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无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格式]
原文摘录
我的批注
一、语言的功用
1、生存
合群居住,一找到食物或受到惊吓就会叫喊出声。惊惶的心情传递给你。换句话说,虽然你的神经系统没有记下这种危机,你却因为别人的神经系统已有记录而得救了。
早期当然是非语言的喊叫,但是后期逐渐发展出更具体的语言,可以描述是什么猛兽来了。(这便是前象征到象征化的转变,下文会详细提到)
事实上,合群居住
之所以成为人类与禽兽自卫和生存的方法之一,主要原因是整合统一神经系统,次要原因オ是整合统一体力。我们几乎可以将一切社会组织,不论是人类的还是禽兽的,都视为许多神经系统大规模的合作。
2、传递信息
当一个人说“我看见一条河”时,第二个人可以说“他说他看见一条河”一这就是报告别人的报告。以此类推,可以一层层地报告下去。
语言可以用来叙述语言。
3、传递知识
① 好处
但是,能够口授的知识,数量毕竟有限,也不一定完全可靠。所以,文字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拓展:文字的发明
除了发展语言,人类又用了种种方法,在泥板、木块、石块、兽皮或纸片上做一些比较有永久性的记号或痕迹来代表语言。有了这些记号,他便能与那些在时空上与他相距太远,听不到他的声音的人沟通信息。
历代人类文化上的造就,烹术、武器、写作、印刷术、建筑方法、游戏娱乐、交通工具等方面的发明,各种文学、艺术、科学方面的发现,都是先人不取分文送给我们的礼物。我们并没有做什么有价值的事情就获得了这么多的礼物,有了这些先人的遗产,我们不但能有机会过上一种比我们上一代更丰富的生活,也有机会将我们自己的贡献,不论它们有多么渺小,也融入人类全部的成就里去。
因此,学习读书认字,也就是学习怎样去利用并参与人类中最伟大的成就一一有了这种成就,才可能有其他成就一一也就是说,将我们的经验汇聚到一起,形成规模宏大的“知识合作社
”。
文字先作为语言的载体,然后再通过人们持久化的手段保存下来,延续千年。
② 坏处
不交换知识变得日益迅捷便利,反而使得愚妄的行为也传播得更快。
就像现在互联网的普及,让谣言传播的更快了。
4、协定
人类间所有的协定或赞同与认可……都要通过语言的程序才能得到,否则根本无法实现。
5、合作
但是,这种想法却忽略了一点:社会表面上固然是充满竞争然而真正能使社会延续前进的下层基础却是大家视为当然的一样东西一合作
。
这种同心协力推动社会事业的工作,必须要有语言作为媒介才能实现。
但是在一个竟争性的社会里,会话常常是一个无形的战场,我们经常会(不自觉地)想要设法获得胜利一一揭穿别人的错误,暴露他的无知让他(和其他在场者)看到我们的学识和逻辑是何等优越。只是为了所谓的“挣面子”。
6、社会团结
最重要的因素是大家一起讲话,至于谈些什么则并不重要。
① 建立友情
人和人之间有许多种建立交情的方法,比如,一起吃饭、一同游戏、一块工作等。但在这些集体活动的方法中,要数一同谈话最容易做到。
既然这种谈话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交情,我们就会小心翼翼地选择有可能立刻得到对方同意的题目。
所以现实中才会看到,两个人之间的搭讪,都喜欢说“今天天气不错”等一些很显而易见正确的事情,其实就是为了最大概率的得到对方的同意。
② 建立爱情
下述情形在许多对夫妇间都曾发生过:
大大:老公,你为什么不和我说话?
先生:(正在看一本哲学书,这下给打断了)什么?太太:你为什么不和我说话?先生:没有什么话可以说呀!太:你不爱我啦!
先生:(思路全给她打断,有点恼了)哎,别傻啦你知道我是爱你的!(忽然觉得应该按照逻辑打破砂锅问到底)我有没有跟别的女人在外面乱?我是不是把工资全交给你了?我是不是在为你和孩子们做苦工,连命都不要了?
太太:(争他不过,可是仍旧不满意)可我还是要你说话。
先生:为什么?
某种意义上,先生的话当然是对的。他的行动是他爱情外向的证明,比任何言辞都要响亮有力。但在另一方面,太太也是对的。除非我们继续和人交往,否则我们怎能知道别人愿不愿意和我们来往呢?譬如说,有一位无线电工程师要检查一台扩音器是不是有毛病,就对着那台扩音器叫道四…在试验他说的这些话固然没有什么意思,但在他说话的这个时候,却有很重要的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看,女人喜欢跟伴侣聊天,是为了建立联系感。而对方的及时回应,是确保这条联系的线路没有被中断(即,他在乎我,他还爱着我)
③ 建立团队
通过一些仪式性词句
(ritual utterances)。
虽然这些仪式性词句千篇一律,简单幼稚,但是就是能发挥神奇的作用(哪怕把文字换成无意义的喊叫,也是有用的。)
二、语言的特征
1、节奏
① 介绍
语言中另一个能够感动人的成分是节奏
。节奏的意思是指某种听觉上的刺激,隔着相当固定的间歇,连续出现,从而造成的一种效果。
就像小孩子打铜鼓时“咚”“咚”的声音。
② 例子
精巧的诗歌。
中国抗战期间的口号中的韵律。
2、象征化
(1)介绍
禽兽们会为争取食物或领袖地位而争斗,可是它们却从来不会像人类那样去掠夺代表食物(如纸币、股票、地契等代表财富的纸张)或领袖地位(如勋章或特权专车)的标记。除了一些极简陋的方式(比如动物也能辨识符号及其代表的事物),禽兽们似乎从来不曾注意到可以用一样东西代表另外一样东西(只有人类能够理解符号与其代表的事物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现在我们有两个符号:X 和 Y,我们可以约定用代表组扣,Y 代表弓。我们也可以自由地变更计划,用 X 代表李白,Y 代表杜甫,或是用 X 代表美国,Y 代表中国。唯有我们人类才能自由地创造和运用我们的符号,并赋予这些符号各种意义。事实上,我们还能更进一步用符号来代表别的符号。
这一使人类能够故意用一样东西来代表
另外一样东西的过程,就叫象征化过程
(symbolic process)。
(2)例子
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象征化过程。
印第安人在头上插几根羽毛,现代国家的军官在制服上缝几道章,用来表示在军界的地位。原始民族用介壳和铜环来表示财富,近代民族用纸币来表示财富。十字架代表基督教。
再以晒太阳为例,过去只有穷人顶着太阳天天下地干活,晒黑代表劳作,有钱人避之唯恐不及;后来,晒黑代表休闲,有钱人争着让自己晒黑;现如今,随着日晒病的增多,晒黑与否已不重要。
所以不单单是符号,一些事物的特征也算。
(3)坏处
我们知道符号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原来是没有连带关系的,可是我们却总是觉得它们之间好像不免有些联系
似的。
① 攀比
所有时髦的衣饰都极富象征意义。材料、式样和饰物的选择,受保暖、舒适或实用价值等考虑支配的程度实际上非常少。穿的衣服越漂亮,行动的自由越少。
② 戏里戏外不分
这使我们想起许多有趣的故事。例如,有一次,一个京剧团在中国乡下演出,一名扮曹操的演员演得太过卖力,把农民们看得怒火中烧,跳上去抓住他就是一顿毒打,打得他遍体鱗伤。
③ 迷信
我们在新年里要说“吉利话”“讨口彩”就是这种迷信的表现之一。
或者宗教上的,就更多了
④ 政治洗脑
这一点往往得怪社会不好。因为在有些问题上,多数社会都是有系统地鼓励人们,养成把符号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混为谈的习。例如,以前日本崇拜天皇的时候,每所学校都要悬挂天皇像,倘若有一所学校着了火,人们非得先把那张天皇像抢救出来不可,即使要冒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如果有人因此被烧死还会被追封为贵族)
⑤ 更多的坏处,见下面“文字的象征化”一节
(4)语言的象征化
① 坏处
1、用来骂人
据说有个男孩曾经告诉过别人:“猪之所以叫猪,因为它们就是那种肮脏的动物。”
所以“猪”这个字就用来骂人了。
2、产生情感体验
这个名词把真正响尾蛇的每个重要性质都略去了,可是在一个遇到过真响尾蛇的人的记忆里,这个名词却是那时种种复杂可怕经验里活生生的一部分,这个名词引起的感觉就会和一条真的响尾蛇一样。因此,有些人确实是会闻“字”色变的。
这就是人们认为语言有魔力的原因所在。我们把“响尾蛇”这个名词当成是和真的动物一样而且不可分离,因为它们在我们心中所引起的反应是一样的。
3、产生禁忌
正是因为抱有这种天真的想法,我们才会认为语言有“魔力”,进而定出许多“可怕的字”“禁字”“不能说的字”把那些字当成真个享有它们所代表事物的特性。
4、产生偏见
“假如他是上海人(或河南人),他定是好(坏)人。”
怎么避免呢?
