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剖析心理
性格分析 | 做完职业测评后,她更加迷茫……

性格分析 | 做完职业测评后,她更加迷茫……

作者: 朱若霞 | 来源:发表于2016-04-09 13:03 被阅读583次

注:本文已发表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

小思,女,21岁,名牌大学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一直感到非常纠结。在老师的建议下,她在学校的就业网上完成了职业测评,没想到测评结果让她更加迷茫……

为什么测评的结果完全不像自己

小思一走进咨询室,就给人一种心事重重的感觉。她拿出自己前几天刚在学校网上做的MBTI性格类型测评报告,问我为什么觉得这个报告的结果完全不像自己。我告诉她,由于环境的影响、对词汇的误解、心理压力以及生活中的危机等种种原因,职业测评的准确率通常只有70%左右,网上测评的准确率就更低了。她觉得测评报告不像自己,这是很正常的。而作为职业咨询师,我的职责正是通过与来询者面对面的交流,帮助他们分析和判断自己真正的性格类型。我问她今天是否愿意和我一起探讨自己的性格,她点点头,高兴地同意了。

明确了咨询目标之后,我首先向小思介绍了MBTI性格类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解释了性格、性格类型,尤其是偏好的概念。我告诉小思,所谓偏好,可以理解为“最自然、轻松地去做”,是一种天生的倾向性,就象分别用两只手写字一样,都可以写出来,但惯用的那只手会比另一只写得更好、更自如。

接下来,我向小思详细介绍了MBTI的4个维度8种偏好的含义、典型特征及案例,并告诉她只有她本人才是偏好是否恰当的最终判定者。随后,我请小思自我判断她在每个维度上的偏好。

在“内向(I)—外向(E)”维度,小思的测评结果是内向型(I),但经过反复交流确认,她最终认定自己其实是外向型(E)。她回忆自己小时候非常外向,爱说爱笑,但初中时发生的一件事对她打击很大,慢慢地就变得不爱说话了。即使如此,她现在和陌生人说话也感觉非常自如,没有压力,她自己内心深处也是喜欢、盼望和人交流的——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外向表现。

在“感觉(S)——直觉(N)”维度,尽管测评报告显示小思直觉倾向“不太清晰”,但小思很肯定自己是直觉型(N)。她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幻想,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从来都对具体的、实际的事情没有多大兴趣,而且直到现在都是同学中公认的点子多、想法多的人。

至于“思考(T)——情感(F)”维度,测评报告显示小思情感倾向“比较清晰”,她一开始也很肯定地认为自己是情感型(F),说自己比较关注别人的感受。但当我向她详细解释了T和F的含义和典型表现,并问她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她是更倾向关注人的感受还是结果的达成时,她犹豫了。想了好一会儿,她才告诉我: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她其实更关注的是结果。小时候她说话非常直,有什么说什么,从不在意别人的感受,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后来同样是因为初中那件事,她开始学着去关注别人的感受,学着在说话前先考虑一下别人的想法,但这个转变过程非常痛苦。

由于女性中F居多,小思又长得清秀甜美,看上去很温和的样子,我有点不太相信她会是冷静理智的T。我问她必须去批评一个人时,有什么感受和顾虑。她说顾虑肯定有,主要是怕别人听了不高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她肯定会直言不讳——这听上去确实象T。我又问她表扬别人时,心里是什么感觉。她说该表扬就表扬,她觉得很自然的。我又问她赞扬人的时候多吗,她想了一下说还真是很少,她好像更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我再次向她解释了一下T 和F的含义,然后问她到底倾向哪边。这时,她很肯定地告诉我:她确定自己是T。

在“判断(J)——感知(P)”维度,小思的测评结果是感知型(P),对此,她表示非常认可,没有什么疑义。

到此,我明白小思为什么觉得测评报告不像自己了:她的测评类型是敏感、沉静、理想化、忠诚、坚定的哲学家型(INFP),自评类型却是热情开放、足智多谋、自信张扬、雄心勃勃的智多星型(ENTP)。这两种类型的人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我把这些分析告诉小思,她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咨询进行到这里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插曲。小思在了解了自己的性格类型之后,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那您是什么类型的呢?”

老实说,刚听到这句话时,我心里是有些不快的: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咨询师,我还是第一次被学生这样直截了当地当面“质询”。但小思对此却毫无察觉,只是好奇地看着我。我看着她明亮的眼睛、“无辜”的表情,不由在心底叹了口气,想道:ENTP就是ENTP,再怎么装,再怎么努力也变不成对人的感受最为敏感、有着“雷达”之称的INFP!

