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60246/7d79c7c448521c40.jpg)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低自尊的心理问题,这些低自尊心理问题会反映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书中为我们举了一些例子:缺乏安全感导致追求完美,因为不完美=很差;易受到伤害,而受伤的感觉从本质上关乎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害怕做决定,因为他们不确定自己的推断对不对,对犯错、批评的恐惧减缓了决断力... ...很多的问题,究其本源都是对自己的不认同,换言之,不自信。而反观自信的人的生活状态、发展前景、为人处世各个方面与不自信的人都是天差地别的。复旦大学陈果老师在《好的,孤独》一书中提到:“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不仅能使其他人在与之亲近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对他报以信任,而且他往往具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影响力。”人人都不希望活在不健康的情绪,被心态拖累,都希望成为一个自信的人,通过《认同自我》这本书,我们可以给自己的行为把脉,调整自己的心态,曾经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一、意识到自我存在
在一切得开始之前,要做到的是意识到自我存在,找到自己之后才会与内心的自我进行对话交流,实现对内探索。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时要纠正一个思维,古往今来再成功的人也有缺点,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以前的我就是一个完美主义,由于有写日记复盘的习惯,我将每天可以注意到的细节统统记录下来,包括说话的问题,久而久之,我觉得这本日记太过沉重,沉重到不想翻看记录,满满地记录着:“你好差劲。”后来醒悟过来,没有一个人是完人,追求完美就是追求死亡。之后我专注于某些需要作出改变的部分,专注于改变的方式方法以及记录。翻看历史都是成长的过程,而这些进步的满足感,也成为了我接下来努力的动力。
二、你为什么不自信?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不同的人不自信的原因也是不尽相同的。原因大体有两类:遗传因素和儿童时期的经历。
从遗传因素来看是天生的外向性格和内向性格。外向性格的人随和,健谈,精力充沛,敢于冒险和探索。内向型性格的人安静,善于思索和谨慎认真。外向型性格的人比内向型性格的人更乐观,遇到问题会从社会上找到更多的帮助,内向型的人多倾向于自我解决问题。这两种性格的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所以无论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认可。
从儿童时期的经历来看,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母亲和父亲对于孩子的态度和角色是不同的。母亲是保护的角色,会担心孩子受到伤害而让孩子远离害怕的事物,而父亲对于孩子是玩伴的角色,鼓励孩子尝试曾经没有信心和胆量接触的新鲜的刺激的事物,父亲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能力。格罗斯曼夫妇的研究表明,父亲能够对孩子将来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孩子自尊心产生显著的影响。
在幼年时期,陪伴孩子更多的是母亲,不同类型的母亲也会对她的孩子带来不同的培养,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些类型,在不安全的关系中成长的孩子有依附型和回避型。他们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到了成年也会存在,有这样一种人,在谈恋爱时很喜欢问对方你是否爱我,多爱我,怎么体现你爱我。如果没有从另一半得到确切的答复,就会做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来验证对方是否爱他,长此以往的试探会导致二人心力交瘁,关系也会随之破裂。所以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感的培养。
1、妈妈今天心情怎么样——依附型
2、妈妈太冷漠——回避型
3、妈妈压得我喘不过气
4、妈妈你不懂我
5、妈妈失望了
6、妈妈很厉害
7、... ...
以上都是错误的引导方式,书中列举很多种情况以及案例,在此就不一一展开赘述了。总而言之,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过多的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孩子甚至强加到孩子身上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百害而无一利。
在不自信的心理中,还有一种人是自负的。通过极力夸大自己的优点来掩饰自己的短板,从而带给自己安全感。他们的问题在于过多的关注自己的幻想而不是实际的本我如何。他们认为自己的成功来自他人的看法。
三、认同自己
发现问题原因之后,我们就要采取措施,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四个层面:
1.认识自我
把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到客观事实和身边的人身上。
对自己坦诚
2.接受自我
接受自我的前提是相信自己有勇气带回现实,包括我的错误、极限和缺点。
接受自我的核心是善意地对待不完美的自己,一个人不用做到完美,做到自己尽力就足够了。
3.增强执行力
给自己写一封信,为真实的自己做一个测评
疏离练习
加注力量的练习
带着感恩评价自己的遭遇
调动五感去享受生活
4.更好地处理情绪——沟通和感受
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多使用我做主语的句式。
培养敏锐的嗅觉,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当我们觉得对方很虚伪时,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不良情绪导致自己的认知扭曲。
反思交谈中我是在敞开心扉还是在发牢骚?
学会说“不”,心里不答应表面应付会让人在心里默默积攒怒气,会更可怕。
作者从多个方面给我们举了形象生动的例子,通过这些理论、事例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同自己,根据所有的心理学研究,追求生活的意义能给我们带来最长久的快乐。正确面对失败,合理利用羞耻心,会让我们活的更加轻松快乐,本书帮助很多人找到引到我们过好一生的价值观和信念。用一句《我是路人甲》的台词送给正在在看这篇文章的你“矛盾说:我从来不梦想,我只是在努力认清现实。戏剧家洪深说:我的梦想是明年吃苦的能力比今年更强。鲁迅说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梦醒了无路可走。苏格拉底说: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了理想而奋斗。”
你我都是大千世界中的路人甲,让我们放弃伪装的生活角色,说我所想的,做我愿做的。用力去爱,去拥抱生活。最可爱的我只取决于自己,与他人无关。
作者简介:斯妮芬妮·斯塔尔。毕业于德国特利尔大学,长期从事关于自尊与自信的心理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卓著成绩。被誉为德国“最有爱心的心理医生”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