在现代社会里生活的人,必须能够亲自观察,了解现实,不要被从过去的印象或人言得来的“先入之见”迷住了心,将概念与现实混淆不清,引起许多不必要的误解。
不立刻作出任何反应,是一个人已经到达成年的表示。
(5)语言的前象征化
① 介绍
人类将语言用作纯粹陈述事理的工具,在语言发展史上是比较新近的事。所以我们现在的语言虽已进步到可以进行精确报告的地步但是每个人差不多仍是先有表示内心的感觉然后(若有必要)再报告事实的倾向:“啊!(表情)我牙痛(报告)。”前面讨论“怒词”和喜词”时已经说过,我们有许多言辞和各种表情的姿势,就像痛楚时大声哭叫、恼怒时张牙露齿、触碰鼻子以示友情、手舞足蹈以示喜悦等,完全是一样的作用,只不过用的是声音
。
这种将言辞当成有声音的、表达情感的姿势运用,叫做前象征(presymbolic)用法。
也符合语言发展的过程,先有前象征化的声音(等),再又象征化的语言。
前象征用法与象征系统在语言里同时存在,我们每天所说的话都是将象征和前象征的成分彻底地混合起来的。
② 作用
正是靠着大家对一套套固定的言辞刺激有了共同反应,人类社会得以维持完整,不致崩溃。
弊端就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在国外旅行时往往把这种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他们似乎真的相信,只要声音叫得足够大,就能使任何别国的人懂得英语似的。
下面是一些例子:
1、生存
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语言里,只要是表现任何强烈的感情,前象征的成分就会总是极为显著。倘若有人漫不经心地跨出人行道,而路上正有一辆汽车开来,旁边的人只要高喊一声引起他的注意,便可以救他一命,至于喊的是什么话、有没有意义,都无关紧要。因为真正传达给他必需的感觉的,是别人大叫时的响度和音调中所包含的恐怖的情绪,而不是他所用的字眼。
2、传递感情
上面提到的 “啊!(表情)我牙痛(报告)” 也算一个例子。
用严厉而愤怒的声音发号施令,比用普通语调发号施令,往往收效更快。这也就是说,人声本身就有表达情感的力量,和它说的话几乎没有多少关系。
3、促进合作
所有的仪式性词句,不论它们的内容是在别的场合里确实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句也好,是外国文也好,是古文也好,或是毫无意义的声音也好,大都可以视为语言的前象征用法一也就是说,一套套根据习惯而来的声音,不传达意义,却带着情感(往往是团体情感)。在不属于那个团体的人听来,这种话语往往毫无意义。
③ 重要性
1、保持敏感(即善于察觉前象征)
成人中也有一些人不但能保持这种敏感,还能使它随着年增长而变得更为精密。我们称这种人为有“直觉”,或是“异常机灵”。他们有本领解释说话者的声调、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其他各种表现其内心状况的征兆。他们不但留心说话者说些什么话,还留心说话者是怎样讲的。
相反,凡是每天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去阅读书面文字的人,如科学家、知识分子、簿记员等,往往只注意言辞的表面意义,而对别的一概比较容易忽略。倘若有位小姐要这样的一位先生吻她,她往往非得直说出来不可。
2、不要忽略前象征的重要性
导致不通人情
假设我们的车胎泄了气,我们把车子停在路旁进行修理。这时一个外表看上去不很聪明但态度异常友善的青年人看见了,就跑过来问道:“车胎跑气了?”倘若我们硬要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他的话语,我们会觉得他傻不堪言,而给他一个不客气的回答:“你没长眼吗?你这笨牛!”倘若我们不管他说的是什么话而领会了他的意思,我们就会对他这一善意之举报以同样友好的态度,而他也许就会在帮我们换车胎了。至于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不直说“我很乐意为你效劳”,那是因为人们只有在听到彼此的心声确认对方喜欢自己的情况下会信任对方,才敢直接表达。
否则会导致语义学的洁癖
我们的语言不能只局限于对别人陈述事实和向人询问事实,我们所说的话不可能完全是一字不差的真话,否则,倘有必要,我们会连“今天碰到你十分高兴”这样一句简单的客套话都说不出来。一般特别爱吹毛求疵、自命为学问渊博的人士,常常说我们应该“讲真心话”“说话算数”“言之有物”,而这些自然都是不可能完全实践的规定。所以,不知道语言的前象征用法这一现象,在受过教育的人中出现较多,在没有受过教育而常凭直觉去感受这些事物的人中反倒出现较少。
或者会觉得大家都虚伪,导致对世界的悲观主义
我们之所以会对世界、人类和民主政治抱有许多悲观看法,至少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我们无意中把象征语言的标准应用到前象征的言辞上去了。
3、抽象化
(1)介绍
抽象的阶梯:
image.png(2)怎么做
① 删去特性
抽象化(删去特性的过程)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简捷方法。
例如,数学符号是数字抽象化后的抽象化产物(其抽象层级更高)。
② 操作性定义
科学界有一种“操作性定义”之说,用物理学家布里奇曼的话来说就是:“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进行实际操作,由于测量长度的方式是固定的,“长度”的概念即可就此定下。我们通常所说的 概念
其实就是一组操作行为,一组操作行为也就是概念的同义词。”
日常生活中操作性定义的最好例子莫过于食谱,每样菜用什么料、每样料用多少合适、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有详细说明。偶尔研究一下食谱,亦可增进我们说话的清晰度和可检验性。
(3)好处
现在流行一种趋势,每逢说到“不过是一抽象名词而已”“,总是对抽象名词抱持一种轻视态度,这种态度固然可以理解,却也是种不幸的现象。沿着抽象阶梯一层一层地上升显然是人类特有的种能力,没有这种能力,我们也就不可能获得哲学和科学上的见解。
(4)坏处
① 抹杀了特性
抽象出的“壶”变成是彼得所记得的一切壶的共同特征。无论约翰的“壶”和彼得的“壶”之间的差别如何微小,两者之间总还是有差别的。
② 导致不公
美国最高法院有九位大法官,如果他们眼中的“公道”总是代表完全一样的东西,那才真是怪了!
③ 导致偏见
倘若我们对抽象化现象如此麻木,我们脑子里代表现实的图画便会成为一幅完全表示不出任何真实“地域”的“地图”,而变为个虚构的世界。在这个虚无缥缈之乡里,所有的“上海人(或河南人)都是好(或坏)的。
我们要注意抽象化过程,充分认识到言辞对于任何事物都无法“尽言”;抽象阶梯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我们了解并不断地注意到抽象化过程,由此亦可减少或摆脱对人对事的偏见。
(5)如何判断一个抽象化名词的好坏
① 判断标准
检验抽象名词的标准并不是它们的抽象阶层“高”或“低”,而是能不能从它们推引到较低些的阶层。
避免“空中楼阁”的抽象化名词
② 例子:
““红”字是什么意思?“一种颜色。”什么是颜色?”
“那是许多东西的一种性质呀!“什么是性质?”
“喂!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已经养成(沿着抽象阶梯向下降落到低些抽象阶层)这种习惯的人会这样回答别人:
““红”字是什么意思?”
“哦,下次看见好些汽车停在十字路口,你可以留意看一下对着它们的灯光。或者你也可以去消防队看一下他们的卡车漆的是什么颜色。”
(6)用抽象化语言时,怎么做到更好?
