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活在被语言诅咒的世界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有感
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才读完了这本书。感受只能用震撼来形容。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第一编:语言的功用,对一些名词概念进行了阐述和说明,概括了语言对社会发展的功用;第二编:语言和思想,讲述了语言对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影响。
读书的过程中,两种强烈的感受交替重复出现。
一是“我们必须与文字所代表的实物发生接触才行。”这句话原来是这个意思!
二是原来我所有的偏见和执念都是中了语言的诅咒!书中那些反面例证,十之八九都是我正在踩的坑,才意识到自己在语言编织的世界里活的稀里糊涂又自命不凡。
第一编给我印象深刻的点:
合作:
社会表面上充满竞争,然而真正使社会前进的下层基础是合作。
人类的生存需要合作:同类合作、异类合作。
合作的媒介是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工具。
符号:
人类的一切成就都以使用符号为基础,人们自由创造符号并为符号赋予意义。
语言是最最错综复杂的、不完全理智的符号。
象征化过程:
用一样东西代表另一样东西的过程。
象征化过程使人类做出了很多不合理的行为。
语言的外向意义(本意)/内向意义(含义)
倘若一句话有外向意义,争论可以有结束,也可能达成协议。一句话只有内向含义,就有可能争论不休。
生活中多少的争论,都是争论双方在自己理解的内向含义上据理力争,力图别人认同自己。比如关于“天使”的争论,这种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对应实物的争论,赢了输了能代表什么,能收获什么呢?白白浪费口舌。
如果能在一开始就察觉到有可能引起争论的的是无意义的讨论,趁早就掐断了它,既减少了冲突,又能节约时间。
报告/推论/判断:
越低级的杂志,越直接为读者做出判断,为了不让读者费心、劳神。
高级的杂志,少用推论、判断性的语言,趋向于让读者自身思考。
反思自己日常更趋向于阅读哪一类文字呢?我们微博、公众号看各类爆文,特别是针对时事八卦的,从标题到内容,用词激烈、旗帜鲜明、打倒一方、维护另一方,而我们在不知事情全貌、不了解细节的情况下,就被文章引导的站队了,跟着作者一起骂:这个女的太作了、炒作过头了;过两天戏剧性反转,又出了文章骂男的,风向标一转,又有了新的一轮说辞和道理。
理智在哪呢?思考在哪呢?
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会在一开始就警惕这种陷阱,会质疑:你有描述事实吗?这里省略了什么呢?
同样,一个人在生活中说话的时候,选择的语言方式也会暴露他处于什么思维水平。是喜欢陈述事实呢,还是喜欢推论下判断呢。
语言的前象征用法:
语言不仅仅是用来陈述事实的,人们有时为了发声而发声,为了维护交情而说一些字面上传递不出任何意义的话,但它是必要的。
比如宴会上的寒暄,一个习惯了阅读高深书籍少社交的人,会觉得寒暄都是无意义的,寒暄的人都是群无聊的傻子,觉得自己格格不入,曲高和寡。
事实上,究竟谁才是那个固执的傻瓜呢。
你的车半路坏了,一个工人模样的人走过来,按照你心里的逻辑推导,他应该说“需要我帮忙吗”,然而他说“车胎爆了?”如果揪着字面意思不放,你就会说:“你眼瞎吗,看不出来吗?”
