耄耋老人赋诗盛赞,“岳麓山下安清贫,书案红楼听雨声。回看红尘人间事,云梦湖上一烟云。”

见唐国明生活困难,有人找到他,意欲提供帮助。“我都一口拒绝了。……有手有脚……我能做这个梦,是因为我有做这个梦的能力和毅力。”

热闹归热闹,但在唐国明心里,始终有一个遗憾,……“人出名了书还没出”。“很多读者都希望读到《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的单行本……

……为了使这本书早日出来,唐国明前不久去了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节目现场,当他一手捧书,一手拿折叠扇,身着一袭长衫,一口邵阳家乡话出现在舞台上,……

节目嘉宾郭敬明对他表现出很大的热情:“我其实蛮欣赏他的,先不管对错,我觉得这么发自内心去喜欢一本书,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那个专注的领域里面,其实很迷人。”……

……唐国明的梦想不但没能通过节目实现,相反还不断遭来讥讽和质疑……有人说他是疯子,有人骂他是傻子……

……这么多年,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穿过,一餐像样的饭也没吃过。“这条路走得太久,太远,太苦了。”……人们对唐国明的梦能否实现似乎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从他的梦出发,当下人们热议的是:一个人到底要有什么样的梦想?……

……

“在这样一个多元的时代,也许不去打扰别人的梦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一个网友这样留言……

“有人说我火了,有人说我是名人了,其实我只不过是一个已被一些人知道了名字的人……我仍然是原来的样子,仍然守在那8平方米的房子里,埋头创作……”唐国明没有说错,他眼下的生活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朝闻鸟鸣,晚沐清风”,……读书创作的静静的日子里……

唐国明说: “从文学的角度上去看,……我是一个成功者……”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国明说:“中国精神就是‘思危奋发、安和天下’”。

唐国明在长沙岳麓山租住的8平方米房间里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奋斗,不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发扬“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的湖湘精神基础上,重新诠释创造了长沙湖南人新时代的湖湘精神。在互联网时代,在各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下,在唐国明身上形成了一种——

………………………………………………………………………………………………………………………………………………………………

“雷劈不倒,火烧不死,风雨不垮,似朗月清风;日食随时,起住随所,执笔随心,如闲云流水”;

…………………………………………………………………………………………………………………………………………………………

“对汹涌潮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流血不失长风情怀;居安宁山脚,贫则无忧富则无过,火烧无损鹅毛风范”;

………………………………………………………………………………………………………………………………………………………………

“与时俱进认知世界真理,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改造现实命运,修德安和天下”

………………………………………………………………………………………………………………………………………………………………

——带有湖湘味的唐国明文人“名山”式的新时代中国追梦精神。

唐国明简介:

………………………………………………………………………………………………………………………………………………………………

(唐国明的《鹅毛诗》即将出版,此是他诗集一书封面的设计初稿)

唐国明,男,现居长沙,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16年出版先后在美国与秘鲁《国际日报》中文版连载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8年自传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

自2013年起,其追梦事迹已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等电视台,美国《美南新闻日报》《新周刊》《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文史博览(人物版)》《广州日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西安晚报》等无数报刊网络新媒体报道至今。

上过电视综艺节目《中国梦想秀》《最爱是中华》《有话就说》《今天不烦恼》《完美告白》《“写月诗欢乐会”中秋文艺晚会》《逗吧逗把街》《我是站神》《都市夜归人》《钟山说事》《凡人城市.市井发现》《都是晚间》《夜线》……

2013年底,开始写鹅毛帖,2013年12月7日长沙晚报在《身边他和她,因梦而改变》专题年终回访报道中以《红楼书痴出名,一幅字换得上千元》对此事进行了报道。2014年1月6日湘声报在《“红楼痴人”唐国明:梦与现实的回归》专题报道中说:“上月初,一位福建网友看到唐国明写的字后,打电话表达‘要一幅字挂在客厅’的想法。唐国明……信手写了一幅《不足歌》邮寄过去,竟换得1088元润笔费。还有一次,他的一幅字……换得了3000元报酬。”

2015年其独创于2009年的鹅毛诗网上走红。 2015年2月14日《西安晚报》以题为《湖南鹅毛体诗人唐国明走红新媒体》报道鹅毛诗。

2016年出版先后在美国与秘鲁《国际日报》中文版发表连载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国红学会将其列入《红楼梦学刊》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