① 用抽象语言时,做到言之有物
1、不要只是抽象
倘若我们想要谈论抽象阶层,他们就并不只是“空口说白话”,而是言之有理。
比如杰斐逊与林肯和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在谈论民主时都做到了言之有物。
我看毛选的时候,老毛是真的做到了,既有理论水平(虽然不是特别高度的思想家),但更难得的是也有实操的具体。
2、可以从抽象降到具体
比如对方说“让我们在社会上重建人文关怀”,我们就可以反问道:“你的意思是什么?你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经常这样自问或反问他人,就会在这个日益喧闹的世界上减少大量没有意义的陈述。
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十分注意防范的思想,就是那种永远离不开高级抽象阶层,永远不能指向抽象阶梯下面的低级阶层,由此转到外向世界的思想。
② 抽象、非抽象之间,两者兼得,并切换自如
1、两者兼得
不要停滞在某种固定的抽象阶层上一有些停在高的阶层上,有些停在低的阶层上。
有几种精神病人的“抽象化过程受到阻碍”(约翰逊之语),同样患着不能升到高抽象阶层的毛病。他们会把无关紧要的小事一件件讲个不停,却从来不会把它们聚到一起,得出一个结论,使那些事实能有一种意义。
就像女人的唠叨。
老是停滞在较高的抽象阶层上也会使人心理不正常,因为倘若我们只管乱画地图而不问实际地形如何,就会不可避免地引发妄想。
就像男人的纸上谈兵,空谈理论不联系实际,陷在虚拟的世界里自嗨。
2、切换自如
好小说家和诗人的作品也能体现出这种高级抽象阶层与低级抽象阶层之间经常不断的相互作用。
一个伟大的政治领袖也是能够经常在高级抽象阶层和低级抽象阶层之间来去自如的人。比如,许多使国家民族得到幸福的大政治家,却能用种种方法同时达到高级目标(“自由”“统一”“公道”)和低级目标(“提高购棉价格”“增加纺织工人工资”“司法改革”“土壤保护”)。
即是理论家,也是实干家。
三、字义
1、外向意义 与 内向意义
(1)介绍
从这里起,我们在讨论字义时就必须开始使用几个专有名词:一个是外向意义
,也叫本义
(denotation);另一个是内向意义
,也叫转义
或含义
(connotation)。
(2)外向意义是不同的
简单来说,一个声音的外向意义,就是它在外界里所指代或表示的东西。也就是说,外向意义是不能用言辞表达出来的,因为它就是那个字所代表的东西。想要记住这个定义有一个简单方法:每次有人要你说明一个字的外向意义时,你只需一手捂着嘴,一手指着那样东西即可。
但是,比如同一台电脑,过了一天(甚至一分钟)就不会再完全相同,因为一件物品慢慢地损耗、变化和毁灭的过程是始终不断地都在进行着的。虽然我们可以说一个字的意义在一分钟或者再过一分钟后变得极少,但我们却不能就说它一点不差,完全相同。
拓展:外向意义的测量不光是感觉,有时候还得靠仪器
我们的感官虽然不够用,可是有了仪器帮忙,也能告诉我们许多事情。
所以我们必须经常用显微镜、望远镜、速率计、听诊器、地震计等仪器来发现和记载我们的感官不能直接记录下来的事情。我们之所以湊巧能看得到觉得到某些事情而看不到觉不到另外一些事情,是受了我们神经系统特征的限制。
在现代生活里,倘若单靠感官,世界上的事情至少要有一半应付不了。正是有了机械设备来强化我们的感知能力,我们才能在高速上不超速,才能计算出每个月要交的水电费。
因此,我们经验里的“物体”并不是“东西本身”,而是我们的神经系统(虽然缺点很多)与神经系统以外的东西互相起的作用。
(3)内向意义会导致不同的理解
① 会导致的问题
内向意义与外向意义很重要的一点区别就在于:倘若一句话有外向意义,争论可以有结束,双方也可达成一致看法;倘若一句话只有内向意义而没有外向意义,我们就可能而且常常会争论不休。这种争论的结果只会造成无法调解的冲突。在个人之间,它们会破坏友谊;在社会上,它们常会破坏团体,形成水火不容的派别;在国际间,它们会使紧张的局势更加紧张,以致成为和平解决的障碍。
(人类一在对内向意义的理解上出现偏差,往往会在实际生活中造成悲剧性的后果:究其实质,语言本身可能就是悲剧的根源之。)
② 可惜,无法避免
偶然间,他也常常不禁满腹恼恨地注意到,一个字“在不同的人那里有时会有不同的意义”。可是他认为,只要大家肯多查查字典,找出各个字的“真正意思”,就可以补救这种情形。不过他也知道,大家都不肯多査字典(至少别人就不会比他更勤快,而他自己自然也是不大用字典的),因此他便觉得这里又多了一个“人类天生就没出息”的例证。
我们即使请一群词典编纂者组成一个委员会,建立一个严厉的独裁机构,在每家报馆、每户人家的电话筒里都派一个检查员监察,我们还是无法使大家用同样的方法去用字。所以,想要让每一个字都有一个意义,实在是没有必要。
(4)结论
没有一个字能有两次意义完全相同。
2、所以,决定一个字词的意思是前后文
(1)为什么
既然外向意义做不到一致,内向意义又做不到人人统一,所以:
解释字义必须以整个前后文为基础。
我们对一个字在事前所能知道的,只是它“差不多”的意义。那个字说出口后,我们才能根据它的言辞和具体的前后文去解释它的意思,然后再按照我们的解释去采取。
我们之所以能学会说话,就是由于我们在听到别人发出某些声音时能够察觉到同时有什么现象发生总而言之,由于察觉到了前后文,因而能够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意义。
所以,我们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都是基于上下文。
(2)前后文的种类
① 言辞中的前后文
假设你从未听过“木笛”这两个字,有一天有人谈话,其中有下面这些句子:
他从前是本地玩木笛玩得最好的一个人。…每次演奏到第三乐章的木笛部分,他总是十分兴奋…有一天我看见他在乐器店买一个木笛上用的新簧片……自打玩起木笛他就再也不喜欢玩长笛了,他嫌长笛容易,不好玩。
我们原来可能并不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可是听了这番话,就会逐渐明白它的意思。从第一个句子里,我们知道“木笛”是玩的,所以它不是游戏就是乐器。第二句指明了它不可能是游戏。之后每多听一句,木笛的意思就会变得更集中一些,直到我们最后得到一个相当清楚的概念为止。这就是我们怎样从言辞的前后文(即言辞与其周围言辞的关系)学到字义的例子。
② 实践生活中的前后文
但是,即使没有言辞的前后文,我们也一样可以从具体的和社会的前后文里学到字义。如说,你和朋友去玩足球,一边踢一边跟在球后面跑。你的朋友说:“你还不知道怎样盘球,我来教你。”“盘球”这个名词只消说过几次,你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你把球踢给你的朋友,他说:“这一下传得好。”你就又知道了一个新字。要不了多长时间,由于亲身经验,你就会知道“顶球”“射门”“越位”等名词的意思。要你下定义,你不一定会,可是应用起来,你却绝对不会出错。
(3)启示
① 不要忽略上下文
1、导致断章取义
因此,很显然,在解释字句的意义时,忽视前后文是一种愚蠢行为。在最严重的情形下,它很可能会变成一种恶毒的行为。某些故意危言耸听的报纸,往往会从一位名人的谈话里,不顾前后文抽出几个词来,给人造成一种完全错误的印象。这种“断章取义”的办法在国际宜传战中用得极多,在商业广告上也不能避免。
2、导致不懂装懂
可是在目前的情形下,我们却都有一种倾向,只要遇到一个听起来像是很熟的字,就认为自己已经懂了,其实却并没有真正了解。这样我们就容易乱猜别人的话,硬在里面找寻并不存在的含义。
很多人读《论语》等古典著作就存在严重的望文生义。
② 我们需要主动地收集上下文
我们必须根据它的历史背景:生活状况、当时的思潮、流行的偏见、起草宪章的人可能有的利害观点等来研究它。无论怎样,1790 年“美利坚合众国”所代表的领土大小和文化,与今日“美利坚合众国”所代表的有很大不同。在一些非常重大的问题上,我们所要查究的各种前后文(言辞的、社会的、历史的)的范围会十分广泛。
③ 联系实际、不要抠字眼
研究语言的方法就是只关注语言本身,对于这一错误观点,学校里讲授语文、作文和演讲术的方式似乎应负很大责任。我们之所以要注意抽象化过程,是因为把研究语言当成只是考查读音、拼法、字汇、文法和句子结构的人实在太多。
但是我们从日常经验里知道,学习语言并不单单是学会一些字词。学习语言更是要将字词与它们代表的事物正确地联系起来。
许多人都盲目地相信逻辑能够减少人类间的不少误解。虽然根据共同的经验我们都知道,常爱夸自的话语合乎逻辑的人,往往也是我们认识的人中最难相处的人。只有像在数学里或科学这种学问里,大家对于语言所代表的事物都已经有了先决的、严谨的协议用逻辑得出的结论オ会得到大家同意。但在我们的朋友、事业上来往的人和偶然相识的人之间一一有的是天主教徒,有的是基督教徒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神秘主义的感情用事者,有的是运动迷,有的除了赚钱别的什么都不感兴趣一一大家只有极其模糊的语言上的协议存在。因此,虽然我们自己往往并不觉得,但是在平常的会话里,我们经常都是一边在和别人谈论,一边也在学习他们用的字词。一般聪明而机敏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当然也有特例,除了在数学和别的已经有或者可以达成清晰的语言协议的学问里。
3、字典应该怎么做?