变,还是不变:这是个问题

为了帮助小思进一步确认自己的性格类型,我又分别给她看了INFP和ENTP型人的性格特点描述,请她判断哪一个更像自己。小思看完后,很肯定地告诉我:她确认自己是ENTP型人。

到此,我也明白了小思为什么一直那么纠结的原因了:她居然是个相当少见的女智多星型(ENTP)!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是典型的照顾者型(ISFJ),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对女性一直都是这样要求。小思在四个维度上都与传统格格不入,而父亲从小到大对她的管教又非常严厉,可想而知她在成长过程中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和压力!为了适应传统的要求,做一个大家认可的“好女孩”,小思不得不掩藏起自己的锐气和锋茫,学着变得沉静和内敛,学着变得温顺和懂事,从一个ENTP变成了伪INFP,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个转变是被迫的、痛苦的、无奈的,否则小思也不至于一直这么纠结、这么不快乐了。

我告诉小思现在面临择业,她可以有一次选择做真实自己的机会。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类型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初入职场就“挑战”自我,硬要用反手来写字,他很可能在对工作的自信还没建立起来时,就被一连串的否定和挫败击垮,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勇气和力量面对残酷的职场竞争。但性格类型并不是让我们终生画地为牢、不敢突破,当我们在职场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人脉、资源,尤其是信心和勇气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尝试从事原来不太擅长的领域,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和能力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先顺应自我再挑战自我,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原则。

小思听了我的分析,想了一下说:她内心深处其实一直很想做适合自己的策划、创意类工作,可父母坚持让她考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安安稳稳就行。她很矛盾。我告诉她可以选择改变,做回真实的自己,也可以继续现在的状况,因为这两条路都不会轻松。

变,还是不变,这对现在的小思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最后,我让小思先别急着做决定,回去以后再好好想想,自己拿主意。

我要做回自己

咨询结束一天后,小思给我邮箱发来一封名为《两份取舍,几分疑惑;百般纠结,诸多诤言,如灯如盏;只言片语,致谢万分》的邮件,告诉了我她最终的选择——

朱老师:万分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咨询,并且在咨询中给我这么多专业的意见,让一直处于困惑中的我豁然了不少。

我一直在迷惑一个真实的自我到底是怎样的,因为内心里面一直有个声音,可是这个声音和其他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是没有得到很多肯定的,所以我在熟悉的人面前反而变得怯懦,而不敢将真实的自我展露无疑。对性格上的疑惑也一直让我很挣扎,这个自己出来了,缩在心里的另一个自己却在犹豫着,徘徊着,就像跷跷板的两端不断颠来颠去,反反复复。

刚做完咨询,从办公室走出来那一刻,就如心中被困顿的一室黑暗被突然点亮,半斗星辰灼烧,心底很坚定的响起一个声音:我要做回自己。内心是清清朗朗一片,即使在阴天的天气里。但我很清醒的知道这只是一时的豁然,因为内心的那个蜷缩的自己被肯定了,而我要将它完全慢慢释放出来,需要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我需要勇气,需要做承压的准备,需要面对很多,但是接下来我会更加理性的面对这个自我,更好的做出抉择。我相信高墙之外会有一抹艳丽,待我翻墙而过。

再次感谢朱老师您在我人生的路口为我点亮的明灯。

看到小思终于勇敢地迈出了“做回自己”的脚步,我心里非常欣慰,因为就我所知,凡是选择了这条路的人,尽管一路上也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但基本上没有后悔的。在此,我衷心祝福小思能够早日走出往日的阴霾,做一个自信、快乐、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的“智多星”女孩!

不要用职业测评给学生“贴标签”

我在高校专职从事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多年,但在职业咨询中引入MBTI职业性格测评不过数年时间。通过这次对小思的咨询,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千万不要用职业测评给学生“贴标签”!