2017年鹅毛诗谣网络走红,2017年12月27日、2017年12月29日、2017年12月31日连续三个晚上湖南都市台“都市晚间”以各种形式为题报道了他以诗谣方式唱鹅毛诗的事迹。

2017年,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并从“3x+1”发现了万有规律公式,通过论证“1+1”与“3x+1”得出了“半途终极变数”论断:你永远处在另一个未知终极变数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终极变数的“零乡”之中……

写其为实现读到一本完整的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的梦想,从2001年始深居在长沙岳麓山下8平方米内10多年,其刻苦阅读钻研《红楼梦》与其“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的工匠精神故事《还有一个这样的读书人》于2018年4月获得河北省第八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一等奖;

2018年4月完成《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2018年10月以写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得出自己结论的自传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获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中融青年原创文学大赛”入围奖。

2019年1月23日唐国明在“半途终极变数”论断的基础上再发现:一个偶数加这个偶数的一半,永远是3的倍数。即(1+n)+(2+2n)=3(1+n)

附唐国明在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数学成就摘要:

……………………………………………………………………………………………………………………………………………………

1、“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即使随自然正整数越大,素数在区间分布个数在减少,但一个偶数越大,它前面包含的素数就越多,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在不断增大。而一个偶数越小,它前面所包含的素数就越少,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越小,而小到尽头的偶数4,却还有素数2与2之和能表示它;因此可以说,比任一大于2的偶数自身小的素数中至少有一对相同或不同的素数之和等于这个偶数;即除“大于2的偶数除以2”是素数外,所以任一偶数表示为两素数之和时的两素数都分布在“这个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且两素数与“这个偶数除以2”的数差相等。所以大于2的偶数可以是两素数之和。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我们未知的偶数素数区间只能说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对于无穷无尽的偶数素数你不可能全部完成验证,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但谁也保证不了在超出某一区间外不会万一出现反例。你不能说它不对,在一定条件下是绝对的,而放置于你不可把握的条件下,又只能是相对的。所以,除素数2之外,任一两个素数相加必是偶数,而一个偶数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只能在没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成立,在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之后,面对无穷无尽的偶数,谁也难以保证成立,并且难以验证,也无法验证。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

2、“3x+1”与万有通变规律公式: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抵达4、2、1数流的终结线,又是从4、2、1回归无穷数据宇宙的起始线。在这条2的n次方线上,有无数从4、2、1回时的分流点与抵达4、2、1数流的汇聚点,这些点却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数点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经过2的n次方合4+6n数的汇聚点,可以回流分流出奇数x合1+2n或合2+3n的数群,顺着这些数群回流,会回流出通过“3x+1”“奇变”“偶变”而来抵达4、2、1的无际的数流。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大数据与大信息时代最好最恰当的表述,也是宇宙无为地从无序到有序从始到终,又从终到始地循环往复如此存在于宇宙创造着天生着宇宙万物诗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当的表述,所以此万有通变规律公式为: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即在上一波段转向下一波段过程中若2+3n不合2+4n与1+2n形式,则2+3n根据“奇变”“偶变”规则直接除以2为下一波段合4+6n形式的起始数的前提下,则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 ↓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这个“3x+1”猜想“奇变”“偶变”运行模式已经预示了一切,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大数据与大信息时代最好最恰当的表述。也是人类进入了一个智慧巅峰体验狂欢时代,人类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原则将吸尽人类所有的智慧与人类共同创造的所有智慧成果,以大数据的形式转化为4、2、1循环形式的智能,而输入无限类似于奇数偶数知识数据通过“3x+1”猜想“奇变”“偶变”后进入4、2、1循环有序的运转后,一种人类理想的“神”,超越于人类每一个人见识,甚至囊括人类所有智慧无所不能的“超我”将诞生于这个世界。

不管怎样,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万有的某事某刻与某个历史时期都只不过处在它“奇变”“偶变”数据流中某个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运行形式的数据分离点上,永远处在一个未知变数的半途之上。

…………………………………………………………………………………………………………………………………………………………

3、“半途变数”论断

在n是整数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无内,2的n次方就是至大无外,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的启发,唐国明得出了一个“半途终极变数”论断: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当你抵达“1+n”时,你就处在“2+2n”的终极半途中。即当你抵达1时,你就处在2的终极半途中,当你抵达2时,你仍却处在4的终极半途中……面对前途的无穷无尽,你永远会处在另一个未知终极变数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终极变数的“零乡”之中……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执著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的唐国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tn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