所以说,倘若我们认为字典上的定义能够将一个字完全解释清楚,我们就会大错特错。
(1)不应该
① 脱离现实
字典上的定义往往只是另外用一组字来替代我们所不认识的字,这只不过是掩饰了我们并没有能够真正理解其所代表的事物。一个人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外文单词,查了下字典,知道它的意思是“莺”,就不再向下追问了。“莺”究竟是什么?长什么样子?他一点也说不出来。我们并不是只要咬文嚼字就能真正了解人生和字宙,我们必须与文字所代表的实物发生接触才行。字典上的定义反倒让我们能够将自己的愚隐瞒起来,不给自己和他人知道。——休斯(H.R.Huse)
研究语言行为(language behavior)时应该考虑的中心问题是语官与现实、言辞与非言辞之间的关系。除非我们能够了解这一关系,否则我们就会遭遇勉强解释言辞与事实之间微妙的关系,胡言乱语,进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虚构的幻想世界这一严重危机。——温德尔·约翰逊(Wendell Johnson)
(黑猩猩约西发言道:)“不管你们人类把事物叫做什么名字,我们黑猩猩还是照样享受生活。但对人来说事情可就不同了…你们这些不关在笼子里的灵长类动物把事物起了名字后就会一生都受它们影响。你们看不清楚事情,因为你们在自己与现实世界之间坚起了一道语言屏障。”—— 罗斯・海斯伯格(Ross Heisberg)
(2)应该
① 经可能收集、提供上下文
因此,编一部字典并不就是发表许多权威性的理论,说明什么是什么字的“真正意义”,而是尽可能地将不同的字在过去作家的眼光中代表什么意思记载下来。字典编纂者是历史学家,而不是制定法律的人。如说,几十年前,编字典的人可以说“广播”是“散布”的意思,可是他们决不能在当时就下令指定,若干年后“广播”一定得代表“通过广播或电视等传播方式传递信息”。
把字典看成“权威”,无异于承认字典编纂者有先见之明,这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当我们说话或作,无法决定用哪一个字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字典内记载的某个字过去的意义当作指导。可是我们不应受它的约束,因为新的情势,新的经验,新的发明,新的感情,随时都在迫使我们用旧的字来应对新的用途。
因此,对于解释字义,字典上的定义是一个无价的指南。世界上没有一个字只有一种“正确的意义,可是一旦用到一种类似的情形上去,它却真的可以有一种“正确的意义”。这些类似的情形构成一个“字义区
”(areas of meaning),字典的功用便是它能解释一个字在各种不同字义区里的意义。我们每次看到或读到一个字,就可以考査这个字的前后文和它所指出的外向事物(倘若可能的话),以决定它在那个字义区里占了哪一“点”。
4、拓展:字义构建出言词世界
(1)两个世界
① 介绍
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第一个世界是环绕我们身边、由我们自己直接认识的事物组成的。这个世界非常小,因为它只包括我们真正亲身看到、接触到、听到的一连串事物一一那些不断在我们的感官面前流过的事物。就这个亲身经历的世界而论,非洲、南美洲、欧洲、温哥华、纽约或洛杉矶这些地方,除非我们亲自去过,都是虚无缥缈之乡;迈克尔・杰克逊、披头士、约翰・库切、多丽丝·菜辛这些知名艺人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除非我们亲自见过,也都不过是一些人名而已。我们只要审査一下自己有多少直接得到的知识,就会发现我们知道得实在非常少
直接知识
我们多半的知识都是从亲朋好友、学校、报纸、书本、谈话、演讲和收音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经过语言这一媒介而得到的。例如,我们的历史知识全都是从语言得来的。我们知道从前曾经有一个滑铁卢战役,因为我们的书本上有过这样的记载,或是听到别人说,此外就没有别的证据。做这样报告的人并没有亲眼目睹,他们也是根据别人的报告来写的。这样一步步地推溯上去,直到最后才是亲自看到那场战役的人直接做的报告。因此,我们多半的知识都是从报告,或是报告的报告得来的。我们的政府是怎样组成的?现在印度国内局势如何?城里的电影院在放什么电影?任何一件我们无法直接体验到的事物都是如此。
间接知识
把我们直接知道的或是能由个人经验而直接知道的世界叫做“外向世界
”(extensional world) ,而把我们把这个通过言辞学到的世界叫做言辞世界
(verbal world)。
符号并不就是其所代表的事物;地图并不就是其所代表的地区;言辞并不就是事实。
② 两个世界的差别
这一言辞世界与外向世界之间的关系,就像地图与它假定代表的地域之间的关系一样。一个孩子逐渐长大成人,倘若他脑子里的言辞世界和他在日益增多的经验中所接触到的外向世界相差并不太多,到了成人后,他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对他所发现的现实(新事物)感到惊愕或痛心,因为他的言辞世界早已告诉了他,对什么可以多期望些,对什么只能少期望些。他对自己的生活已经有了准备。可是倘若在成长过程中脑子里存了一幅错误的地图,充满了错误的知识和迷信,他就会不断地遇到麻烦,浪费精力,言行举止像个傻子。他不但不会适应实际,若是他与现实脱节的情形过于严重,他很可能还会落到进精神病院的地步。
问:怎么处理 两个世界的差别?
