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旺季,寸座寸金。下午,对面坐着一个有点年纪的人,旁边还有一个空座位。没一会,一人走来问:“这儿有人吗?”他答道:“现在没有。”
这个回答很有意思,“现在没有”,这意味着过去曾有,将来也可能会有,只是现在刚好没人,这说出来就是句废话,我也这么觉得。
这让我想起以前看到的一种说法:中国式哲学。当然,这个词明显有戏谑的意味,就如同我们常说的“中国式家长”一样,并不是个褒义词。打个比方,两人聊天,甲说乙没有姚明高,乙却说不一定,他站在凳子上就比姚明高了,这不也是废话吗?所以与其说是中国式哲学,不如说是废话文学。
实际上姚明这一例子过于耍赖,真正的废话文学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这时想起某人常说的另一句话:“看似非常危险,实则并不安全”——它常被我们当做玩笑话来讲。若仔细分析,这句话表面上使用转折语气,但前后两句的重点最终都落在危险上,说到底只强调了危险的存在。但其最初的灵感恐怕是想让语言变得丰富,却终于无话可讲,只好换着法子再讲一遍,顺便带来一点意外的小幽默。
回到“现在没有”这句话上,我妄加揣测,可能是为了让语气变得缓和的需要。倘若只讲“没有”,速度太快,太过果断,好像是不愿搭理人家,但加上“现在”,延长了句子,复杂了表述,尽管只是多了两个字,这语气却变得亲切多了。就好像古宅一进大门先是墙壁一样,迂回一下,起到缓冲的作用。
“现在没有”或许同样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先不要把话说满,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是圆融处事的体现。再小的事情,非不得已也不要轻易拍着胸脯保证,说不定意外就比明天先一步来临。因此这句话看似多余,仔细想来,还是有不少智慧蕴藏在其中。
不过,再怎么“智慧”,也得把握分寸,否则就和“比姚明高”一样,有无理取闹的嫌疑,或者是说的全是废话,自己反倒成了笑话。
今天上午在图书馆,对面坐着一个哈欠连天的人,而且动作幅度巨大,做题好像是在与书搏斗,在翻书的声音里我几乎能听到“波涛夜惊”“金铁齐鸣”。他一会从桌上弹起、若有所思,一会又如鹰一般俯冲到桌面,以几乎钻进桌子的势头奋笔疾书。所幸只有半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