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七793:者这

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七793:者这

作者: 酿酒匠 | 来源:发表于2023-11-17 05:30 被阅读0次

者这

者回、者番、者般、者时、者边、者个,者之为言此也。今改作这字,这乃鱼战切,迎也。郭忠恕《佩觿》集云:“以迎这之这,为者回之者,其顺非有如此者。”


〔试注〕

1、这:本义,迎。

2、郭忠恕:郭忠恕(?–977),字恕先,北宋河南洛阳人。五代末期至宋代初期画家、文字学家。7岁能诵书属文,举童子及第。后周广顺中召为宗正丞兼国子监书学博士。由于争忿朝政,不久被贬为崖州司户,秩满去官,不复仕,纵放岐雍、陕洛间。入宋,官国子监主簿,益纵酒肆言,因讥讽时政,又遭流配登州,死于临邑途中。

3、《佩觿》: xī 。正字类文字书。宋·郭忠恕撰。书名取自 《诗·卫风·芄兰》 “童子佩觿”,言此书是正文字,为学童所用。 内容为 “三段十科”。 上卷为“三段”: (a) “造字之旨”。列举文字分析、运用、沿袭的近20种毛病和实例,均为形体结构方面的问题。(b) “四声之作”。 主要论列 “音讹字替” 诸种现象。(c)“传写之差”。罗述因形近而传写互讹之例。中下卷以形近易误的两个字 (也有少量三个或四个字) 为一组详辨形音义之法。 其排列方法是据上下两字的四声,分为十种,即 “十科”:(a) 平声相对;(b) 平声上声相对:(c) 平声去声相对;(d) 平声入声相对;(e)上声自相对;(f)上声去声相对;(g)上声入声相对;(h) 去声自相对;(i) 去声入声相对;(j) 入声自相对。 由于郭氏有很深的文字学修养,故所论所析“具中条理”(《四库提要》)。书中亦有疏漏欠妥处,如说 “车” 无 “居” 音,以 “示” 为 “视” 之正字,“视”为俗字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七793:者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ye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