1、抛弃糟粕
我们每个人都承袭了许多无用的知识、错误的印象和谬见(那些都是我们从前认为是正确的地图),因此我们所学到的总有一部分是必须抛弃的。但是我们由自己文化中承袭到的遗产,
2、防止自己误解了
脑子里装下错误的、与这个世界不合的地图:第一种是别人给我们的地图原本就是错的,第二种是别人给我们的地图是正确的,只是我们自己误解了它们,从而创造出错误的地图来。
四、语言的双重含义
1、日常表达
(1)说明性含义
比如,"猪",就是说明猪这类动物。
(2)情感性含义
① 称呼
譬如说,一提到猪,就有人会想到“嗬!又脏又臭的东西,专在肮脏的猪圈里打滚”等。虽然每个人的情感不一定相同一有人喜欢猪,有人不喜欢猪。
例如,我们可以称“那人”为“那位先生”“那个人”“那家伙”“那小鬼”“那傻瓜”“那狗东西”等,但是所指的却都是一个人,各种不同的称呼只不过代表我们对“那人”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中国的许多商店都爱自己标榜为“老店”,以示老资格,虽然它们的货物并不一定很老。许多电影院都爱起一些冠冕堂皇的名字:“环球”“国泰”“光明”“大华”“中央”“国际”;化妆品爱用能引起人美感的名词:“蝶霜”“双姝”“明星”“蔻丹”“芙蓉”“绿宝”。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可以“敬禀”“上呈”“奉告”“传达”“通知”“示知”。
② 声音
有些人从来不问别人对他讲了些什么话,因为他们只对语言的声音给他们带来的那种温柔感觉感兴趣。就像猫狗喜欢有人抚摸它们的毛一样,也有些人喜欢每隔上一段时间,就有人用语言去抚慰他们一番,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满足感官的方式。
③ 重复
重复同样的声音能够产生感动人的力量。
④ 面对面
另一种唤起感情的方法是直接和听众或读者谈话。收音机和电视里的播音员最爱用这种方法。
(3)启示
① 日常表达时,需考虑情感性含义
(正如上面的”猪“的例子)正是因为有这种种情感存在,我们在某种情形下应用言辞时才能不顾它们的说明性含义,而只问它们的情感性含义。
② 道德高尚的人内心未必
做会亵渎神明。但是,我们别的禁忌之言并不完全和迷信有关。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之所以不许人用有关生理或性的“脏”字,可能是因为我们内心里虽都存有某种情感,私下却感到惭愧,甚至对自己都不愿承认,因此我们才会恼恨那些会使我们想到那种感情的是说,有些“热衷道德”的人之所以会竭力反对“龌龊”“下流”的书籍和电影,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内心特别纯洁,而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特别病态。
(4)弊端
① 偏见
在许多美国人心中,“共产党”一词同时有以下两种意思:“相信共产主义的人”(说明性含义)和“应该关入监狱或驱逐出境的人”(情感性含义)。
怎么办?
在有些比较容易引起强烈偏见的问题上,我们有时不得不采用迂回婉转
的说法,以免产生偏见。例如,我们称演戏的人为“剧人”或“演员”,而不叫“戏子”;称理发的人为“理发师”,而不叫“剃头匠”,称开汽车的人为“司机”,而不叫“汽车夫”。我们之所以要用这些好听些的名词,是因为另外那些比较率直的名词不但带有很强的情感性含义,而且容易引起误会。
所以,我们要想增进自身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就不能专靠加强我们对语言的说明性含义的认识,而是还得依靠社会经验,在不同的情形里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和阅读文学作品等方法,使自己对语言的情感性成分能有更加深切的了解。
所以学一门语言不光是语言本身,还要了解对方的文化。
拓展:迂回婉转是骗人吗?
有些头脑简单的人认为我们这样做不过是在用好听的名称去骗人,这其实是不对的。真正的原因是那些旧名词充满了传袭下来的偏见,我们一用它们说别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过去人们对他们的看法。如说,新中国以前“戏子”的社会地位很低,称一个演戏的人为“戏子”,可能会被视为是种侮辱。“剃头”在历史上也有不愉快的含义,所以也得换一个比较文雅的新词。
读者朋友想必都知道,有些自命不凡的人相信“做人应该坦白”“直言无忌”。所谓“直言无忌”(用“直言”这个名词的人,本身就已犯了第二章中所说的对“正确的名词”的迷信),通常是指用一个有着最坏、最不愉快的含义的名词去称呼某人或某物。作者常常觉得奇怪:怎么会有人能够做了这样一件卑鄙的事情还自觉坦率到处标榜自己?
2、文章著作
(1)事实
即陈述事实。
假如我们想要指导他们使他们的思想和行动能够变得聪明些,我们显然不会愿意用不合理性的方法去感动他们。假如我们想要指导别人去过一种更好的生活我们所用的方法必须要能引起他们高雅的情感。
例如许多最伟大的作品,如圣经、佛经、孔子的著作、约輸·弥尔顿拥护言论自由的文章(《论出版自由》)和林肯主张民治、民有、民享的那篇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词等。
(2)情感
有用的传达(情感的)方法中,因为它们能够很快地唤起我们的印象,使我们无须另创新。
① 修辞
好的修辞可以使一个句子听起来或读起来非常悦耳,很容易打动人,为此我们有时甚至会不惜颠倒或歪曲文法。
1、隐喻
比如,春风徐徐吹来会给人好感,美丽的姑娘们柔软的嫩手也会给人好感,所以有些诗人便会写道:“春天招着轻盈纤柔的手”。这就是我们之所以会有隐喻的基本过程。隐喻并不是一种“修饰”,它们是直接表现我们感想的方法,只要我们有强烈的感情要表现,就会有隐喻出现。所以在原始人类、民间、无知识者和小孩的语言里,以及戏剧界、流氓和其他比较贴近生活的行业的俚语里,隐喻特别多。
例如,我们每次讲到“床头”“山脚”“桌面”“桌腿”“椅背”“主流”“支流”,就是在用隐喻。政府“压榨”人民,民生“枯窘”,贪官“横行”,所以要“摧毁”旧政府,“建立”新秩序。甚至是在最没有“诗意”可言的报章经济栏目里都有不少隐喻:货物“滞”销,市场上陈货“充溢”,似已达“饱和”程度,××帮“吸进”黄金,×帮大量“吐出”,物价“上涨”“下跌”,经济“圈”内十分注意…这种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2、直喻(比喻)
略
3、拟人
日当空”“海啸地震”。普通修辞学书上把这种“将没有生命的东西描写成有生命的”现象称为“拟人化”(personification)。其实,如果我们说它是“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不分”,反倒会更容易让人理解些。
② 典故
另外一种传达感情的方法就是典故。
家庭笑话往往来自一家人生活中的事件和回忆,外人乍然听到不易理解,一定要有人解释给他们听才行。出自古典文学的典故往往要用注解,否则外行人就无法欣赏。可是只要有一群人,无论是一家人还是属于同一种文明的人,有共同的回忆和传统,他们就可以将典故用作一种非常精巧而有效地传达感想的方法。
因此,每一种文化里的青年人都得研究他们自己的文学和历史原因之一就是,只有这样他们オ能去理解并参与自己群体内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3、运用
(1)控制社会
① 介绍
假如我们只想要别人某些事(不管他们心里会怎么想),我们就会不择手段想尽一切方法去吸引他们。
他们都在想影响我们的行动。这种想用言语来控制、指导并影响别人未来行动的努力,可以称为语言的指示性用法
(directive uses of anguage)
倘若我们想用指示性语言去指示别人,这种语言显然决不能是笨拙或无趣的。要想影响我们的行为,它必须应用语言里所有的情感性成分!有韵味的音调变化,音韵和节奏,喜吠和怒狺,极能感动人的言辞,不断的重复等等……若是没有意思的声音能够打动听众。
可是我们有时也会感觉到,语言本身的力量不够感人,无法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所以我们就会使用许多种非语言的感动方法来弥补指示性语言的不足。例如招呼人的手势。
拓展:指示性言辞
在早期文明里,要使别人按照某种规范行动,主要方法当然是实际加之于身体上的强迫举动。
可是人类定是在有历史后不久就已发现:用语言一一指示性言辞一一也可以取得同样的控制效果。
指示性言辞有两种方法:
1、靠约定而成的惩罚机制(无情感色彩)
我们常常规定,凡是无视这些指示的人都要受罚,在其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的情形下,甚至可能要受酷刑或死刑。
国家宪法、团体章程、法律合同和就职言使用的大都是这种语言。那些看上去无比复杂的法律,事实上只是将历代累积编纂起来的指示性语言加以系统化。法律是一个社会用了最大的努力使人类能够按照固定标准而行动的一种工具。
2、靠自律(有感情色彩)
结婚时的盟誓,教堂里的坚信礼,就职时和入会时的仪式,也都以这种语言为主。
② 具体做法
1、广告
对于广告本身,作者并无反对之意。广告可能是形成一般人日常生活习惯和文化的最大的语言力量之一。它对一般人的外貌、态度、经济生活、健康、艺术见解,乃至道德行为都有深刻影响。
我们不赞成广告的一点,是它促进了读者对言辞和别的符号的病态反应。
2、政治竞选
各大政党竟选时的政纲往往都非常空洞。喜欢讽刺的人甚至说这些政纲“对各种人可以有各种不同意义”。
3、政治宣传
希特勒曾经说过,宣传的功用就是要使人能够把平常必须是在暴怒情况下才做得出来的事情,冷静镇定地完成。
4、公益
募款赈灾活动中使用“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类诉诸情感的话语。
5、凝聚力
畅谈爱国热情时,激起我们爱家庭、爱朋友、爱民族的情绪。
③ 如何正确得当的使用”指示性言辞“
有些人认为广告和政治传都是专以“诉诸感情”为能事的指示性言辞,因此很是反对这两者。这种过虑完全没有根据。因为指示性语言若是没有某种刺激情绪的力量就会一点用处也没有。
所以,每一个用指示性语言作出或明或暗允诺的人,都有道义上的责任,必须尽力确保其有足够的把握一一世界上不存在百分之百的把握以免在他人那里引起无法实现的期望。
对所有的指示性语言来说,重要的问题是:倘若我照你所说的那样去做,结果是否便能如你所允诺的那样?倘若我接受了你的哲学,我的内心是否就能得到平和?倘若我投了你的票,你上台后我的捐税是否就能减轻?我用了迷人牌香皂,我的男朋友是不是就会再来找我?