而事实是,别人需要通过这样一句废话,确定你是希望他帮你的,只有用废话拉进彼此的距离,他才敢提出帮你的意思。
生活中的我多少有这样的倾向吧,习惯了研究字面意思。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把象征语言的标准用到了前象征语言上。
这让我想到生活中那些喜欢毒舌的人(为了调节气氛而故意为之的偶然行为不算),也是喜欢在字面意思上做文章。这样的人既无法让别人亲近,自己的内心也是别扭和悲观的。
指示性语言:
想要控制、指导、影响未来行动的语言。
指示性语言的特征就是:为了吸引注意力或创造快感,所采用的语言信息全都谈及未来的事情。总是或明或暗地指示我们,只要做某事,就会有某些结果发生。
广告语是典型的指示性语言。总是轻而易举就勾起了消费者的幻想:用了某某护肤品,就可以像某个明星一样,肤若凝脂;吃了某某保健品,记忆力就会飞速提升。
容易被广告所迷惑的人,都是富于幻想,把指示中没有的意义看成是真的,把各种不同的抽象阶层,混为一谈。
象征性体验:
阅读可以让一个人过很多个人生,借由书中的象征性体验。
当然前提是,这是个成熟的读者。阅读的越多,象征性体验越丰富,内心的地图越宏大,对世界的理解也就越深刻和全面。他对世界充满洞见,对世人充满悲悯,他也就越成熟。
也有不成熟的读者,一辈子读同一类的流行文学,沉浸在很少的几种象征性体验中(霸道总裁玛丽苏),感到十分满意,这样的读者很难通过阅读成长起来。
当然阅读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或许此刻你的定位就是消遣和愉悦,不想费脑长知识,也没问题。
如果阅读的目的是提升自己,那么选择优质的书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当然象征性体验和真实经历还是不一样,是不可替代的。
人生的时间、资源和精力都有限,一个人只能过自己的一个一生,故象征性体验必不可少,但读到希腊和在希腊居住是两码事,有机会还是要去亲自体验的。
第二编给我印象深刻的点:
抽象化过程:
删去特性、总结共性的过程。
抽象出来的词汇不等于外向意义的事物本身。
比如:清洁工是工作,工程师是工作,教师是工作。但工作不等于他们。
表象无穷尽,为了简捷高效,抽象化过程必不可少。
抽象阶梯:
抽象阶梯的阶层越高,被略掉的特性越多。
需要牢记的两条原则:
言辞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言辞对任何事物都无法言尽。
抽象化的特征带给我们的启示:
生活中如果我们想向别人解释清楚某个词,就必须沿着阶层向下沉到低抽象阶层。
即无论写作说话,要少下定义,多引用具体实例来证明自己讲的是什么。
优质的的谈话和演讲,都是低阶和高阶自如转换、语言和现实不停地发挥作用。
最最最需要警惕的是:
停滞在某些固定的抽象阶层上,下不来。
一个人如果一直不和较低的阶层发生接触,说出来的话必然虚无缥缈,不着边际。
抽象阶层之混乱
就是脑子里的概念与外界现实混为一谈。
再重复一遍:言辞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母牛1不是母牛2。
偏见是怎么来的?
就是忽略了抽象化过程中特性被略去,把脑海中存储的经验或道听途说的概念与真实的事物画了等号。
偏见是一座大山,既阻碍了自己看到真实的风景,也给现实中真实的人事带来不公。
如何减少偏见呢?
觉察自己说的话,比如:女人毕竟是女人 小孩毕竟是小孩,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女人1不是女人2,小孩1不是小孩2。
养成不立即做出反应的习惯,去观察、去了解真实的世界和事物。
二元价值观和多元价值观
二元:只用两种价值来观察一切事物的趋向
二元价值观只能产生争斗精神,而无法提升我们准确评价世界的能力。
书中“老鼠和人”的故事实在经典。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解决事情的途径不是非A即B的,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只有唯一的正确解。
如果不肯放弃自己的凝固反应和二元对立价值观,我们除了会像老鼠一样,一次又一次尝试错误的解决方法外,还会得出: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的悲观结论。最后就会陷入一种神经衰弱——没有力气再去尝试。
二元对立价值观,让我们思维固化,焦虑无力,而多元价值观让我们思维灵活,柔软平和,往前一步是悬崖,后退一步是深渊,那就往旁边去呀,为什么一定要向前向后呢。
认识你自己
在抽象化过程中,有一块区域,就是自我概念。
就像我们给其他事物画的地图一样。
地图不是地域,自我概念也不是自己。
自我概念是抽象出来的,略去了真正自我中的很大一部分。
自我认识的不准确加上他人判断的过分影响我们,让我们绘制的自我地图很可能与现实真实自我偏差很大。
如果相信了自我的不正确的地图,就会深陷其中,对多少摆在眼前的相反的证据都视而不见,从而限制现实中真正自我的潜力的发挥。
只有外向化看待自己,接受自己真实的部分,我们才有面对现实中问题的勇气。
把对自己的认识写下来,不带评判,不做推论:
“我骨架比一般女孩大”
“我身高比平均身高矮”
“我的职业是超市收银员”
……
那又怎么样呢。
当我们不带推论、不带判断的画出自我的地图,这张地图就越接近外向的、现实中的我,我们欺骗自己的需要就会越来越少。我们的行动和决定也会变得更加聪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