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同舟,受益匪浅
《同舟共进》在国内文史类杂志中的影响力,近年有目共睹,影响力与日俱增。作为一名老作者,我深感这本杂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拥有一批底蕴深厚、恪尽职守的编辑老师。
对于一本刊物的发展史来说,好作者人才辈出,好编辑则可遇难求,对凝聚作者队伍、提升刊物质量至关重要。《同舟共进》的编辑队伍政治能力强、专业本领高、作风素质好,给我的深刻印象是同时兼具三种能力:“心力、眼力、笔力”。
记得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同舟共进》编辑部很早就和我商议约稿,而且就我提供的几个选题深入探讨,反复遴选,这种不厌其烦的职业精神可谓是高度负责的编辑“心力”;当我提出“中共队伍里的外籍党员”这个选题后,编辑老师果断拍板,大胆支持,认为中共党史上的这个特殊群体,既是中国人民并肩战头的历史见证者,也是中国革命的风雨同路人,是一个值得深挖细掘的独特领域,编辑老师这种登高望远、别见风景的“眼力”,给予我很大信心;待我完成文章初稿后,从人物选择到史实把握,从创作重心到总体结构,编辑老师又和我再三探讨,不断打磨,给予不少点石成金的珍贵建议,充分体现了作为编辑者的深厚“笔力”。最后,这篇《有朋自远方来--中共的外籍党员》发表于《同舟共进》杂志,很快由《新华文摘》、《中外文摘》《传记文学选刊》等多家刊物转载,并且入选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和解放军报社联合举行的“在党的旗帜下前进”优秀征文。这几年我算是在《同舟共进》发表文章较多的老作者了,作品多次被各类刊物和主流媒体转载,可以说每篇文章都有编辑老师们的心血付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正在积极吸收我成为会员。虽然创作之路永无止境,但能与《同舟共进》这本老牌文史杂志一路同行,有幸结识这些编辑慧眼识珠、甘为人梯的编辑师友,于我而言与有荣焉,感念于心。我将更加努力多创精品,回报辛勤付出的编辑老师们,回报对《同舟共进》寄予厚望的读者朋友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