在职业咨询和辅导过程中,职业测评是基本依据,但不是惟一依据。国际心理类型协会(APT International)制定的性格测试的使用规范是:

测试后必须由专家讲解性格类型理论和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一定要以面对面的方式与被测者进行沟通”,即来询者做完职业测评后,还必须和专业的咨询师进一步沟通,对测评结果进行确认或修正,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否则所谓职业测评,只能起到给人“贴标签”的作用,而不可能有实际的职业辅导效果。

以文章中的小思为例,如果我在测评结束后没有和她进行后续的深入交流,没有帮助她发现和确认自己真正的性格类型,而只是根据她的测评结果——INFP哲学家型,就帮助她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无疑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也很可能会对她未来的职业发展造成误导。

调查表明,没有分析师的参与仅使用MBTI测评问卷,结论的误差率高达30%;而在未经认证的施测者的误导下,结果更加糟糕。

由此,我也进一步想到: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变化,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出现,学生对个性化、专业化就业指导的需求日益迫切,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指导中引入了职业测评。但就我的了解,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开展的职业测评活动仍然有很大的盲目性,很少有老师具备心理测量学的专业知识,或是具备认证MBTI施测师等专业资质。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咨询流程提供职业辅导,在我国高校依然是亟待加强的工作。

附:国际心理类型协会制定的MBTI施测师伦理守则(摘录)

1、没有经过被测者个人事先同意,测试结果不能告诉第三者。

2、为被测者提供类型结果时,应该向被测者解释清楚性格类型相关的知识,及其明确的性格类型。测试结果一定要以面对面的方式与被测者进行沟通,不能使用信件等非面对面的方式。

3、施测者应该给被测者提供机会来明确他们自己的类型结果。

4、施测者对被测者的个体差异应做出积极的解释,避免负面的说法。

5、描述各性格类型的特征时,应避免使“武断”的语言,而应使用非判断性、倾向性的术语,如“偏好”“倾向”“意向”一类的词。施测者应向被测者明确指出所有的性格类型都有其内在价值,性格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6、应让被测者明白性格类型只是反映了个体的一种偏好,而不能反映其个人能力、智商水平或是成功的可能性。总之,施测者不能仅凭测试结果就告诉被测者适合什么职业,应参加什么活动,或者人际关系的好坏。

7、被测者是测试结果是否恰当的最终判定者。当被测者不同意报告类型的描述时,施测者应当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最适合他们的类型。

8、在向被测者和团队提供性格类型理论的信息时,应该让他们明白类型并不能解释一切,性格类型仅是人类人性复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想测试自己的MBTI性格类型?请关注微信:zhuruoxia-career,回复:2

相关文章

  • 性格分析 | 做完职业测评后,她更加迷茫……

    注:本文已发表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 小思,女,21岁,名牌大学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一直感到非...

  • 常见职业测评工具

    霍德兰职业兴趣测评:霍兰德职业测评量表 MBTI人格测评:MBTI职业性格测试百科 MBTI职业性格测试量表 卡...

  • 盖洛普、MBTI、PDI、脉轮四大测评

    刚整理我经常使用的四大测评工具 1)盖洛普优势识别器 2)人格综合测评 3)职业性格偏好分析 4)七大脉轮测评 你...

  • 随笔

    在临近高考才突然对商科感兴趣,后来依次测试了霍兰德职业测评为ESI,MBTI性格测评为ENFP,更加坚定了我要学商...

  • 5月21号问题

    1 盖洛普职业测评法如何与细分产品需求定位结合,通过分析职业性格来推到个人适合的细分市场? 2 思维导图的应用如何...

  • 【生涯教育】职业测评对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何作用?

    职业测评对高中生的职业生涯有何作用?知涯生涯教育指出,职业测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性格...

  • 职力测评小程序

    小程序介绍 职力测评是一款提供专业测评的小程序,涵盖职业倾向测试,职业价值观测试,职业能力测试,职业兴趣测试,性格...

  • 营养餐网络测评(问卷调查)

    学生 40人进行测评 老师 4人进行测评 进网址测评 做完题目后,确认提交成功后再进行下一个测评

  • 《拆掉思维里的墙》终结笔记|向自己发问

    大学毕业后有一段迷茫的时间,做职业测评,性格测试,问别人。 到最后发现,最了解自己的只有自己,答案不在别人那里,更...

  • 职场测评报告谢其国

    测评报告 MBTI职业性格测试 (探索你的职业性格) 您的MBTI类型是:ISTJ I E S N T F ...

网友评论

  • 沉默寡言_d09c: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很多人太过于迷信“职业测评”,对测试结果,深信不疑,于是,本来INTP只占2%的人口,但网上一大群人,都觉得自己就是INTP,自己就是爱因斯坦那样的人

本文标题:性格分析 | 做完职业测评后,她更加迷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fblttx.html