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题型的设计与联系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题型的设计与联系

作者: Arlene_____ | 来源:发表于2020-10-21 12:40 被阅读0次

        第一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时,结对的师父王冬梅老师就曾说过,教材的设计是非常精巧的,它的课例、课后题目都是环环相扣,题目从基础类到半例题类都对学生理解本课内容起着不同的作用。到了今年,我也开始慢慢学着从教材中揣摩设计者的意图,挖掘课本内容更深层面的意义与价值,特在此记录一点拙思,以引发后续的思考。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综合练习第10题为例,这道题就是一道半例题,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再以本题的第三小题为例,在填完题空后,首先,要引导学生正向思考,使学生发现上面乘加算式和下面乘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分析5×3+5这个算式,5×3就是3个5相加,然后又加了一个5,变成了4个5相加,这样就得到了下面的5×4。其次,老师要带领学生进行逆向思考,5×3+5,那到底是5个3相加再加5,还是3个5相加再加5呢?学生能轻松地答出是3个5相加,这里就需要让学生思考,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会回答说因为后面加的是一个5,只有在前面的5×3是表示3个5相加时,再加一个5才能变成下面的5×4。这样带着学生一步步深入,学生最终会得出结论,即5×3+5前面的5×3到底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是由后面的“+5”来决定的。这种正向与逆向思维的轮换探索可以让学生对单元知识理解得更透彻,而不仅仅局限于背过乘法口诀就万事大吉。

        和学生一起把这个半例题吃透之后,后续还需要深化学生理解,也需要再做一些类似的练习。此时教材设计的精妙之处也体现了出来,第二单元学习结束后,学生将在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二)》学习6、7、9的乘法口诀时,再次遇到类似的题目。

 

        不过因为此时学生已经明白了怎么去分析上面乘加算式的前半部分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所以这里不必再在中间单独设置题空,只需要让学生能说出上下算式之间的联系、以及乘加算式前半部分所表示的意义是由后面所加的数字来决定的即可。如果一来,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比起仅仅教授课本知识来说更为重要。

相关文章

  •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题型的设计与联系

    第一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时,结对的师父王冬梅老师就曾说过,教材的设计是非常精巧的,它的课例、课后题目都是环环...

  • 数面积设计思考

    数面积设计思考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起始课 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基于对面积概念的理...

  • 源于生活,还要回归生活——分析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之间的关系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材中关于除法的内容是这样设计的:二年级上册中,首先是要让学生明白除法的意义,其次是学习表内...

  • 2018-09-14

    “2018张掖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培训活动”札记 2018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培训活动于2018年9月1...

  • 简单介绍——数学教材

    数学教材有这么多版本,有人教版、苏教版、浙教版、少儿版、北京版、北师大版、青岛版、科学版。 我们这里学的是人教版。

  • 小学数学老师应该读的书

    一是教学用书。 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用书》,特别是研读教材。 二是教学杂志。 如《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版...

  • 青岛实验学校-心中有“数”工作室阶段性总结

    “好玩”是儿童学习数学的最大动力。心中有“数”工作室依托青岛版数学教材从数学游戏、数学绘本出发,收集并创编趣味学习...

  • 如何根据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对教材题目进行再利用

    在教材中,有的单元的知识纵向之间是有联系的,如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数的分成”和“10以内的加减法”,前者是后...

  • 学习内容整合

    小学数学在内容上注重数学知识的纵横联系,教材在编排上,根据数学知识纵向联系,螺旋式安排教学内容,又根据横向联系,单...

  • 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一、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 本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题型的设计与联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ws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