可是,倘若你所用的指示性言辞不尽可靠,将来的变化和你所允诺的不同一一我们虽然照你所说的做了,却仍然得不到满意的结果:捐税没有减轻,内心没有得到平和……就很不对了。
人类之所以能够相互合作,聚集成一个社会,全靠他们相互间的信心。失望一次,这种信心就会多少有一点亏损。
五、报告、科学、文学
1、报告的语言
(1)少推测
所有的推论都有一个相同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根据已经观察到的事物,对并不直接知道的事物所作的结论。推论的优劣程度通常取决于报告内容或观察来源的优劣及推论者自身能力如何。
做一番推测,他的推论就很可能会是完全错误。要谨慎。
(2)少判断
① 介绍
所谓判断,就是指作者对他所描写的人、事、物所有赞许或不赞许的表示。
如,一篇报告文不宜说:“那位参议员态度固执,十分倔强,不肯合作”,或者“那位参议员勇敢地固守他的原则”,它一定得这样讲:“那位参议员是唯一投票反对那一法案的人”。
判断下得太早,往往会使我们看不清楚近在眼前的事物。
我们在和各种不同的人谈话时也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倘若你是在听乡下老太婆讲故事,你就会发现,她讲不上几句话,或者最多等到讲完一个故事时,一定会下一个结论:“好心有好报”“老天有眼”“罪过”“活该”。与之相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说话时自行下结论的情况就比较少见,他们更多的时候都是在陈述事实。
② 怎么做
我们的文章里就算不容许明显的判断插足,也免不了会有含蓄的判断钻进来。
③ 好处
- 我们让读者自己下结论,从而也就让读者参与了这一传达行动。
在写给大众看的杂志里,极少会有作者依赖读者自己的能力让他们自动获得结论。为了不让读者“费心”“劳神”“伤脑筋”,作者们总是直接就替他们作出判断,越是低级的杂志,这种现象也就越明显。反之,“高级”杂志的趋向却是更多地依赖读者自身进行思考。当事实看上去“一目了然”的时候,它们就不下判断或者每下一个判断,必定会提供相当多的事实,以便读者若是愿意,完全可以自由地另下判断。
- 一个能把事实正确地讲出来的报告,往往会比直截了当的判断更能感动人。
④ 拓展
先前已经注意到的事实。许多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常常不到老师规定的长度,因为他们只写了一两段就把全篇意思都说完了,这一点读者朋友想必都很熟悉。他们之所以会写不下去,是因为他们在头两段文字里下判断太多,所以后面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若是他们不是一开头就下结论,而是先讲看到的事实,绝对不会有写不长的困难。
(3)勿偏倚
故意挑选材料使读者对所貨的题目产生好印象或坏印象这一过程就叫偏倚。偏倚的文字虽然并不发表显明的判断,但却故意使得读者无法避免作出某些判断,所以与报告有很大不同。
想要写得公平的作者,可以设法在同一篇文章里同时向好坏两个方面偏倚,并力求做到双方平衡。像这样练习貨报告文、偏倚的报告文、向两边偏倚的报告文,几个星期下来,就会增进我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并可帮助我们看出别人的文字里观察事实是否准确。若是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感觉出事实与判断、事实与推论之间的不同,那么面对有些人出于自私目的故意煽动起来的一阵阵狂热的论,我们也能变得比较镇定一些。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每个人的经验都会先由他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背景选择节略一番,因此我们大家(包括报社记者和编辑在内)所得到的经验都是一开始就是“偏倚”的。所以绝对的无偏倚也是做不到的。
没有偏见也就没有看待世界的方式。
但发现自己的偏见是智慧的开端,摆脱自己的偏见是自由的源泉。我们若是带着偏见就无法做到公正,进而也就无法提供一幅恰切的地图。
2、科学的语言
报告的语言发展到最高限度,就成了科学的语言。
科学语言是帮助我们完成生活中必需工作的工具,但却无法表达出我们在生活里的感受。
拓展:
当科学家们能够做到不受金钱和政治势力干涉可以自由地工作时,换句话说,当他们能和世界上做着同样工作的人自由地把知识集中在一起,根据独立得到、自由交换的观察结果,互相考查彼此的地图是否正确时,他们就会取得极快的进步。由于他们拥有非常多元而且外向的观点,因此,他们也就会比其他任何人更不易受到固定规律和无聊问题的烦扰。科学界人士的谈话和作里充满了承认自己愚昧、声明自己知识有限的词句,这一点从传统观点来看似乎很是矛盾,可是从新的观点来看却很容易理解。
3、文学(与艺术)的语言
(1)功用
① 逃避现实
略
② 维持心理健康
常有人说,诗歌是帮助人维持心理健康的工具。肯尼斯・伯克则称诗歌是“为生活做准备”。
对于因为个人愿望不能实现而愁得生病,或是因为小的刺激和过分不安的心境而终日烦恼,却又无法从文学或其他艺术中寻求内心的力量和宁静的人,我们岂不是也可以说,他们对人类适应环境的资料只利用了很小一部分呢?
有些人一看到这条原则就立刻联想到:倘若文学是种维持心理健康的工具,那么许多心理上不十分健全的天オ的作品,岂不就应看成是不健康的文学,摒弃不要?其实不然,有些心理上异常不宁的作者,就像中国的屈原、英国的雪菜等,所发明出来用以“包围”自己的情境的“象征策略”,可以说是价值极高。他们制出强有力的药剂来对付自己的病症。假使我们现在正在忍受同样的痛苦,这些药剂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并且它们还有抗毒作用,万一我们日后遭遇这种痛苦,也好早有心理准备。
③ 丰富人生体验
“一个人只能有一个人生”这句话是不对的,倘若我们能够并且也愿意阅读,我们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度过许多个、许多种不同的人生。
因此,说实在的,读过好的文学作品的人,要起那些不能或不愿读好的文学作品的人,其人生经验要丰富得多。读过《红楼梦》的人,就像曹雪芹再世一样,经历了人生的风流繁华、悲喜哀乐。
“在书本里过别人的生活”,用比较正式的术语来说就是“象征性体验
”(symbolic experience),有时也叫“间接性经验
” (vicarious experience),
拓展: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成熟的读者?
一个读者能否把自己当成故事里的角色,一半得看这个故事成熟的程度,一半也得看读者本人成熟的程度。
一个成熟的读者可以象征性地体验到做一个中国农妇、罗马皇帝、19 世纪早期的诗人、古希腊哲学家、优柔寡断的丹麦王子,或是一个财产被人侵吞的墨西哥佃农的种种滋味。他能象征性地体验到谋杀犯罪、宗教热诚、破产、失去朋友、发现金矿或新的人生哲学,以及蝗灾过后那种凄寂的心境。每增多一种新的象征性体验,就表明他对世间人事的见识又丰富了一些。
一个不成熟的读者,看了通俗文学作者描写的用来哄骗一般人的少数几个角色(几乎全是年轻漂亮风流倜傥的男子,容貌美丽家境富有的大家秀),沉浸于很少的几种象征性体验中(爱、爱、爱,最后还是爱),感到十分满意,这种人就是读一辈子从书或公共图书馆那里弄来的流行小说,他本人的知识和同情也不会有丝毫显著的增进。
而且,我们之所以会认为有些人“不成熟”,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无法恰切地应对失败、悲剧或是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一件不乐意的事情。甚至是在象征性体验中,这种人往往也无法忍受“悲苦的结局”。所以在大众文学里,一般人都爱看“大团圆”。即使情节悲哀的故事。
④ 促进(积极的)合作
文艺能扩展我们的同情心,使我们愿意合作。
科学也能促进合作。世界上似乎只有一个动机可以强大到逼迫我们去运用所有的技术力量,那就是“确保国防安全”的欲望。
但是,要将科学方法应用到那些现在仍被迷信控制以致未来灾难不可避免的学问如政治学和经济学上去;我们还要运用艺术和文学感动人的力量,使我们野蛮的意志能够受到文明的感化。我们不但要能在一起工作,我们还得积极地想在一起工作才行。
(2)怎么创作好的文学
把自己的经验用适当的符号表达出来,再将其整理成一个首尾一贯的整体,是一种综合性行动。一个伟大的小说家、戏剧家或诗人,就是一个将许多广泛的人生经验完美地综合起来使它们有种秩序的人。
作家借助语言将其经验和态度整理出来,从而在读者心中产生作用,使读者也能把其个人经验和态度略事整顿。经过这番整顿,读者的内心也就可以变得略微整齐些。这就是艺术的目的。
依赖于共鸣。
4、报告、科学 vs 文学
① 关于“了解”的不同
提起的各种不同抽象阶层的谈论。我们所谓的“了解
”,事实上就是要使世界给我们的印象能有一种秩序。
-
当我们说一个科学家“了解”某样东西时,也就是说,他已将其在客观的、描述的、推理性重些的抽象阶层上观察所得的结果,整理出一个可以应用的系统,归纳出几条有力的原则,使各个抽象阶层相互间都能发生联系。
-
当我们说一位伟大的宗教领袖或哲学家“理解”人生时,也就是说,他已把他的观察所得整理成一套见解,用非常普通而有力的指示表现了出来。
-
当我们称一位小说家“了解”任何一部分或全部人类的生活时,也就是说,他已把他在许多不同抽象阶层上观察所得的结果特殊的、具体的、普通的、普遍的一一按次序整理起来。
② 文学 比 报告、科学 更具特性
让我们考虑一下报告和科学文字的一个缺点吧。老张和陆小姐的恋爱,与小王和陈小姐的恋爱不同;小王和陈小姐的恋爱,与老周和洪小姐的恋爱不同老周和洪小姐的恋爱又与老杨和曾小姐的恋爱不同。以上各组恋爱的情况都是独特的、自成一家的,没有哪两组恋爱会完全相同。事实上,就算是同一对情侣的爱情也不会每天都完全一样。科学想要找寻的是适用范围最广、普遍性最大的定理,所以它只会从这众多情形里抽取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与其相对,每一个恋爱的人则只注意到自己的感觉与众不同,我们大家都知道,每一个有情种都以为他自己是世界上第一个如此痴情的人。
③ 文学 比 报告、科学 更重情感表达
事实感动人与语言中别的感动性成分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使用后者时,作者或说话者是在表达自己的感情。使用前者时,作者或说话者则是在“压制自己的情感”。
(还s拿上面“恋爱”的例子)怎样才能把这种不同的感觉表达出来呢?在这一点上,语言中的情感性用法发挥了最大的作用。我们对许多过去的经验有无数种不同的感情,那许多感情间的差别实在是太过精细巧妙,无法报告,只能表达。
我们想要表达的情感有时是如此细巧而复杂,以至于很难用几行散文或诗歌来加以表达。所以作家们有时必须写整本的书,把他们的读者引过了一幕幕的布景、情况和事变。
文学是情感最正确的表现,科学则是一种最正确的报告。诗歌将语言里所有情感性的成分压缩成种种节奏精巧非凡、变化无穷的格式,因此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效率最高的表情语言。
六、分类
1、介绍
我们把事物叫做什么名字、在哪一点或哪条线上将两种不同的东西分开,会根据我们的利益和分类目的而定。
譬如说,许多人都分不清各种鱼,像鱼、鲤鱼、扁鱼、青鱼乌鱼、带鱼等,往往用一句话“它们都不过是鱼,我就不喜欢鱼”就把它们都包括进去了。然而,对一个爱吃鱼的人来说,上面这些就很有必要。
因此,当我们替各种东西取名字
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给它们进行分类
。
2、弊端
(1)产生偏见
“犯人总归是犯人,有啥办法”。
若有人和这种人争辩,指出有些犯人是冤枉入狱的,有的还在狱中写出伟大的作品(文天祥不就是在狱中写成《正气歌》的吗?),他们往往会说“当然有例外了”,
然而对于至亲好友,他们却又另有一番解释:“我从未想到他们也是犯过罪的,他们是我的至亲好友。”换句话说,即使有过亲身经验,他们脑子里幻想的“犯人”还是丝毫不变。
双标阿。
(2)存在利益之争
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部门与美国医师公会,就行医究竟是“职业”还是“营业”发生了一场争执。美国有些法律禁止任何团体“限制别人贸易”,医师公会想要不受这条法律束缚,就坚持说行医是一种职业。反托拉斯部门想要制止某些与行医有关的经济习俗,因此坚持说行医是一种营业。双方的拥护者都互相责备对方歪曲字义,连简单的英语都不懂。
行医是“职业”还是“营业”?开学校是不是“营业”?吹口琴者是不是“音乐家”?阿司匹林是不是药?平常解决这些争端的办法是查字典,看看这些字“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另一个常见的做法则是查阅过去法庭的判例和相关的各种学术论文。然而,最后的决定并非出自过去的权威,而是要看一般人的需要是什么。
总之,哪些分类法能够产生社会需要的结果,社会便会把那些分类法视为“真理“。
3、好处
(1)有的放矢
分类的方法可以决定我们对分类中的事物应该抱有怎样的态度、采取怎样的行动。
比如之前没有人提出过别的办法可以叫人不致触电而死。可是一经分类为“电”,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人们便对闪电得到了一些控制力。过去人们认为有几种病是“鬼魅附身”,一定得用各种稀奇古怪的符箓咒语来驱邪逐怪,这种种方法并不一定能有成效。可是自从把这些病症归入“细菌传染”一类,就有人想出适当对付的方法。
七、二元 / 多元 价值观点
1、介绍
一面是“无产阶级思想”,另一方面就是“资产阶级思想”。这一只用两种价值(正负、好坏、冷热、爱恨)来观察一切事物的趋向,就叫二元价值观点
。
这种用两个以上的价值观点来观察事物的能力,就叫多元价值观点
。
2、二元
① 例子
1、辩论赛
在训练学生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的公民时,让他们加入一个调查委员会并在里面练习作证,似乎要比让他们按照中世纪学院里的方法以论决“胜负”,要来得更为合适一些。
2、希特勒的种族歧视
希特勒给他的政治制度找到了两个主要名词:“雅利安”,代表切好的东西;“非雅利安”(或“犹太”),代表一切坏的东西。
有了二元价值观点,天然就会需要一个一党制。(既然知道了真理,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听人说错话呢?)。
3、宗教迫害
中世纪审讯“异端”时,凡是“正统者”律释放,凡是“异端者”则一律处死。
② 好处
1、为了生存
原始社会人们的欲望比较简单。通常来说,一个人若是只有一种欲望,就会看到两种价值:(1) 可以满足那种欲望的东西;(2) 阻碍那种欲望的东西。假如我们快要饿死了,在我们的心目中,世界上便只有两样东西:可以吃的东西和不可以吃的东西。
2、为了斗争
再有,在我们作战的时候,我们也会觉得只有接受二元价值观点这一条路可走。在一刹那间,除了我们自己和对手,世界上别的切都不存在。明天的宴会,美丽的风景,关切的旁观者…所有的都不存在。
3、表达感情
可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忽略,在表达感情时,我们不可能完全避免二元价值观点,因为它有深切的“感情”真理在内。
因此,二元价值观点差不多总是以表现情感(即说话和作中的情感性成分)的姿态出现。
③ 坏处
1、蒙蔽
所有二元价值的喧嘈和夸张的话语,都是一种蒙蔽大众耳目使他们不去注意更加切身问题的方法。
它使得无法提升我们准确评价世界的能力。
2、吵起来
譬如说,我们同情劳工,有人却告诉我们:“工会是流氓组织。”这时我们立马就会感到有一种冲动,想要直接回答他“不,它们并不是这样。”这样一来,一场舌战就开始了。
争论使笨人和聪明人成为平等。
3、更对立
相信民主党“完全好”共和党“完全坏”,他就会不知不觉地把对方逼到相反的立场上去,硬说民主党“完全坏”共和党“完全好”。如果让我们与这样一个人进行辩论,我们几乎没有办法不采取与他同样偏激的态度。
④ 怎么避免坏处
1、不要只问”是否“,而多问”为什么“
“里根总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还是一个善于演戏的政客?“瓦格纳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家,还是在发神经病似的乱嘈乱叫?”“网球和棒球哪一样是一种较好的运动?”“支持堕胎的人是杀人犯,还是爱护孩子者?”“反对枪支管制的人是疯子,还是自由的捍卫者?”像这类问题,只允许你在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中挑个,因此,无论你赞成哪一方,你都把自己降低到了与对方同样固执愚蠢的程度。可是,我们若是能够换一种方式提出问题:“你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里根(瓦格纳或网球)?”“你为什支持(或反对)堕胎(枪支管制)?”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朋友或近邻多一些了解。了解了他们的意见和理由,我们也会变得比讨论以前稍稍聪明一些,稍稍多知道一些,或是稍稍公正一点。
3、多元
① 应用场景
1、决策
区分越精细,我们能够想到的行动方式就会越多。这也就是说,对于人生中许多复杂的情形,我们也就更有能力作出合适的反应。
2、民主
说实在的,民主过程中的许多特性都以多元价值观点为前提,
3、科学
科学上使用的语言更加具有多元价值性。对于气候,我们不单是说冷和热,而且还可以按照一个固定的、大家一致同意的比率来说明度数一一华氏 20 度,摄氏 37 度等。
② 怎么变得多元
1、不要非黑即白
我们不妨先给它百分之的真理价值试试看(“一百个工会中有n个是流氓组织”)。
2、开放心态
说到底,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而不是将自己封闭起来。
心态开放的人则常常感受不到外来威胁,故在欣赏自身信念的同时,也能开心怀,接纳其他信念提供的信息。
4、二元 + 多元
结合使用好两者:我们可以把二元价值观点比喻成一把桨。在原始的航行方法中,它能同时用来启动和转向。在当今的文明生活中,二元价值观点可能仍是一种启动工具,因为它有传达感情的力量,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把我们載到目的地的转向工具却是多元价值观点或无穷多元价值观点。
八、制度
1、制度的落后
(1)介绍
过时的制度、习惯和形式仍然继续存在的现象,在社会学上就被称为文化落伍
(cultural lag)“。
因此,我们现代世界上最急迫的问题就是文化落伍问题,其实也就是想用过时的制度来组织一个已经拥有喷气式飞机、超音速、电子和原子的世界而引起的问题。
(2)为什么
① 习以为常
所有的制度都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你只要对自己的制度习以为常,最后就会觉得它是唯一正确而恰当的行事办法。
② 目光短浅
有钱人和一般老百姓都存在目光短浅的问题。
③ 倾向于保护
人都倾向于保护自己的制度,使它们不致受到挑战或攻击。
很可能就是因为各种职业里都有好些人畏惧变迁而起。
这一事实是社会之所以能够稳固存在的基础。
因此,所有的社会制度都倾向于慢慢地发生改变。
(3)怎么解决
① 战争
行为中最有趣的一件事情就是,许多平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一到战时立刻就可解决。实际上,战争也是一种制度,而且至少在现代文化。
不破不立。
2、避免在制度里泯灭自我
但是,假如我们只有制度化的态度,我们最后便会失去自己的个性,对于自己所属的团体毫无能力作出独立的贡献。而且,老是照着极抽象的概括观念生活,抑制(或避免)外向评价,可能也会使我们很难作出恰切的个体调节
(personal adjustment)。
没有养成把制度化的态度和外向地得来的态度区分开这一习惯的人,可能真的会自己欺骗自己。他们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意见里,哪些只是像鹦鹉一般在重复制度化的意见,哪些则是他们自己经验和思考的结果。
九、读书
1、如何选好书
(1)引发更多问题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所给予许多困难、麻烦问题的回答,并没有使生物学的研究停顿,反倒成为近代生物学最大的激励,促使生物学家们更加努力地去研究新知识。弗洛伊德给予心理问题的答案,并没有使心理学就此止步不前,反而拓展了新的研究区域。“巨著”必须能够提出新的而且有得到圆满答案希望的重要问题。倘若“巨著”的结果是使我们停止研究,那便是我们读错了。
有时候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2、如何学习
(1)冷静理性地吸收新知
当一个感情不成熟的人发现了一种可以满足其需要的新知识或哲学系统时,他便会盲目地接受它,把他学得的那套公式整天挂在嘴上。
一个成熟的读者,即使心里对他发现的“巨著”感到又快活又兴奋,也仍然渴望着先将其试验一下:“这些新的、令人兴奋的原则或主张是不是真能那样普遍应用呢?对于许多别的、在文化或历史背景上与我们不同的地区,它们是否同样适用呢?它们是否需要修改、锤炼或校正呢?在特别的情形或不同的条件下,这些原则或态度应该怎样去应用?”当他研究着这种种问题时,他也许会慢慢地发觉,自己所发现的制度仍是那么重要;但他虽然一方面感觉到自身的能力增加了,另一方面却也深深体会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十、经验
1、怎么吸收好经验
① 做个留心人
经验本身是一位非常不完善的教师,因为它并不能教给我们怎样去理解自己的经验。在许多人的心目里,发生一件事情只不过是发生一件事情而已。除非一个人知道要在经验里找寻什么,否则他的经验往往会对他毫无意义。
因此,除非是有人把我们的眼晴打开了,要不我们大家都只会闭着眼睛在世界上乱转圈子。
2、有(丰富)经验的好处
对一个研究科学理论的人来说,任何“琐碎”的事实都可能别有深意。如说,我们研究过表面张力以后,看到一只蜻蜓停在水面上,就是一个值得思考、解释的题目。
他们帮着传递新的思想和感情,拓宽我们的兴趣,增进我们的敏感,我们很可能还是和小狗一样盲目无知。
这也是通识教育的目的。
十一、内心
1、了解自己
(1)为什么
-
为了更好的估量外人外物。事实上,我们估量别人和外界事物时智慧的高低,多半都要视我们自我评价时智慧的高低而定。“认识你自己”这句名言里就包含着这种意思。
-
我们的自我概念越是切合实际,我们的行动便越有成功的可能,我们的决定便越会变得健全。
(2)怎么做
① 不要让别人的判断影响我们
让别人的判断(以及我们心目中认为是他们的判断)过分地影响我们,是我们之所以会有渺小感、犯罪感和不安全感的最常见理由之ー。
② 多做自我描写的练习
在第三章里作者建议练习写作不含判断的报告,对于描写自己这个建议同样适用。假如我们想要得到比较切合实际的自我概念,多做一些像这样的自我描写,一定会起到特别的效用。
③ 对自己坦诚相待
用心理分析学家的话来说,每个人都有一种把自己真心的理由隐瞒起来而另外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作解释的习惯。
他们寻出了那么完美的遁词,把自己包围起来,以至于连获得“自知之明”的能力都丧失殆尽。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制造出假的自我概念,是因为真的事实让人不大好受。我们之所以忍受不了真正的事实,是因为我们往往忘不了自己从日常环境里(从我们的朋友和邻居所说的话,或者是我们心目中以为是他们所说的话里)盲目学来的别人的判断。
2、不要想的太多
前面已经说过,说话太多太随便的倾向是一种不健康的征兆。同时我们也要提防“想得太多”。我们不要以为有成就的思想家就定会比毫无成就的人“思考得更多。这种想法是一个错误。他们只不过是思考的效率较高而已。
十二、结论
作者希望人们要用语言积极的一面(多合作),避免消极的一面(少争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